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中的 健保藥價調整政策持續的對上市中的各健保價格 往下調整

許多人 專家 都在說為什麼健保費一直往上加 藥品價格一直往下掉

但是為什麼每年的健保局還是一直持續的虧錢呢?

小弟粗劣的大概說明 所謂的健保給付包括: 醫師看診費 醫師所開的健保藥品費用

還有一項也是其中最大爭折點 檢驗費用 一般來說在外開業的醫師 最多能設備一些比較基本的儀器(X光機 ,大腸鏡, 胃鏡,抽血檢驗) 但是這些檢驗費用來說對健保可說是比較輕微的支出

最大的比重應該是大醫院內的 電腦斷層掃描 其他更高等的儀器因我不是專家 所以大致上是這樣

如果各位有在大醫院就診的經驗應該可以大概了解 不是很嚴重的情況 也會建議做個電腦掃瞄比較準確

依我所知 這台機器造價不斐 而且健保給費的費用記憶中應該是大約在萬元以上

而健保調整的價格中 從來沒出現過 儀器檢驗費用的調整

照道理來說 在貴的儀器 使用過那麼多人後 成本早該是攤平回本了 但是!!

只聞過藥品價格調整 卻不曾聽過儀器檢驗費用的調整

我自己的經驗 在外開業的醫師想到 每次被砍費用 利潤又下降 要他開一些價格比較高 療效更明確的藥品

根本就是要他自己從大賺變小賺 比較有良心的醫師 開立的藥品 常常就有時候成本高過可以申請的健保費用

已經成賠本的行為 但這種好醫師比較少見

我想說的就是為甚麼儀器檢驗費用從來不砍 難道基層醫療機構VS大醫院 就該獨厚大醫院

PS:目前儀器單價真的很貴 在外開業醫師大多難下手買 也有曾經聽說好像也不准她們設立這種醫療器材

大醫院與健保局 也許可能有點..........不能說的秘密??
aries1025 wrote:
目前儀器單價真的很貴 在外開業醫師大多難下手買 也有曾經聽說好像也不准她們設立這種醫療器材


...基本上用得到大儀器的病患...幾乎病情都有點嚴重了!!!

所以...應該會去大醫院....

而且...需要更專業證照...

還有...就像你講的...很貴...照的人卻沒幾隻貓...那成本要多久才能攤平啊!!!

應該...沒有人去大診所...做CT...MRI吧!!!...CT照一次好像要5~6000塊耶!!!
因為新藥一直出來呀! 這價格都是很貴的
因為新藥是外國研究的, 你要他的研究結果 就是要....給錢
噓!!!不可說,不可說!....
有在這行業混過的應該都知道吧.說破了,那還有啥搞頭???
看到自己的相片.....哇哩累..肚皮會不會太大了點??我要改名了啦!看到我,請叫我歐吉桑!
藥價的決定有時候民意代表也會參一腳, 你覺的呢???
CHEN.SOLONG wrote:
藥價的決定有時候民意...(恕刪)

恐怕連馬桶的姊姊都要參一腳了
為啥健保會連連虧損呢
這就是因為有健保,看醫生太便宜了
很多人有病看醫生,沒病去哈拉,拿了要也用不到
然後一張慢性病處方箋
以一個心臟病患者來說一張處方箋就要給付個百塊千塊的
每個月去掛號&領藥還不一定比繳的健保費貴
這樣下來付的健保費比用掉的還少,健保當然虧啦
虧了只好漲健保費,然後人們就抱怨
砍藥價,這就可憐到藥商藥廠跟藥局了
雖然現在有總額給付制度,是有些效果
但還是成效不彰
像其他人說的,真的得考慮降低檢驗費用了
所以大家應該有自覺有病才去看醫生,拿了藥就認真吃
不要浪費醫療資源
不然就要重新思考健保制度使之更完善了

另外新藥一直出來跟健保應該沒啥大關係吧
又不用給那些藥廠錢
藥廠她們自然會考慮他們新藥的價值直多少價錢
而且健保一不會馬上給付這些新藥
畢竟太貴了,不然就是設定一個標準,達到多少才會允許開這個藥
所以患者想要使用最新型的藥幾乎都是自費
不然就只好先用舊藥囉
而且也不是新藥就好,畢竟才剛上市還不清楚是否還有啥為知的風險存在
有些新藥也是上市使用一段時間後突然爆發嚴重的副作用
所以有些舊藥也是很好用的啦!
正如大大你所說的 儀器很貴 所以更要攤平

如果我是醫院老闆 我一定要醫師多做檢驗

這樣才能加快的攤平儀器費用

我的疑問 也許需要比較了解這其中的緣由的人

才知道我說的 為什麼儀器檢驗費用都不用調整

也正如許多大大所說的 很多舊藥因為用久了 比較穩定

但是也是最被砍很大的 那開舊藥就利潤更低了

迫使醫師開出新藥增加利潤 但是新藥 就真的比舊藥好嗎?

這我不清楚 但是我清楚新藥 健保給付價一定比舊藥高

儀器購買 會有回本的一天 那檢驗費用真的就跟剛買的時候

一樣的貴 這真的是對的嗎?

Zero to One~!
ruby6436 wrote:
因為新藥一直出來呀!...(恕刪)


就我知道的新藥除非有很特別的療效,或是說神效,不然一般醫生比較不常用,寧可用舊藥,或是說經驗法則告訴他比較好又不會出問題的藥...另外一提,新藥其實不貴

前面也有大大提過,大概是業界的大大,通常新藥利潤空間大,還是該用議價空間大?這中間就有很多把戲了

還有採購藥品的利潤,或是說獲利空間遠大於購買機器


還有之前有個新聞,不知道各位還記得嗎?有某xx的親戚捐了一大筆錢換得一席醫院的董座,應該是董事會的一員而已,就是為了控制藥品採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