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的沒有想像中的糟糕,前一天住宿的旅館品質不是很好,今日住在同一個區域,本來以為也會是個很糟糕的一天,但是來日本一個禮拜以上,第一次一個人睡一間房間,感覺還不賴,雖然跟別人一起睡在同一個空間也沒有什麼不好,但一個人還是比較自在,不過也比較能感受到寂寞的味道,這是因為身心都放鬆的原因嗎?還是已經離家十多天有想家的念頭?這兩天住的旅館,都有租給長期居住的老人,這樣的旅館說真的開始會比較讓人反感,畢竟很怕人雜,晚上看到老人家東摸西摸總是有奇怪的聯想。但是早上卻感覺房間其實很明亮,有很讚的後院和交誼廳,就很像日本的公寓,也許是昨天太累才會覺得這兒毛毛的。不過這兩天住老人公寓,其實很明顯的感受到日本老人的問題,以前看到新聞敘述老人已經沒錢,又沒人照料(日本小孩基本不跟老人同住,怕互相打擾),然後住進老人公寓,對我來說像是一個安養院,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兩天感受到是,基本上老人家因為身體已經退化,可能活動範圍就是在旅館,然後勉強可以自己煮個三餐,就已經是很萬幸的事,而有天連三餐都無法處理,那又要怎麼下去,而數量又已經大到無法想像。其實不想去思考這樣灰色的事,只是在昨晚感受到那老矣的落寞城,也是旅行中的一個經歷。

去橫濱的中國城,因為覺得自己每天都是活在華人的世界,沒有感興趣跑這樣遠特別來看這吧!不過就在旅館隔壁還看到了,想法就是台灣真的很不中國,中國城的牌樓怎麼看就都很北京的中國,到裡面也感覺好像是電影場景,好像是旅遊景點搭建好的中國城觀光區,事實上也是啦!就像是在內湖的家樂福,裡面的台灣小吃區,整個佈景確實是台灣傳統建築,但是現今真的也找不到這樣的場景,所以感覺很假掰的商業行為,但又不能否認,卻是這樣才是大家想像中的畫面。中國城就是俗氣卻很中國意象的地方。

如果你到鎌倉只去看大佛我覺得真的很可惜,因為整天看了六七間廟宇,卻讓我有感觸的,反而是去比較是山上人少的地方,而主要幾間廟宇反而像是遊樂區,玩樂打卡的氣味多點。覺園寺,到達的第一間寺廟,其實除了鎌倉大佛其他廟宇也都沒有聽過,就看旅遊簡介上面的評比和照片,來選擇要到哪兒參拜,這間廟還是我迷路走錯路到的,一個小巷子走到底,一直到前方沒有去路,就被他的外觀吸引進去,因為已經是半山腰所以來的人並不算多,稀稀落落的兩三個,如果叫我爬山走路上來我應該也不太願意,所以這就是機車的好。廟宇主殿就是非常日本建築,應該是電影特別規劃才會有這樣完美的吧!黑瓦白牆木製窗格還有那木地板,從外面走進去的是白色的小圓石,然後面前的樹和植栽就像是宣傳照片上面一模一樣的完美設定,然後還有那日式石雕,這日本寺廟太完美了,怎麼一開始就讓我遇到這樣感動的畫面,未來我要如何去評價後面看到的寺廟。而這兒有特別的付費,才可以進入寺廟祈福,不然就是要特別的時間才有開放,日本好像有許多廟宇都是如此,不像台灣廟宇像是個公共財,是開放給大眾的,關門收錢才可以進廟是很奇怪的行為,但是日本卻不,而付費參觀廟宇在日本也沒有太大的違和感,這是文化還是宗教的詫異呢?因為在廟前的這個景觀太夢幻,所以我坐在石板上曬太陽,虔誠的感受廟宇神明給我的話語,想要一直發呆享受風吹過樹梢的聲音。

