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18352002 wrote:
獅子開起來有種魔力...(恕刪)
你的體驗,頗有同感。
其實不止是獅子,雷諾車也很有價駛樂趣,不過雷諾車是二十年前的記憶。
感覺是,Peugeot車透過方向盤,轉動時,不單單是路感的回饋,似以方向盤指示車頭的轉向為主,轉灣幅度大時,車尾會反向甩出,協助過灣。轉灣幅度小時,車尾是跟者車頭走,所以變換車道時,幾乎是車頭和車尾一起換過去的。
此時會產生一項和其它車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車身重心的變化的不同,蠻奇妙的感覺。
還有一點,著名車評朱嘉偉在多次試車時,不止一次說過,全世界能把一部車設計的兼顧性能和舒適性的,只有法國車做的到。
不過考量現實面,我年初換車時,還是選擇以較低的預算購車,只能放棄了法國車。
Peugeot車透過方向盤,轉動時,不單單是路感的回饋,似以方向盤指示車頭的轉向為主,轉灣幅度大時,車尾會反向甩出,協助過灣。轉灣幅度小時,車尾是跟者車頭走,所以變換車道時,幾乎是車頭和車尾一起換過去的。
此時會產生一項和其它車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車身重心的變化的不同,蠻奇妙的感覺。
由於於後輪會"協助前輪,幫助車子轉向或變換車道",使得車內乘客感受到的側向加速度大幅減低,不太需要去抓助把手,也能安穩的坐在座位上,非常有助於乘坐舒適感。
並且也可以減少車子在轉向或變換車道時,車身重心往上昇及左右擺盪,如此特性,有利於操控,有時以蛇行方式來開,還蠻穩蠻好玩的。
還有一點,著名車評朱嘉偉在多次試車時,不止一次說過,全世界能把一部車設計的兼顧性能和舒適性的,只有法國車做的。
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說:一般來說,較硬的懸調,有利於激烈的駕駛,但遇到不是很平滑的路面,不但不舒服,連操控都不利,而偏軟的懸調,又大部份是不利於激烈操控,所以有些較高級的車,有主動式避震系統,可根據路況,行駛中動態調整避震器軟硬。
不過一般平價車是沒有這種配備,所以大部份的車的懸吊軟硬,很難適應所有路況,而法國車這一點就設計的蠻好的。感覺上避震器軟硬適中,甚至連車身都有些彈性,如此在超操控及舒適性上兼顧的不錯,很少車能做到。
Elpis_C wrote:
高速穩定性如何? 例...(恕刪)
不好意思,沒開過這麼快。
不過先前曾說過,德國車的設計精神就是為了高速行駛,就先前的經驗判斷,這一方面,法國車佔不到便宜。
(說實在的,車子那麼多,等級差別那麼大,要高速穩定行駛,輪子傾角設定,還有底盤平整化,降風阻系速.....,我不是車評,也非賽車手,不可能每種都了解及嚐試,好壞是比較出來的,拿德國車來比較,是說德國車一直是特別視這一方面,而這樣的高速,我認為已超過一般合理安全速度了)
講到高速行駛,我想到喝酒的速度(喝進肚內),意思是說:
啤酒要大口大口的喝才好喝,才過癮.但白蘭地是烈酒,一小口,一小口,先留在嘴內,不要馬上吞進肚子內,值得用心品嘗它的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