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新聞,很期待明年底通車,只是看完後很不滿,看影片南橫受損程度比中橫嚴重多了,但是公路局還是要管制通行;中橫呢?18年來就卡在青山路段,青山上行明明受損不嚴重,卻一直顧下行,還要等2027年才考慮通行

不懂南橫會比中橫重要,因此看了這影片很不滿,南橫難道不用環境休養嗎?就只有中橫倒楣痴痴地休養18年了
文章關鍵字
null

大翔黑熊 wrote: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恕刪)


你以為改水道這麼簡單?

路挖開就好?

水道不用管?
把這評估決定交給專業的人吧. 看板主講的話應不是這專業的背景.

我也想開青山那條路去欣賞美景, 但我了解要做這決定的人, 還要承受住在當地的人及民意代表的壓力, 我們更要鼓掌他們的堅持,
中橫若能通當然對中部人要去東部非常方便...但個人還是強調台灣不大...也沒常常去...多開1.2個小時沒損失...開發一個雪隧把可以提供台灣幾十年甚至於百年用水的地下水脈流失怠盡....往宜蘭是方便了..但以後沒水可用時就知道大災難來臨了...

大翔黑熊 wrote:
看到這新聞,很期待...(恕刪)

suzuki車廂不是很大 你就每天上去載一點土石下來
沒多久就能通了
當年小蔣帶著退伍軍人開中橫的時候,打的口號便是 "人定勝天"....
但是,我在營造工程十幾年的經驗,深深體驗 "人不要去想勝天這種蠢事!!"
嚐試挑戰大自然的,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反撲。

像中橫、南橫這種破碎地質,本來就不適合開路,要是開小小的路或許還沒啥大問題,要是你把山挖開了,山早晚會自己填回去。

我支持李鴻源的說法。
bill_suen wrote:
當年小蔣帶著退伍軍人開中橫的時候,打的口號便是 "人定勝天"....
但是,我在營造工程十幾年的經驗,深深體驗 "人不要去想勝天這種蠢事!!"
嚐試挑戰大自然的,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反撲。

像中橫、南橫這種破碎地質,本來就不適合開路,要是開小小的路或許還沒啥大問題,要是你把山挖開了,山早晚會自己填回去。

我支持李鴻源的說法。


中橫的問題是再於環評與預算而不是什麼技術問題,
以目前的技術當然不需要再像當初會受地形影響,雪隧這種高難度工程都做的到了,
中橫有替代道路,沒必要急著去通,南橫則沒得選,
台灣目前很多工程被所謂環評檔著,
加上台灣目前就只有花東是較沒開發(這邊是指沒開發而不是沒落那種),
很多人住市區假日想去遊山玩水,聽到花東要被開發都反對,
沒辦法,人是自私的。

2015年4月總統侯選人蔡英文:要求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把國道六號南投霧社延伸段/花蓮吉安延伸段列為明年起第一/二階段優先興建的國道之一。
2015年4月中旬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已同意列為一階段/二階段優先興建國道之一。

但實際上2025年也難看到真的動工,因為一堆所謂環保團體會出來檔,
一堆使用核電與開發完畢帶來的方便,而嘴上阻止其他地區開發。

hungmaxy wrote:
suzuki車廂不是很大 你就每天上去載一點土石下來
沒多久就能通了


真是太中肯了
本篇最實用留言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