瑞泉寺,吸引我的是曾經有個和尚,在廟宇後面的石洞靜坐,閉關修行成佛,應該是這樣啦!只是看到可以到深山一個石洞裡面閉關這字眼就非常吸引我,小時候看武俠小說高增都會找個深山洞穴閉關修行,但是在台灣都沒有遇到這樣的地方,所以今天特別來看這樣的石洞到底是長得如何。在山腳下就要買票進入,其實有猶豫一下,但是真的好想看可以閉關的山洞,所以還是花錢進去,不過真的滿值得,光是爬上寺廟去石梯和樹林就營造出很好的日本參拜的氛圍,有讓我感覺要去深山修行了,不得不佩服日本在建築和庭園的營造太厲害了。明明就是很大的人工去規劃,卻可以呈現的那樣自然,好像這些石頭和樹木天生就該長在這裡,這個軟實力真的只能佩服。而上去寺廟主殿,整個建築有好幾棟,而用日式花圃整合,整體感覺非常樸實的日本寺廟建築,不過剛剛我看過最美的畫面,所以相對來說,我更在乎的是那個洞穴,就在寺廟的後方石壁上,第一眼不得不說是有失落感,就長這樣?一個後花園石壁上面有個凹洞,跟想像中有點差距,還以為會出現在很高的石壁,必須用輕功才可以進入的洞穴,那這樣的地方修行,為何不在房間裡面思考成佛就好啊??還是找個公園挖個洞也不就是那樣!旁邊有個告示牌,上面寫原始的那個洞還要再往山上走去幾公里,並沒有開放!有給他小失望,但是也是有看到我五十分的山洞啦!而且整個廟宇空間其實很不錯欣賞,如果不是特別要看那山洞,還是有它的價值,最後回到山腳下那個參拜的石梯前多拍攝幾張照片,這裡最有去深山修行的味道。


鎌倉宮,以他的規模看來應該是間名寺,不過更讓人有興趣的是旁邊去除厄運的祈福,一個可以消除惡運和病痛的石,把一個碟子打破在石頭上,歲歲平安,把壞運都去除吧!這種類似許願池的祈福,不管是那個寺廟景點都是充滿魅力的,不過還是需要少少的資本。還有撫摸一個木身軀的古人,可以消除病痛,這也是個美好的傳說,有頭痛就摸個頭,我是膝蓋痛,所以摸一下希望回台灣之後就可以爬山再也不痛。還有一隻獅子,也可以消除惡運,但是不是很清楚他的歷史,只是覺得寺方一次拿出三個治病大將,甘溫啊。報國寺,一天走這樣多個廟,其實已經很點疲倦,但看到旅遊介紹上面有高分還是走一下,才不會有遺憾,當抱持懷疑的態度去觀看,就容易得到嘆氣的結論,主要是看竹林,一個很有禪意的竹林,但是很難在走道上擠滿人的竹林中看到『禪』意,只得到像是蒼蠅嗡嗡叫的煩雜,看來休假日不適合的在此,所以到此時,結論就是名寺不一定比較好旅遊,也要看時間適合嗎?
。


建長寺和鶴岡八幡宮。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的旅行會出現,好想要人可以聊天的孤單,特別是當場景一再重複已經無法得到一點『鮮』感,真的好想要有人可以『拉迪賽』閒聊,當離開報國寺時就覺得人多,可是原來早上都只是在鎌倉寺廟群的外圍,真的人多的地方是車站附近的動線,就像是夜晚饒河街夜市一樣的繁忙,但是又不願輕易放棄重要景點,所以忍住煩躁的孤單感,跑到廟口拍張照片,沒有意義的行為也讓我覺得要改變一下心境,不然後面的就不要再進去看寺廟了。這樣混在人群中的我已經失去任何實質或是心靈上旅遊的樂趣,改變的方式很白爛!吃個在地名產。在街上走了一圈,最吸引我的就是一個壓扁的魷魚,一個方方正正很薄的魷魚餅,感覺很有趣,像是卡通人物被壓扁一樣的衝擊興趣性,特別是看來好像可以邊走邊吃,這樣的畫面有逛廟會的感覺,吃起來就像是蝦味先一樣,海鮮油炸物,主要是喀擦喀擦吃的趣味,看人家吃好像滿美味,實際吃不到一半就膩了,但是拿著拍照應該才是他最大的價值吧!還有一個日式甜點,有很多口味,師傅現場做給你看,吃起來是有點甜,適合泡杯茶坐在日式建築門口前的藤椅,歇腳拍張旅遊照,把自己融入觀光客的模式,也慢慢放下腳步和趕作業的心情,脫離不久前孤單的心。






