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入境東京,用卡關當開場
0429 秋葉原,宅男日
0430 晴空塔動物園。機車到手,旅途準備啟程
0501 東京築地市場和涉谷,用手機翻譯終於交到朋友
0502 東京車站和銀座,不知不覺已經融入日本
0503 新宿御苑和明治神宮,城市裡的森林公園
0504 東京港灣和橫濱港,夢幻的海港城
0505 橫濱繞三浦半島,美麗半島海角
0506 橫濱到鐮倉,人世間最多神佛的地方
0507 鐮倉到伊東,漫畫中的場景
0508 伊東半島,風光明媚的自然景觀
0509 伊豆到富士宮,前往勝地富士山
0510 富士宮到甲府,美麗的富士山倒影
0511 甲府到名古屋,超級趕路日
0512 名古屋城,很讚的汽車博物館
0513 名古屋到伊勢,有名不一定有興趣
0514 伊勢志摩半島,傳說不如親身光臨才知真假
0515 伊勢到田邊,美麗的海岸線
0516 田邊到和歌山,在海邊單純發呆就很好
0517 和歌山到大阪,大叔說『人生不要留下遺憾』
0518大阪到神戶,最美的風景還是人
0712 宮古到仙台 路過東北,看到海嘯過後的一些場景
0714 福島到日光 湖光山色的美好一日機車遊
1231 環遊日本 充滿回憶的旅程
一年前當我跟媽媽說『我把工作辭掉,要去日本玩三個月。』
她很抱怨的說『好好的一個穩定工作,幹嘛為了出去玩就放棄。』
但是當到達桃園機場的時候,媽塞了一萬台幣給我說『出去不要為了省錢,老是餓肚子。』
當下我心中的os『其實不管身邊有多少錢,我都應該會餓肚子吧!把錢省下來,準備下一趟的旅行。』
我想當時的我得到一種,不把錢花光在旅行上,好像會死的病。
但一年後回到台灣,我卻感覺那些錢不花掉多好,但是朋友卻說,好像這樣的旅行很有趣,我開始回憶這趟旅行,並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來,分享這趟旅程。在日本旅遊回來之前,我都沒有想到要把這些過程鳥事、小事和抱怨分享出來,是在網路分享過旅誌之後發現其實在寫出來時候,自己也乘機回憶了那段時間的點點滴滴,讓自己像是看旅遊電影一樣,從不同時光角度去看當時的點點滴滴。而寫著這些內容其實也是想要推薦大家可以用騎機車這樣的方式去看日本這個國度,雖然我很怕下次要去的時候會租不到機車,但!125機車的視野、速度和溫度真的很適合台灣人的旅遊方式,讓我忍不住想要分享給大家,有哪個旅遊交通工具可以這樣自由自在地隨心所欲啊!希望你們也可以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旅遊頻率。
去年的這天,我已經準備好啟程,準備隔天坐飛機從上海轉機到東京,去完成一個三個月的旅程,騎機車環遊日本。雖然已經在網路找到不少資料,但是一切都只是傳說,所以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還是讓心情有點焦躁和感到挑戰,對於機車遊日這樣的旅遊方式,網路有許多的資料,還有不少旅遊網誌分享,當初每一篇我看起來都是那樣有冒險挑戰的趣味,現在我也想要分享一些那些日子的點點滴滴,也是順便紀念一下自己的日本之行。內容都是當時旅遊的日記,然後回國的這些日子慢慢填寫回憶紀錄,有些當時的狀況,因為沒有太仔細記錄下來,所以看著日記怎樣都想不到,當時到底在沮喪什麼,或是看著照片想不通,明明當時覺得來到世外桃源的美景,現在回頭看卻覺得,還好啊!所以可能旅誌會出現上一句還在說他多漂亮,但是下一句卻接上其實還好,這樣南轅北轍的狀態,畢竟過了整年的記憶,有些回憶已經發生過期的化學變化。當然相反的,有時候當時覺得很無趣的事情,但是回頭再去看,卻是整個旅程最特殊的過往。

