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ken0955 wrote:假設大部分的恐龍能活到現代,大小可能跟熊類或是鴕鳥差不多大小(個人猜測)按照恐龍原生生理條件,生存在亞熱帶地區可能性較大 不知道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什麼?全年溫度在-2oC至12oC區間的極地區域依然有全年留駐不遷徙的恐龍族群。居住在極地環境的恐龍也有適應數個月永夜的演化。
66JOE wrote:澳洲食火雞-鶴鴕不就等於現在的迅猛龍 非鳥形恐龍滅絕後,鳥形恐龍與它類動物即佔據空出的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因此也有趨同演化的情況。食火雞之類的鳥形恐龍走禽為植食性或雜食性,一般類比為似鳥龍類(ornithomimus)或偷蛋龍類(oviraptor)。肉食性的迅猛龍比較像是非洲野犬。這種生態與行為上的類比,並不代表兩者有親緣關係。
kirbyjian wrote:甚麼時候要正名 白堊紀公園?...(恕刪) 附帶一提,由環球影業製作,自2020年9月18日在Netflix播映的動畫影集「侏羅紀世界:白堊冒險營」(Jurassic World Camp Cretaceous)已使用白堊紀為題名。該影集為2015年電影「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的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