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ismoney wrote:
謝謝拉~!!但怎麼會看渲染器決定換blender呢...?
不單只是 渲染器拉~ 這只是我心中壓死其他軟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主要是考量到 價格~ 操作性~ 攜帶性~ 功能 完成度 語言學習 等等...
我不想用盜版的 但是又很窮 所以Blender 跟cycle 不用錢 又現成綁一起變成一個誘因
另外 BLENDER 的操作介面 的流暢 跟 快鍵的設計 對我來說覺得更順手。
檔案很小,可免安裝作業。 常常換個地方作業,別人還在 因為 安裝/版本的問題苦惱,但是BLENDER已經完成低模了。
功能很多,未來潛力大。很多領域看到都是可以用blender 製作的 ex漫畫/遊戲/剪片...
雖然剪片 還不如Pr 雕刻還不如ZB (Pr& ZB 好貴阿 但是還找不到可以取代的)
BLENDER 完成的作品雖然還是略輸一些其他作品。不過 我自己覺得可以接受了~。
BLENDER 內建 多國語言即時切換。 看教學 教別人 自己學英文 都很方便。
以上....
補充資料:
BLENDER使用GPU算圖速度排名
BLENDER使用CPU算圖速度排名
BLENDER 官方動畫作品展示
日本漫畫BLEDNER 製作
h3975 wrote:
目前 CUDA運算的速度真的很快 隨便找測試文章,都會看到 五倍CPU 十倍CPU 不等的速度
但是還是會有雜點的問題 ,不過最近有了不錯的解決辦法。
Denoising in Cycles...(恕刪)
提醒一下,
雜點問題不是 GPU 的原罪,是 BruteForce 的原罪!
市面上許多主打 Unbiased Rendering 的 GPU 渲染器都只使用暴力運算,
雖然可以得到很寫實且無偏差的結果,但雜點十分難以控制,
(尤其在半透明物體,或景深效果,或動態模糊)
這就凸顯出傳統 CPU Renderer 如 VRay、MR、Arnold 的好,
你可以自訂每種 pass 的取樣數,雖設定較複雜,但才不會浪費取樣。
而最近很夯的 VRay 3.X 就是對取樣做了很大的優化,
他們基本上強化了「決定哪裡需要更多取樣」的演算法,
減少浪費,自然算圖就快了一些。
就我目前所知,
支援 Biased Rendering 的 GPU Renderer 目前只有 Redshift。
它已經支援毛髮、皮膚等較基本的功能,
煙霧和火焰則在開發中,今年應該會完成。
有 Maya、Softimage、Max 版,
C4D、Houdini 則在開發中。
(當然還有其他功能,在此就不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