0427機車環遊全日本 D - LIVE 旅遊日誌 ,日本騎車行前準備
行程前的準備日:今天要分享的事去日本前的準備,如果大家有問題再發問。
首先是護照,中華民國的護照到日本不用簽證,所以就是擁有半年使用期限就沒啥問題?不過我還是犯了一個錯誤,我因為剛好護照過期,所以辦一個新的有晶片的護照,而我第一次使用卻走電子快速通關,剛好還過境上海,所以當我入境日本的時候,從上海過來,護照卻是新的沒有任何出入境章,全部空白,當下被入境的移民官員當作大陸偷渡客,最後搞了半天才放行,所以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很趕時間的話,台灣出境其實乖乖走移民官關口,蓋個章當作回憶或是平安符也不錯。
機票,去日本的機票其實真的非常多樣,只是如果是廉航要注意的隨身行李重量,裡面也不能擁有一百CC的罐子,連空瓶也不行。還有就是腳架的長度,管徑一公分,長度是25公分,如果超過會被收走,這應該是要留意。
而我買的飛機票是東方航空從上海轉機到東京,最大的特點是機票相對便宜,還可以入境上海遊玩,最長可以停留七天,不用增加任何機票錢,我個人是停留五天,這天數剛好可以玩遍上海主要景點,行李據說可以兩個共四十公斤,但是我沒有大行李並沒有用到。不過也有他的缺點,第一就是這航班一定要有台胞證,規定一定要入境上海,當時還要簽證費,現在已經可以免簽證,第二就是它一定是隔夜飛機,所以如果沒有要進去中國遊玩,就必須到機場附近的旅館過夜,其實這樣算算沒有比較划算,我回程就是這樣,回國後滿後悔的應該回程去杭州走走才不浪費。不過因為這是最便宜的機票,數量有限,有興趣的人要提前購買,不然以現在大陸人去日本的旅遊人數,要買到理想的時間真的很難。


租機車,這也是要最早確定的事情,網路的流傳租車的兩間機車行,都是從小薛的旅遊網誌上得知,我因為要租長期的所以是選擇有算月租車檔期的店Bike BEST BIKE,而另外一間看到Rental819,現在在臉書已經有專門網頁,除了可以用中文,還看到有帶人出團去日本騎重機的活動,大家也可以去參考看看。
レンタルバイク RENTAL819 http://www.rental819.com/
ベストBike BEST BIKE http://www.bestbike.jp/
這裡我分享一下我租車的狀況,首先必須去找店家的網頁有沒有你要的機車,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店,但是要找到一台適合自己的機車並不算多,因為日本125的速克達看來並不流行,不是50的就是250以上的速克達或是仿賽車的打擋車,找到你要的的車子再來就是寫信給店家,雖然是同一網頁,但是其實都是不同店家,各自經營,所以你想要A租B還車是有難度的,如果想要如此玩樂的人,可能租到的車難度很高金額也很高。然後把國籍姓名和租車類型還有時間寄電子信給店家就會得到回覆,中間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用GOOGLE翻譯,雖然不見得完全可以了解,但是重要問題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再來要決定的就是保險A和保險B,我並不完全瞭解內容,我查了很久網路資訊大概是,『事故最高理賠金額』,如果有錯誤希望大家告知,金額已經是租車費用裡面。第二就是限制里程,我租的125機車問到的兩間店家都是一個月一千公里,超過就會加錢,我的店家是一千公里一萬日幣,以每公里當作單位。再來還有遇到限制區域,一家店家嚴格限制騎車範圍,所以我只好找第二間,還好不是每一間租車行都有限制。
再來大家比較想知道應該就是保養、故障如何處理,如果騎乘時間有任何問題店家都會保養,費用也是店家負責(我的租車行經驗),但是如果你自行去其他店家保養,費用就是自理。如果車子故障,會以租車店家的保險公司負責拖吊(我的經驗),在一百公里內免費,超過另外收費。至於維修費我是自理,但是這應該可以跟店家詢問,我並不確定。至於罰單還是摔車的機車損壞要如何處理,我就不清楚,我並沒有遇到這些情況。至於駕照問題,就是到台灣監理站更換日本駕照翻譯文件,其實跟監理站的人說要去日本,他就會幫你處理,重點是要帶台灣的駕照去才符合標準,而且租機車的時候也是要看你的台灣駕照,至於駕照機車CC數就跟台灣一樣,那普通重型機車駕照可以騎日本的250機車嗎?我也想要知道!



