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C VS IDIADA 實驗室認證事宜


byron17 wrote:
我覺得UCAR這篇...(恕刪)

U CAR 文章中的這段
依實驗室簽核之結果成績推算,在成人撞擊安全防護領域,具有Euro NCAP 2017規範5顆星的實力。
這個說法不好....偷渡Euro NCAP概念....
1.Euro NCAP不接受車廠自送車
2.沒完成24項測試項目...不能計算星等..令計算成人撞擊安全防護領域也要有六的測試項目
所以 U CAR的寫法.....誇飾了....
星等....不是用推論取得的.....
國內?
到時後只會說 成績造假啦什麼的
送往國外公信力比較大
一樣是實驗室....ARTC的測試有公開嗎??

如果ARTC有公開,嚴謹的撞擊測試我也支持....

交通部長期被特定官員、業者挾持,車安、車測機構官員業者交相持股,檢測機構負責人為車廠老董,等於請鬼拿藥單。可以說,目前的車安機制是拿國民生命風險,換取特定產業利益,更使汽車業無法進軍國際市場,損人不利己,著實令人不齒又可笑。
台灣「車安標準」嚴重落後世界,甚至不如中國。目前交通部採用的小客車撞擊安規為ECE R94/95規範、大客車撞擊安全則採ECE R 66規範。問題在於,小客車安規僅為國際最低標準,測試車輛為車廠自行送測且全程不公開,大客車則可採「電腦模擬」取代實車翻滾測試,黑箱測試的疑慮早已為外界質疑。

官商扈從把持車測
同時,職司車安規範測試的「車安中心」(VSCC)、「車測中心」(ARTC),長期由官員業者「交相持股」,車測中心負責人更由車廠老董出任,球員兼裁判的公信力如何,獨眼龍都知道。此一官商扈從體制,更有一大功能,就是阻擋外國車輛進口,以各種環保、技術理由,刁難汽車技術先進國家產品,以超越各國的高額檢驗費阻斷平行輸入或個人進口車輛。此一現象可由歐盟代表處歷年與我國政府「溝通」的事實看出。
回頭看國際的車安標準,各國官方皆已逐步以「新車評估計劃」(NCAP)取代,目的就在更高的安全標準,以及透明化的安全測試與分級,避免車廠送測車輛為特別強化的「選手車」。讓消費者有安全選擇權。不只歐美日汽車工業先進國,安全性曾被歐洲譏為「可樂罐頭車」的中國汽車業,10年前開始建立NCAP制度,去年已拿下歐洲E-NCAP撞擊測試五星安全認證,挾著降低成本被評為歐洲車市日韓車系的最大威脅。同樣的,其大客車廠也已通過歐盟實車翻滾的安全測試,開始打入歐洲市場。
即使是南美洲、以及新政府念茲在茲「新南向」的東南亞車市,也都已採用NCAP規範。聯合國更已宣布《車輛安全民主化(Democratising Car Safet)宣言》,其核心就是安全測試的透明化。
測完 24項 再說話..........剛剛路過夜市聽到 .....要測24項撞擊......再說 做完全套星等級

artdink0105 wrote:
一樣是實驗室......(恕刪)


ARTC不公開也是因為車廠
不是他們自己決定的
不公開是車廠主導,但ARTC的態度應該也是那種魚幫水,水幫魚心態...

所以才要改革....




workingdrummer wrote:
ARTC不公開也是...(恕刪)



artdink0105 wrote:
不公開是車廠主導,...(恕刪)

球員球監都是自家人...
很難杜悠悠眾口...
三菱/福斯都會作弊了...
ARTC的股東都是車廠.....
ARTC的測試報告跟民間版的測試報告實在差很大
IIHS/NCAP 都不是玩假的..
君不知啥叫廣告費嗎!
IDIADA本來就跟ARTC有往來
⋯⋯⋯⋯⋯⋯⋯
place0238 wrote:
欣聞納廠U5車系公...(恕刪)


這次鹽董就聰明啦
送Euro NCAP的實驗室 但是做的測試不是Euro NCAP的測試項目

硬要把話題洗成去測試Euro NCAP~

我還是買一台Euro NCAP 五星的進口車比較實在

不過不可否認的 納牌 算窮人好的國產車 無誤

只是窮人也可以開更便宜的進口車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