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的未來是越來越嚴峻了

amanti88 wrote:
沒有人會因為"聽說"而不買, 除非是你的品質有問題, 大家"聽說"最多應該是 ALTIS 的不好吧? 照理說它賣到三代,四代老早就應該被唾棄了, 為什麼它能賣到11代, 且還是銷售冠軍? 納牌不知檢討還妄想跟保時捷相比, 怪不得說的再好也沒人相信. 看看被你們捧的 S5, 台灣三月銷售只有九十幾台, 一百台都不到, 不是被市場唾棄是什麼? 有口碑的好車只會越賣越好, 如果納牌是好車, 老早就賣到全世界了...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好與不好,只要到車商試駕就可以求證了,

在網路上故意用很多形容詞酸納智捷,
如果你真的覺得很爛,為何一堆
跟本就不是車主的人氣得直跳腳?

這些人真的很矛盾,
人家納智捷車主,覺得自己的車好,
關你們這些人什事,人家都有說了,
不相信可以去中古車商或原廠展間試駕做求證,

這樣也不行?

為什麼你們這些不是車主的人,
要一直的去放話?

welson2001 wrote:
我前幾篇回文也說過...(恕刪)


個人是覺得納牌的行銷有問題,跟同老闆的中華三菱還有nissan一樣,
可能都是同一組人吧。三菱的家用車不用說,nissan感覺是在吃以前的
老本,以前cefiro時代跟金色仙草時代打出來的口碑。

在大陸,明顯是用大陸自有品牌的價格在賣,可以理解是為了提高市佔
而這麼做。但個人覺得用相反了,大陸競爭對手太多,你便宜只是那麼
多便宜車中的其中一個,並不特別。

以前現代掘起的時間已經過了,現代在拼的時候,完全不會有那些大陸
自有品牌的問題,所以他賣便宜自然會有人買(這是事實,現代的確是
先賣便宜車來攻市佔的,直到現在變成第五大車廠),再加上很多歐洲
車廠的整併,日系車除了豐田以外開始走下坡,給了現代一個很好的機
會。

這時候一個新的汽車品牌要發展,說真的,非常難。舊車廠已經整理過
一輪,開始穩定了,大陸這個大市場的競爭對手又像雨後春荀般的跑出
來。納可能得想辦法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而不是淪落到只能用價格來當
武器,因為比你便宜的車很多。

反而在台灣,你不會有那麼多低價競爭對手。這麼說好了,如果S5用大陸
的價格再加台幣五萬大概等於65萬在台灣賣(大陸1.8T頂規是11.98萬人
民幣,能不能折價不確定),我相信如果不選這台的台灣人應該是在跟自
己的錢過不去吧。你可能加上人事跟研發等營運成本後會是虧損的,但目
前賣的這量估計也是虧損,所以沒差,而且至少能在台灣市場有一席之地。
台灣市場的確是小沒錯,但要能養起一間汽車公司應該是沒問題,不然不
會有那些國產車的出現。

你台灣目前也不可能像之前的韓國一樣,幾乎只能買現代的車,不是因為
現代車比較好,是因為其他車都貴到靠北,不是大家以為的韓國人就愛國
所以買現代車。

或許有人會說為什麼這麼好的車只能賤價賣,因為別的車有品牌當後盾啊。
看看NISSAN那種規格的車在台灣還能賣這麼好就知道品牌價值有多重要了,
當你沒有這麼強大品牌價值撐腰的時候,自然只能先辛苦一下了。

welson2001 wrote:
謝謝你的關注 這...(恕刪)


有沒有發現,扣掉韓國那兩台,都同一個老闆的

燕殤傲 wrote: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恕刪)






酸民們永遠都有用不完的理由~

來了又來,來了又來,來了又來

理由快用完又從頭repeat

不去求證,繼續"聽說",然後說"以前",怎麼不說民國80年時大家豐衣足食,股市高點,舉國歡騰?


yashro0905 wrote:
有沒有發現,扣掉韓...(恕刪)




不確定是不是同老闆~晚點問問業界朋友

但可以確定的是Nissan 跟 Mitsubishi 不是台灣自主研發

以上兩個以前都賣的很好~ 也許是老了沒創新,這點公司應該要檢討

讓我回想到Cefiro 跟331 還有 Virage的全盛時期~那時候Toyota根本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該廠高層該打屁股了~

風城小壞蛋 wrote:
附上原始文章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5105736&p=1

我是故意找砸.... 各位要看清楚原文,說我是納迷也沒錯,畢竟去車廠沒幾個牌子把 計程車司機當人看的,納智捷到是一直把人當貴賓,一試成主顧
...(恕刪)


我是說車子,又沒說服務.

溫度跟車外實際溫度顯示超過15度叫故意找砸?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welson2001 wrote:
不確定是不是同老闆...(恕刪)

老了?沒創意?
怎麼我看到國外改版後都潮到出水
安全配備也都頂天
台灣?拉個皮就成了小改款,安全配備永遠不到位,引擎變速箱永遠與國外不同調
全世界就只有台灣才買的到的特規車
我只能說鹽董,你真有創意

yashro0905 wrote:
個人是覺得納牌的行...(恕刪)





你說的字字見血,行銷真的要負很大的責任,似乎不清楚市場要的是什麼?

我是屬於目的性購車,沒有渦輪我不要,看完了Mondeo ecoboost 2.0 又看Mazda 6 2.2D 再看Focus 1.5T 最後試駕S5 2.0 ,買了!!

比起前兩台省了40幾萬,比起Focus價格差不多卻能給我滿滿的配備,我不用再另外加購多合一主機

最後聽到水野加持出了Ecohyper ,也是因為"水野"這個品牌讓我增加了對他的信任度

這一年多來,回廠就只有換油而已,加入的群組大部分車友也是如此,災情都落在非Ecohyper車主身上

不是聽來的.............一路走來,小小心得


齋楓羽 wrote:
這篇文章,你等於用了兩個"聽說"
這篇文章,你等於用了非車主的使用感想,...(恕刪)


請問我一定要自已買才能知道車子好壞嗎?
要自已保養顧車才能知道妥善率嗎?
我隔壁鄰居我是看到車子跟車主了,也看到車主上車把車開走,
而我一定要要求我同事把車開到我面前才能確定是車主嗎?

我一般看評價不只是靠聽說,畢竟也有可能我身邊的買到車王
所以我還會看銷售量,而網路評價有些叫好不叫賣,有些叫賣不叫好,我就得自已過濾一下了
怎麼說買的人最準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