過來是要帶哪些行李和怎樣的衣服,安全帽我是覺得一定要攜帶自己習慣的,你平常是全罩的就不要想說簡單帶個西瓜皮去,因為真的每天騎車這樣久,還是要最符合自己平常的狀態才安全。還有日本有些地方真的很冷,戴全罩其實真的比較溫暖。如果你跟我一樣要騎車很多天,建議要準備防霧防水或是防刮的噴霧,我在夏天還遇到大雨安全帽又起霧,天氣還非常冷的天候,所以可以準備好工具但不勉強一定要,至於防刮就是騎車時間很久,一點點刮痕在鏡片上都讓人不舒服,當然有預寒的薄手套也可以,太厚怕佔位置,領巾也是預備比較好,如果是北海道就一定要。溫度是這樣,平常夏天跟台灣一樣悶熱,但是你要是遇到下雨又在北部的山上,騎機車,體感溫度就可能降到五六度,所以如果有到北方一點的,預寒工具一定要很齊全。雨衣是我這次旅行的痛,以為下雨我就會停留不騎車,但是剛好遇到下整個月的梅雨季(約六月到七月中),所以很多時刻都是雨中騎車,而我的雨衣卻是買很爛的便宜貨,第一個月拉鍊壞掉,所以痛苦好久,日本要買雨衣很難歐!至少我找好久都沒有遇到適合的,可能要到機車用品店才有。

我的行李分兩個包包,一個是貴重物,不管如何都隨身揹著,裡面有手機、相機、錢包、腳架、還有水壺和行動電源。另外一個是衣服和顏洗清潔用品還有脫鞋。
先從隨身行李說起。
錢包,雖然傳說中日本治安非常好,但還是會怕自己搞丟錢包,所以錢和卡片都是分成兩份,一個是後背包包,裡面放上少許的錢和一張急用的信用卡,而身上就是平常使用的黑皮夾。至於卡片我是攜帶一張可以刷卡的提款卡,還有一張可以預借現金的信用卡,畢竟有時候刷卡會發生無法成功的狀態,所以提款卡可以刷卡功能,可以第二預備卡,而反之,如果提款卡遺失,可以用信用卡先借錢應急。但是兩者的密碼記得去銀行申請4碼的磁條卡,忘記日本是4碼的還是六碼,所以可以先確定比較安全。重點是手續費計算,每間銀行個有差異,基本上就是---提領的錢 * 1.015的國際交易手續費 + 銀行手續費(70台幣)。而信用卡就是多乘上1.015的國際交易手續費 。基本上在7-11的提款機都可以完成作業,我只有領過錢,沒有用到後備的預借現金,至於哪個划算,我個人覺得旅行在外,太多現金真的會影響旅遊心情,所以基本上就是可以刷卡就刷,帶10天的現金流量就好,換錢量不多,就找台灣銀行吧!因為不用手續費,這個小小小的特點。一個小建議,就是最好去開通可以打市話的網路電話,我曾經發生刷卡不能過的狀況,當時就是打客服處理,所以如果方便申請一下比較安心。日本如果提款機有些有簡體中文,就算沒有,其實操作也是非常簡單的直覺反應,操作難度可說是零。

手機,當初為了在日本可以4g上網我購買了一台小米手機,因為台灣的4g頻率跟日本不一樣。但是最後沒用到,我只用3g上網就很好用了,我把第二台手機當做軌跡記錄用,我是用 google 的『我的足跡』記錄每個走過的路線,但是這個軟體已經下市了,所以大家再找其他的吧!我個人覺得記錄軌跡非常非常重要,所以這第二台手機是絕對不可以省的,我也把它拿來打旅誌,因為是第二台手機,所以都放在行李箱,所以螢幕可以選擇大一點的,很適合晚上找行程和打旅誌使用。
而主要的手機HTC M7 就是拿來當地圖使用,還有隨時找資料打卡,更重要的就是手機自拍功能,不可能每個地方景點你都會有興致拿出相機腳架拍照,所以有時候車子停下,又想要立刻就走,這時候口袋的手機就是很重要,正面一張照片,然後自拍一張走人,用不到30秒就完成。所以第一台手機的相機功能非常重要,特別是一定一定要有超廣角自拍和360度全景照功能。本來以為外出旅遊就少用3c,好好享受自然,但是說真的很難,特別是有時候整路開地圖和看地圖打卡,所以一定要準備一個重量級的行動電源和輕便可以放在褲子口袋的,重量級的電源是怕如果前一天莫名的原因沒有充到電,隔天還可以勉強撐一下。我發生過明明有正確充電,但是手就是顯示沒電,狀況不明,還有不小心躺在床上,就睡死了,連電都忘記充,如果沒有電,沒有地圖,真的玩起來很艱苦。
再來是上網選擇,我是用Sony的Prepaid Sim卡12G,當初網路拍賣有人代買,不過是amazon 獨賣的,好處是容量非常大,不用害怕影響旅遊品質,想怎樣用就怎樣用,也不用像WIFE要充電。本來以為常夠用,但是3個月剛好用完。這張卡片需要到日本開卡,雖然難度不高,但是還是要花時間處理,重點是還要找到有網路的地方才可以開卡,所以請留意需要開卡的時間和有網路才行,我剛到日本就在機場搞不定,所以到住宿旅館的路上是沒有網路,讓人煩躁,所以請規劃到飯店的交通方式,才不會掛在機場(機場有免費的限時網路)。