長谷寺還有鎌倉大佛高德院。當看到大佛的第一個念頭!怎麼這樣小,這樣沒有氣勢??雖然很知道他不大,但是在門外看到他的尺寸還是會再麽嚒一下,而且裡面人超級多,所以當下決定明日再來,就算明天不願意過來,我應該也不會後悔吧!雖然他曾是我來鎌倉的目的。而長谷寺買門票進去時就快關門,這也是我進去的原因,因為不用排隊,但是可以欣賞的時間就變得好短很趕,因為有個場景吸引我,如果今天沒進去看,應該這輩子就錯過了。就是在一個洞裡面有非常多的石像雕刻神像,這也是在漫畫曾經出現過的場景,所以很想要親身體驗當下的氛圍,這裡比早上修行的山洞更有FU,在一個不算小的山洞,裡面真的就是在石壁上雕刻許多的神像,再加上燭光的營造氛圍很慶幸有進來。特別要說一下,雖然主殿不能攝影,但是在主殿有個金碧輝煌的觀音神像,前面是比較小,約常人大,後面那尊約五六樓高,重點不是他的大小,而是兩尊同時看過去,超級有立體的感覺,好像觀音就在你的眼前,這應該是有去研究視覺的感知,所設計的一個效果,這也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神就降臨在眼前的立體,如果有去鎌倉一定要去感受這活生生的視覺神蹟。不過這樣的金碧輝煌的神像,我個人是比較不愛!為何並不把這錢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是心中的OS。






鎌倉ゲストハウス,評價很高的日本古屋式背包旅店,從客廳就讓人驚叫,這就是日本傳統的客廳,而睡在大通舖的日式榻榻米,從屋頂到腳踩的都是這樣傳統味道,坐在客廳的桌子寫日誌,享受這濃厚的日本味,而隔壁又是一群日本青年在聊天,好喜歡我身在這樣的旅遊旅館,而且還不需要千元,物超所值,不一定要到大飯店花錢,就感受更多。忘記怎麼跟法國人,尼可,搭上的話,雖然我用很彆扭的英文翻譯軟體,再加上在上海工作有點懂中文的尼可,我們開始聊起對方的旅程,他比我還酷,都是當晚才找旅店,如果是昨天,他可能就要睡在戶外了,今天剛好是連續假期收假的日子,才有這樣好的事情,這裡可以很熱門啊。約他一起去燒烤,他也是我安全帽的第二位使用者,不過尼可可不想帶,他說在上海有一台電動機車,不用安全帽,可以上人行道和很少的罰則,這是我體驗過的,在上海市區沒看到幾台普通機車,但是電動機車卻像是特權份子,不用戴安全帽,也完全不遵守交通規則,甚至人行道都是他們的道路,完全不受管控,使我都非常想要去上海騎車。今天本來就有種旅遊的孤單,這時候終於有人可以聊天,排解苦悶的心,而且我們去的燒烤店,吃的東西也好好吃,為何在日本都可以吃到神級的美味,是真的好吃,還說平常餓壞了。本來以為法國人出手會比較闊氣,但沒想到尼可也是小資旅行,比我還節省,我們只是點幾個來烤肉聊天,而老闆看到外國人有特別的HI,還幫我們烤,這個就是我覺得最好吃的一串肉。旅行就是這樣,如果你就一個人,所有的事情都是你決定,漸漸的你就會侷限在自己的思考範圍,當有不同的旅伴,就會去嘗試你不會去的場合,有時真的好想有個伴一起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