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高房價是錯的


S.Pin wrote:
發給他們,他只會告訴你,如下


XX:您好!
  謝謝來信指教,您的心情,我們非常了解,政府必會作全盤考量,整體規劃,希望您對政府要有信心,繼續支持政府的各項施政與改革。祝福您
順心如意
           總統辦公室 敬啟

註:如欲再次來函,請勿直接在發信軟體上點選回覆之功能,仍請至總統府網站信箱內填寫寄發。


也許可以改成下面的格式

xx:你好!
謝謝你來信指教,你的心情,我們非常了解,政府必然會追蹤此封信的IP位置,整體規劃搜尋你的地址親朋好友配偶子女社區主委公司行號等相關資料,希望你對政府要有信心,就算你透過美國雅虎來信,我們還是可以挖你出來!祝福您
官司順利
特偵組 敬啟!

這樣應該就不會有人再囉哩叭梭了!

特偵組 wrote:
也許可以改成下面的格式


我們只是提出建言,並無不法或恐嚇!查IP查身家也沒在怕!

特偵組 wrote:
這樣應該就不會有人再囉哩叭梭了!


大大的水準...一級棒
特偵組 wrote:
搞不懂多數人不是富人...(恕刪)


不好意思

我必須直接這樣講

你的想法是不對的

如果頂新新這種等級的買帝寶9戶

往下一級的富人買往下一級的房子大約有81戶

再往下一級買再往下一級的房子大約有6561戶
.
.
.
.


這就像個地震波一樣

你可以不喜歡

不能忽視它的存在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偶是專門屈打成招的那組!

哈哈,其實我以前也寫信給過市長信箱,提醒過某件事情要提早安排規劃,避免選後抗議人潮影響市民上下班的問題,收到的回覆也類似,然後問題還是發生!數十萬市民還是上下班還是受到干擾!

基本上寫信過去,就像是對自動答錄機留言一樣,說完了就算了!!!

至於房價太高的問題,我相信政府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打壓台北市房價!

維持住台北房價的動作也不可能能維持太久,真的泡沫化了,也必然拿全國納稅人的錢,以拯救金融機構為名,補貼金融機構在台北市過度放貸的虧損!維持台北市的房價避免連鎖反應!!

特偵組 wrote:
哈哈,其實我以前也寫信給過市長信箱


我只能說團結力量大...搞上街頭,政府就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了

MK2isgood wrote:
不好意思

我必須直接這樣講

你的想法是不對的

如果頂新新這種等級的買帝寶9戶

往下一級的富人買往下一級的房子大約有81戶

再往下一級買再往下一級的房子大約有6561戶
.
.
.
.


這就像個地震波一樣

你可以不喜歡

不能忽視它的存在


往下一級?


花旗2008年中的資料,全台灣淨資產不含蓋房地產的部份超過百萬美元的,估算大約六萬六千人左右!

這些人有些還是配偶父子母女的親屬關係!如你說的頂新,台塑,...

就算這些人全部都住在台北市,也都完全沒有家庭成員關係,在兩百多萬人的台北市居民中,還是少數



至於百萬美元多嗎? 相對動輒百萬以上的台北市新屋來說?


imroamdog wrote:
民粹,把民意無限上綱...(恕刪)

合理房價對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政府就是要為大多數人打算。若只為有錢人打算,那要這個政府做甚麼?即使兵荒馬亂的時候,也有無良商人及土匪的存在。所以政府要注意的是讓統計中數那五成的民眾有合理的房價及生活環境。至於豪宅得炒作,若能控制在不影響一般房價的狀況下(雖然幾乎不可能),是可以冷眼旁觀,看哪個貪心的人是最後一隻老鼠。
通常投資客多相信自己可以逆民意而行,卻忽落資金來源就是一般的民眾,當社會民意引導政策壓抑房價,哪個投資客能全身而退?還不是要求政府搶救房市,看SARS時就知道,投資客就是求救的最大聲的一群。
投資客是求救的最大一群?

好像不對!!

建商也哀的很大聲!!!

很多人都忘了十幾年前企業倒閉潮那時,很多企業主都要求政府,欠款掛帳只繳利息+利息減半政府分擔處理!

kuoyuan1 wrote:
合理房價對每個人的認...(恕刪)


你確定你要的是這樣的政府? 不後悔?

政府不是要做大多數人認為有益的事情,對大多數人有益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對的事情。

這裡不是政治版,懶得多說,兄臺眼中完美的政府會被我打槍。
我們在美國處理房屋估價,這兩年的斷頭戶到現在還一大堆要重新估價,每個月積案如山

很難想像當初為甚麼會有人用100萬美元去買現在怎麼估都不超過50萬美元的房子?

但是在當時買到的人卻是滿心期待的,因為漲了將近20年的房價似乎是不會下跌的

沒有人知道最後那根稻草是甚麼時候壓到駱駝背上的?

不過,party is over倒是真的!

當年荷蘭人瘋鬱金香跟英國人瘋南海公司的股票的時候,也沒有人料到倫敦鐵橋會垮下來(應該有人聽過那條歌吧?)

台北的房價高不高其實不是重點,買不起又如何?要住台北的精華地段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敦南商圈的45坪中古屋,沒有2000萬肯定買不起,可是租金卻不到3萬元,如果換算成房貸呢!?

貪跟怕是人性的兩大弱點,貪求房價上漲的獲利,也害怕買不起房子夢饜,才是這波狂潮的源頭

要不要加入,就看你輸不輸得起囉!


ps:現在的香港房價驚人,還有人記得97年時跳樓拍賣的景況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