相機,這個就看對於旅遊的目的,最初我是單單為了旅行,外出看看世界,所以買了隨身好攜帶放到褲子口袋為目標, canon s110 的專業傻瓜。特點是使用簡單和照片真實,缺點是非常容易壞,每次出國都壞在路上。如果重視畫面的人,建議可以購買類單眼或是 canon G7 這樣的相機,算是我回國後覺得最適合的相機大小和照片質感,當初想說一定要放入口袋,所以放棄,但是後來發現,其實也都是放在後背包,隨身拍都用手機來拍攝,所以並不用堅持要買最小的。如果很喜歡戶外運動的人,也建議購買一台便宜的二手防水相機,隨身準備特殊狀況,甚至可以當行車記錄用,只是那就要考慮如何存檔,當初就是怕無法存檔,所以放棄用行車記錄器記錄整個環島過程,也是我非常遺憾的部份。

腳架,我個人使用takara t-1881 個人非常喜愛,特點是非常輕非常小,可以帶上飛機上,放在後背包也剛好,而且有快拆,可以不用一直轉相機。但是有個非常嚴重的缺點,容易摔機和腳架的腳斷掉,看到幾次相機在我眼前,因為強風,整個繂在地方爆裂,腳架的最後一段,也因為太細,一不小心就斷掉。所以這是各必須心臟很大的人使用,但真的非常輕巧又覺得超級讚。還有可以準備個章魚腳架,因為體積重量不大,但是用到的時候機會滿多的,準備總是好的。

水壺,基本上就是帶你可以接受的重量為準,畢竟日本任何地方都有便利商店,其實不怕買不到飲料,只是可以省錢和喝水較健康。如果容量太大,重到靠北,也會影響旅遊品質,我是400CC,而中午到吉野家這樣的日式速食店,都有水壺可以裝水,不過是大部分,不是絕對。至於其他可以裝水的地方就不算多了,這就是自己的金錢和體力的考量取捨。對了因為日本的水都是直接開水龍頭就喝,就沒有啥問題,只是在便利商店的廁所裝水,心理沒有太大的問題,是一路都有免費水可以喝的。
再來說車廂行李包包這件事情,選擇包包的特點就時一定要塞進機車置物櫃,千萬不要想放在車外,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就用這個容量來考慮自己的行李。雨衣和雨傘基本上不會有人幹,所以可以放在前面的置物洞洞沒問題,那行李該有什麼?
衣服準備,因為每間日本旅館都有付錢的洗衣和烘衣機,所以錢夠的話,問題較少。如果想要省錢可以自己用手洗,但是不是每一間旅館都有地方晒衣服,所以準備個『繩子式的曬衣架』其實很重要。衣服如果都是自己洗,就選擇快乾排汗衣,但是相反地如果你要用烘乾機,排汗衣並不能烘,就要選擇棉製的衣料,日本的衣服並不特別貴,特別是大賣場很便宜,所以真的不夠還是可以去添購,所以準備基本的就好,不用太害怕。如果空間不夠最少要三套衣服,如果可以的話就準備個五到六套。而外面準備一件防曬的超薄外套,還有禦寒的羽絨外套,羽絨外套是個煩人的決定,因為真的很佔空間,但是騎在機車上面的體感溫真的不是氣象給的數字,還要考量有沒有下雨,還有是不是到北陸或是北海道,還是到了山上,真的就算是夏天的九州夜晚還是有點點寒意。只能說有準備安心,但是如果真的覺得沒有空間,發生了寒冷狀態,日本的每個市區也都有登山社可以購買,價格跟台灣差距也不大。
褲子就是兩件長褲替換,還有一件短褲,可以在下雨天或是游泳用的海灘褲我是覺得最適合了。鞋子,因為日本住家都要脫鞋子進去,所以旅館進出都需要方便拖和穿,但是騎機車可能還是要厚重的比較安全,這就是自己的考量,我是買一雙等級很高的跑步鞋,重點是底厚避震好,雖然都是騎機車,但是也常常一天走上快10公里的森林步道,或是旅遊景點。不過準備一雙下雨天可以淋雨的脫鞋是必須的,有時候去海邊也可以用,最好是薄一點,才不會讓行李超標。



