至於時間,在地球或者在太陽系裡面是有時間這個參數的,但是因為人類其實沒有去過太陽系以外的宇宙,因此有一些在我們看來很基礎很基本的設定,其實在太陽系之外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時間就是一個最好的闡釋,現在我們活在一個線性的時間上面,我們以為現在過去未來是按照順序出現的!!但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特別是在太陽系之外,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時間在太陽系之外是不存在的。時間本身就是一種幻象,現在過去未來同時存在,這些理論在很多宗教裡面都有提到,只是為了適應地球人的生活習慣,有些東西都被認為是一種理論或者精神狀態,但是如果佛經講的就是真實世界呢?在直白一點,如果法界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而我們這個世界只是幻影或者投射的影子呢?那麼回過頭來看這一句話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就會覺得佛經一直都很直白,講得很直接,只是人們不願意相信而已!所以說這就是為什麼顛倒世界的觀點有其意義,現在我們覺得合理的東西如果都是反過來的呢?我覺得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我想分享到這邊也很足夠了,能懂的人一聽就會懂,不能懂得我們也沒辦法^^
宇宙中有近乎無窮的星星,地球在其中就像沙子一樣的渺小,而我們則是比沙子還要更渺小的多~
KCLin0423 wrote:
談到這個,我個人是這...(恕刪)
不錯喔~你的思考力很豐富,這是一個對的方向~
但是你使用的是原子,如果你能夠把原子換成意識會更接近事情的真相,時間其實是相對的,完全看A意識的觀察和運動方式,相對的B意識的觀察運動方式相對於A也不會相同!!
如果再加上C就更刺激了,所以這樣子就很容易解釋時間的不固定性,在古老諺語故事裡面也有提過龍宮一日人間可能以經過上百年,這就是因為兩地所處的維度不同,或者說兩地的振動頻率不一樣,所以生活在不同頻率區間裡面的人的時間流逝也當然就不會一樣~
所以這跟兩個意識有甚麼關係,有甚麼東西是在任何維度裡面都會有的東西?我覺得很可能就是原子~
如果有某些振動頻率或者觀察的方式差異是發生在原子層面的事情,那麼我們就比較能夠理解,為什麼時間流速會有所不同~
宇宙中有近乎無窮的星星,地球在其中就像沙子一樣的渺小,而我們則是比沙子還要更渺小的多~
樂觀樂觀 wrote:
日常生活的經驗,對於時間可以改變這點,確實很難以去理解
不過時間流速不均的科學原理與應用卻已經深刻影響每個人....
除非你不用GPS
GPS完成部署
節錄部分文字
"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移動速度越快的物體,時間過得越慢;而廣義相對論又指出重力越小的地方,時間越快。GPS衛星的飛行速度約每秒四公里,每天會比地面慢7.2微秒;另一方面,它的軌道在兩萬公里的高空,重力效應會使它的時間每天比地面快45.9微秒。因此GPS衛星上的原子鐘時間每天會比地面快約38微秒,地面的導航設備必須將這誤差納入考量,才能計算出正確的位置。"
1. 光速與時空作為三維限制的意義
光速作為極限的功能:在三維時空中,光速是訊息傳播的上限。這個限制創造了因果律的結構,使事件以連貫的因果鏈呈現,而不是混亂的瞬間互相影響。這種結構有助於意識感知因果關係,並透過這認知指導行為。
時空的流動性:時間在三維世界中被感知為線性的「過去-現在-未來」結構,這種流動性為生物體提供了理解變化、預測未來和回顧經驗的框架,有助於生物生存和適應環境。
2. 高維度結構的投影與意識的認知
高維時空與三維投影:
高維時空可能包含更多複雜的動態關係,例如多維因果網絡或機率性時間流。
光速和三維時間線性的限制,可能是高維動態在低維空間的簡化投影。這種投影對生命的演化和適應性有特殊價值,因為它為複雜的高維度現象提供了可操作的簡化框架。
意識對因果律的認知:
意識透過三維限制條件下的因果律,逐步形成對環境的理解。
這種認知模式可能是生物體在複雜高維結構中的適應性演化結果,即透過三維簡化的規則來理解更高維度中的複雜性。
3. 限制如何利於生物生存
簡化高維複雜性:高維結構可能包含過於龐大的資訊和不確定性,而光速和線性時間限制使這種複雜性被「壓縮」成生物可以處理的範圍。
穩定的生存環境:三維因果律提供了穩定的物理和生物環境,使得生物能夠適應和演化。例如,食物鏈、繁殖行為等依賴因果關係的存在。
感知時間與適應性決策:生物透過感知時間流動,能預測未來事件並制定生存策略。例如,晝夜交替幫助生物調整活動週期,而對季節的預測則是利於遷移或儲備資源。
4. 高維時空中的意識視角
意識的適應性工具:從高維度視角來看,三維時空和光速限制是一種適應性工具,幫助意識在高維度環境中建構簡化模型以理解和操作現實。
可能的進化路徑:
生物可能逐步進化出更複雜的意識形式,使其能更直接地「接觸」高維度資訊。
在這種演化中,三維限制為意識提供了過渡性的認知框架,利於從簡單生存逐步擴展到對高維度現象的認知。
5. 光速和時空的限制是否為更高維度的設計
設計論視角:如果將宇宙視為某種更高維度的“有意構建”,光速和因果律可能是為了在三維投影中創造穩定的體驗條件。
非設計論視角:即使沒有設計者,這種限制也可能是高維度結構自然投影的結果,其最終效果同樣為生物提供了可操作的認知框架。
總結
光速和時空作為三維世界的限制,不僅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更高維度投影的結果。這些限制透過因果律和時間流動的框架,有效地幫助意識理解周圍的世界,並支持生物的生存和適應性演化。同時,它為意識提供了通往更高維度認知的橋樑,可能在演化的未來進一步擴展。
深入了解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7037894&p=1#90577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