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口罩不夠怎麼辦?老醫師:布製口罩並非不堪一擊
2020-02-06 02:19 聯合報 / 記者林河名/台北即時報導

政府今起實施實名制購買口罩,民眾可使用健保卡在全國6000多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但7天內限購2片口罩,許多民眾仍覺不夠用。前台聯秘書長、外科醫師錢橙山認為,口罩的功能就是在「阻絕飛沫於境外」,達到病毒無法入侵的目的,有醫療用口罩當然防疫效果較好,但若醫療用口罩供應不足,也可考慮使用布製口罩。

「我準備把陪我半輩子的布製外科口罩找出來,讓它重出江湖。」錢橙山說,口罩之亂已是全球性的問題,原物料已經捉襟見肘了,他雖不是防疫專家,但以自己的工作經驗,傳統布料外科用口罩在防疫上並非如市面所說的不堪一擊。

他表示,外科醫師在手術房一待就10小時甚至更久,過去單憑一張布製的口罩,就可保護醫護人員和病人間的安全,因此在這非常時期,不可忽視布製口罩的功能性,「擋得住飛沫,就能擋得住武漢肺炎病毒」。

錢橙山舉例,一艘滿載軍隊的船艦,只要不讓它靠岸,就難發揮戰力,「一小滴帶病毒的飛沫,就如一艘滿載軍隊的船艦」,口罩的功能就是在阻絕飛沫於境外,達到病毒無法入侵的目的。如果沒有醫療用口罩,使用布製口罩掩住口 鼻,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他說,病毒是奈米等級大小的微生物,遠小於PM2.5懸浮微粒,事實上,任何型的口罩都擋不了病毒入侵,所以戴口罩主要作用是「阻絕境外」──擋住飛沫,隔絕於黏膜之外,因此,在這閙口罩荒之刻,是否非醫療用口罩不足以達到防疫目的,應該有重新檢討的必要。

日前造訪日本,錢橙山也觀察到日本人面對武漢肺炎的態度,有一番省思。他說,在日本6天,每天都在公共場所並搭乘交通工具,並沒發現有特別不同的地方,回程搭上班機,馬上發現氣氛不對,空服員及乘客人口一罩,「為什麼同樣都是有肺炎病例的日本社會氛圍和台灣差那麼多?」

錢橙山認為,國人對戴口罩的認知和日本人有些不同,事實上,戴口罩是為了保護別人,當自覺不舒服時,戴上口罩避免把疾病傳給身邊的人,而不是把身邊的人都當做病人、怕被感染而戴上口罩,「如果觀念不改,一天供應3千萬個都不夠用!」
文章關鍵字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醫用口罩不夠怎麼辦?...(恕刪)

口罩要非常專業等級(很貴的)才有過濾病毒,病毒尺寸太小。
平常我們都是阻擋飛沫(外科口罩)
病毒伴隨著我們講話、咳嗽,產生出的小水珠一起出來,這種小水珠粒徑較大
要擋下他綽綽有餘
我們主要要擋的也是飛沫(小水珠)
飛沫在離開人體後很快就沉降了
所以我們只要每個人離的遠一點
不要吃到對方口水就好
coolllyes wrote:
飛沫在離開人體後很快就沉降了
所以我們只要每個人離的遠一點((恕刪)


+1

所以本來就是: 有病的人戴口罩去保護別人

而不是健康的人搶口罩來防止別人傷害你!

目前台灣99.99%的人根本不需要口罩!

這些口罩省下來供應給剩下真的有病的人或者要治他們的醫務人員使用已經非常足夠!

但是現在宣導錯誤, 搞得大家以為口罩是萬靈丹, 搶著去買

結果真的需要的人反而拿不到了.....
不是台灣人認知有問題,是因為華人社會很多人生病反而不戴口罩,搞得大家要戴口罩自保~
說白了,台灣人很務實,但很多人沒什麼道德

#路上不是一堆烏賊機車三寶戴3層口罩~~
阿拉米 wrote:
華人社會很多人生病反而不戴口罩

歐美人更不愛戴口罩
以前感冒去學校上課,老師卻要我脫口罩,因為她認為學生上課戴口罩很不尊重她。


不然要把病毒散播給別人是嗎....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我準備把陪我半輩子的布製外科口罩找出來,讓它重出江湖。」
不是一般的布口罩...
是布製外科口罩喔...
喬大叔 wrote:
不是一般的布口罩..(恕刪)

這東西應該找不到了吧?
White bear wrote:
這東西應該找不到了吧(恕刪)

「我準備把陪我半輩子的布製外科口罩找出來,讓它重出江湖。」
--------------感覺有三十年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