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歸因」型人格特質

我只能說,那個精神科醫師好神,看幾秒鐘罵人的影片,就可以判斷人家是「外歸因」型。
不管外歸因或內歸因, 都是在找理由, 都不是有責任感的態度.

缺少個人承擔的人, 常常會出現受害者心態, 把責任都放到別人身上, 責怪別人或社會對他不公平. 如果找不到誰該負責, 最後就怪自己的命運不好, 好像自己似乎只能被動地接受整個命運的安排. 另一種的人會把錯攬在自己身上, 說都是我的錯, 但下次還是重蹈複轍, 他又承擔了什麼責任?

一個有個人承擔的人, 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什麼, 而不是這是誰的錯.
他並不是不清楚整件事的因果關係, 而是不會將怪罪別人或歸咎自己當成解決事情的終點.

有一本書叫做 QBQ, 就是再講個人承擔, 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看來這個問題要無解了!!!
不當歸因??那試問何為無當??

跟自己利益有所衝突就叫不當嗎??
又要牽扯到價值觀,道德和法律嗎??

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文,社會和心理的理論,多是建立在結果分析,並試著去探求可能的方法與原理.
但是,這樣的理論是有一定的環境因素所造成的,而不是絕對,就跟經濟學一樣.

有這麼多的學派,但是他們都是就結果去整合出可能的原因,但是會有環境的條件限制與時空背景.
所以不能100%的完全有效的,我想沒有一個經濟學學者會跟大家打包票保證,
他的理論,100%的正確的.

除了工科方面可以一直做研究,做成理論,
社會科學的理論,頂多頂多只能做到學說而已,除非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有成為理論的可能.

那人格特質,就只是特質罷了,每個人都有,只是深淺不一,明不明顯.
這跟對錯一點都沒有關係,跟當而不當,一點關係也沒有.

況且,好玩的是,這種事情只就"鏡頭前表現",就被記者寫成這樣,
說這個人是外歸因型,看來一點素養也沒有,就亂寫東西,請問這個記者有做Model去分析嗎??
有作嚴格的理論求證去研究嗎??沒有吧!!那頂多頂多說成,在這件事情上,有外歸因的現象.
這還合理多,

舉各例子,哪天在街上,等紅綠燈,剛好停在一個紙削邊,別人問你是不是你丟的,
你回答:[這不是我丟!!],說你這樣的人是外歸因,請問這樣合理嗎??才經過一次的結果論分析.
就定死罪,誰會信服阿!!



marte wrote:
我只能說,那個精神科...(恕刪)

+1

沒有看到偉大的媒體怎麼刺激當事人,也沒看到她平常不是爆走狀態的樣子就能下結論,好強=w='''
從前從前有一隻笨貓,不小心變成了隨處可見的瞎忙族,而且還是薪水不多的那種。

spawnajan wrote:
「外歸因」型 都是別...(恕刪)


老是在檢討別人就是"外龜陰",所以說,所有的新聞都是外龜陰型

因為,永遠在檢討別人,不檢討自己!永遠在報別人, 不報自己!

不應該叫做"新聞台",應該叫做"醜聞台"!不斷把醜聞拿出來報,不把新聞拿出來報!

台灣人的精神

"勇於認錯,決不改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