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搜尋 eco+抖動 還是可以找到車主自己po的碟盤變形案例。自己車沒問題並不具代表性,畢竟車廠不是只賣一台車而已。還有專修納牌渦輪的外廠說紅燈含煞車會造成變形,這也跟車廠推出的i-STOP和AUTO HOLD功能的觀念背道而馳。
relax wu wrote:網路搜尋 eco+...(恕刪) 我不知道依你給的關鍵字搜尋,大大有去看內容回應嗎?我想絕大部分都是沒問題的,這種東西若有問題早就上新聞了,我覺得有可能是習慣改變或是個案造成的,基本上就事論事,消費者有問題當然要提出,就我也會開罵納智捷,畢竟一台車買下來快100萬,實際就是ECO版妥善率已經非常好了
relax wu wrote:網路搜尋 eco+...(恕刪) 誠如大大你說的,車廠並不是只賣一台車,沒錯但,車廠也不可能因為一台車,而去做重大的改變各車廠基本上也是如此除非這碟盤變形的比例高到一定的程度,畢竟要全部換料這對車廠來說是一筆大的花費至於你說的"專修納智捷渦輪的外廠",阿不是專修渦輪,怎麼變成修碟盤當然也是可以修碟盤啦,但我寧可相信原廠而不是外廠畢竟會修納智捷的外廠,是有,但我不知道口碑還有技術如何要是維修有問題,牽回原廠可能會有爭議吧但碟盤這問題對安全影響頗大,看大大能不能多收集一些數據進而讓納智捷的車友給原廠壓力,更換更耐用的碟盤感謝
蕭空 wrote:其實我能理解一台bmw...(恕刪) 真是勵害,但BMW有多賣一個品牌形像,這是多年經營而來的但我覺得初期賣車還是應以大眾化為主,並不是每個人一綠燈都要大腳踩到底的像S3性能不強也是賣贏S5啊好啦,S5同級沒對手,只是不符合大眾需求
同樣是TIIDA 5門 1.6的車,有無渦輪,價差就達16.6W;進口的速霸陸,同車身、同引擎容積,有無渦輪,價差更達20W以上。準此,71.9W,0-100 8.4秒,6安的S5 1.8T,不管計算機怎麼按,都是當今台灣車壇CP值最高的車子。玩股票的人,都希望能夠買到最低點,同樣的邏輯,自然就是花上最少的錢卻能買到渦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