至於清潔包,因為日本有超級多的藥粧店,價格都跟台灣一樣,甚至更便宜,所以可以帶基本的,有缺再購買就好,基本上一定要防曬,還有因為長時間騎機車吹風,所以保溼和面膜都必須的,那不是愛美,是真的會讓臉部受到傷害,這就看個人對於防護重視準備了。而日本背包旅館都不會有毛巾和牙刷,請自理,所以最好有一個可以有個防水的包包,才不會影響到乾淨的衣服。
充電延長線,大部分都是床頭會有插座,但還是會有例外,所以準備一米多的延長線和多孔插座就很基本需求。
再來要說的就是如何訂旅館,如果還沒有背包旅行過的人一定非常煩惱,但是在現今網路APP世代,除了生小孩,沒有在手機不能完成的事情,網路訂房,實在太簡單,介紹幾個我用過的使用心得。
網路訂房首先要用的就是註冊和信用卡登入,這兩件事情在台灣其實可以先處理。然後有網路訂房和手機訂房,基本上同一個軟體也會有價格差異,更別說不同的訂房APP公司,所以如果你有心,可以查詢兩三個訂房公司,一定可以找到最好的價格。而在日本我還沒有遇到訂好房間卻沒有法子入住的狀況(中國遇過),基本上觀看飯店評價和網友的留言都可以知道住宿品質,日本很少造假的(印度都是假的),重點是,日本很難遇到住宿品質差勁的旅館,大約一個月只會遇到一次,跟預期有落差的旅館,所以考慮價格和地點反而是較重要的地方。網路上都有使用說明,我就說一下我使用各家訂房APP的心得。





trivago-它是搜尋各家網路訂房公司的價格,所以只要在上面搜尋基本上會有最多住宿資料,不過他只是搜尋功能,所以找到旅館飯店之後,還是會連結到各家的網路訂房公司。優點是飯店真的很多可以選,缺點是,其實各家都有隱藏版的旅館,是搜尋不到,而我要的最便宜的旅館,基本上都是隱藏版居多,所以後來我就比較少用。
hotels.com,它的最大特點是住宿10晚會贈送一晚(平均價格),不過後來我發現手機訂房會有九折的住宿密碼,所以就直接打折,連10晚都不用收集。不過他的顯示價格是還沒有加上稅金或是服務費的,所以『真正的價格』是要刷卡的時候才會呈現,這點是要注意一下。收費方式都是使用信用卡海外刷卡價。
agoda,我在日本後期都是用這APP訂房。主要是有較大量的背包客旅館,所以價格低的不少,而看到的價格大都是實際的價錢,不用另外去計算稅後或是服務費。而百分之95都是信用卡海外刷卡價,只有百分只五是用現金收費,如果看到較舊模式的家庭旅館,要注意一下,因為我第一次是在離開的時候,老闆還追出來說我沒給錢,有點小尷尬,哈哈。
booking,則是我剛去日本主要使用的訂房APP,因為他是用現金交易,就是它只有負責訂房,而信用卡認證,交易的費用是直接給店家,我忘記是不是全部現金交易唉!因為後期沒有現金了,所以就比較少用。
tripadvisor,還有GOOGLE地圖上搜尋住宿,這樣也會出現旅館,主要是到很鄉下的地方,可以依靠這兩軟體的地圖去找尋附近有沒有旅館,如果使用到他們的話,其實都已經是最後一步,我嚐試過但沒有實際用到。




最後介紹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規畫行程。我百分之80是依靠 tripadvisor 的景點功能,主要是搜尋觀光,然後看地圖和旅遊排行版把要去的的掛上最愛,最後回到地圖上就可以看到位置,剛開始還傻傻的,每次要找位置,就打開這軟體的地圖,找位置,超級辛苦。後來當找好行程的時候,我就把它『再』記錄到GOOGLE的地圖上,用『景點儲存』功能,它就會變成星星在地圖上(星星數量好像有限制,超過數量最開始的就會消失),這時候你要用導航也是容易的,下雨天建議帶耳機導航,只要點上去在按導航就可以順利找到目標。當然也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搜尋『景點、觀光』它要會把地圖範圍內的重要景點標註出來。我整個日本旅遊大都是這樣找尋景點,當然也會去背包客棧裡面的網誌看有沒有有趣的景點,或是一定要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