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歸因??那試問何為無當??
跟自己利益有所衝突就叫不當嗎??
又要牽扯到價值觀,道德和法律嗎??
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文,社會和心理的理論,多是建立在結果分析,並試著去探求可能的方法與原理.
但是,這樣的理論是有一定的環境因素所造成的,而不是絕對,就跟經濟學一樣.
有這麼多的學派,但是他們都是就結果去整合出可能的原因,但是會有環境的條件限制與時空背景.
所以不能100%的完全有效的,我想沒有一個經濟學學者會跟大家打包票保證,
他的理論,100%的正確的.
除了工科方面可以一直做研究,做成理論,
社會科學的理論,頂多頂多只能做到學說而已,除非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有成為理論的可能.
那人格特質,就只是特質罷了,每個人都有,只是深淺不一,明不明顯.
這跟對錯一點都沒有關係,跟當而不當,一點關係也沒有.
況且,好玩的是,這種事情只就"鏡頭前表現",就被記者寫成這樣,
說這個人是外歸因型,看來一點素養也沒有,就亂寫東西,請問這個記者有做Model去分析嗎??
有作嚴格的理論求證去研究嗎??沒有吧!!那頂多頂多說成,在這件事情上,有外歸因的現象.
這還合理多,
舉各例子,哪天在街上,等紅綠燈,剛好停在一個紙削邊,別人問你是不是你丟的,
你回答:[這不是我丟!!],說你這樣的人是外歸因,請問這樣合理嗎??才經過一次的結果論分析.
就定死罪,誰會信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