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高房價是錯的

tany3472 wrote:
這種政策一出,不用到真的實施,房價馬上掉50%以上...(恕刪)


由這句話可以知道你對房地產真的不熟

對持有者的心態也不懂


對持有者而言

不到最後關頭

房子是不會賠錢賣的

如果到了賠錢賣,一定是財務出了狀況的時後,而且也一定是借無可借

才會走到這一步路

相信那時,他已失業一段時間.......


而房價會跌到50%

那已是經過了長時間的下殺,或是超大型的金融風暴才會產生

量也一定要不小,量如果不夠大

還殺不到那個位置就會被接光

當然也就不會下殺的這樣慘

會到這樣慘

出脫的量能一定遠比接受的量能大

而且那時,一定是以人擠人的方式賣出的......


如果真的到了下殺50%

屋主居然還要賣出

這個市場到底出了什麼事?

那代表的是這個市場已讓他看不到未來

而且再也沒有能力去撐了

又要量大,又要沒能力撐(也就是撐到不能撐)

那代表這個社會大部份的人都失業了,而且時間還不短

那你猜猜看

那時

是沒錢的先死,還是有錢的先死?

那時

你在那????

苦行僧001號 wrote:
那些堅信將來會走上日本泡沫腳步的人,不妨看看這篇報導。
感覺美國比較像流氓國家,拼命對外輸出泡沫。反倒是中國極力在維持亞洲金融秩序。
當年能跟美國相抗衡的,全世界大概只有蘇聯了吧,可是當時的蘇聯政治經濟狀況怎麼樣,相信大家很清楚。
難怪八零、九零年代的美國非常意氣風發。因為有世界上具有經濟力量的,全都是他的附庸國,出了紕漏只要叫這些小弟扛就好了。其中最可憐的是日本,幫人扛債還要被列為教科書負面教材。
世界局勢真的每次都一樣嗎?我看不一定。...(恕刪)


我不是相信中國會走日本後路
每一個國家都會先看看前面的人是怎麼死的
然後千方百計避免自己再來一次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你現在說的中國人民幣緊盯美金死不升值
不曉得各位知不知道媒體極度看衰美金唱升人民幣
但事實是中國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就死咬美金
人民幣跟美金的匯率根本沒有變動過
也就是人民幣=美金(因為她們永遠同進退)
媒體竟然可以同時又唱衰又力捧一種根本就是綁在一起的東西
還可以塑造成中國極力維持住亞洲金融秩序
這就是媒體奇蹟
在來就是97亞洲金融風暴後因為大家外匯存底不足所以被攻擊
結果是2000年後每個亞洲國家的外匯存底都在比多的
每一次大家都會想辦法不重蹈覆測但最後卻總是落入另一種未知的陷阱

另外小小吐嘲一下
80年代美國一點都不意氣風發
甚至在1979年時因為國際對美金的信心實在太過低落了
竟逼得美國發行德國馬克計價的債券
這就是著名的卡特債券
80年代是日本買下全世界的年代
90年代是亞洲小龍們活躍的年代
而2000年後則是龍的傳人再起
我不敢看衰他
但我還是覺得等結果出來再下注會比較好...
apple33 wrote:
日本的經濟問題現在是個謎
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經濟學家敢說他解開了
...(恕刪)

日本經濟崩潰又變成迷了? 只是美國那些經濟學者不敢講吧。

歐亞絕大多數的經濟研究學者都不會說不出來,就是「廣場協議」讓日本經濟由盛「忽然」急速轉衰的關鍵。
簡單說,美元對日圓「急速」貶值,讓以美元計價的美國債務可以更輕鬆的償還給日本,但是日本人戰後到1980年代努力的70%經濟成果等於就蒸發了。

因為本來賺美國人1美元等於賺了250日圓,但是廣場協議後,賺美國人一元,美國人只需要還給日本人87日圓。
貨幣猛烈升值也讓日本的國際貿易衰退,順便引爆泡沫經濟。

日本現在的經濟,因為日幣兌美元匯率還是在1:90上下,日本出口好的起來才有鬼,加上失落的十年產業外移,本國大量使用派遣(這個大家知道後果吧),所以日本經濟怎麼救都沒辦法好起來啦,除非大幅貶值日圓,但是美國人現在國債12兆,日本就有快8000億的美國國債,美國能讓日幣大幅貶值嗎?喔對了,美國剛剛通過健保改革法案是吧,請再幫美國國債加上至少1兆,別忘了美國還有1.5兆美元的政府赤字。

所以日本經濟就繼續躺平快20年,換再多首相也救不了。

看完下面兩篇文,就會知道為什麼人民幣死守不大幅升值,台幣也緊盯在1:30的關卡上。當然這也跟房市有關係。

-------------------------------------這是網路上寫的最白話文的一篇

誕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廣場協議”本質上是一種匯率安排協議。然而正是這一紙協議,引發美、日兩國經濟大洗牌,進而決定了美日經濟實力的消長及其在世界經濟排名的座次,令日本人至今仍耿耿於懷。當時,由於日本對美國貿易大量盈餘,日本與歐美的貿易摩擦日益激化。美國報紙紛紛把日本描繪成一名碩大的相撲運動員或是怪獸“哥斯拉”,而日本產品則像“珍珠港”事件中的炸彈一樣“從天而降”,入侵和破壞美國經濟。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美國的策劃下,當時的七國集團中的美、英、德、法、意五國財長與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的“廣場飯店”簽訂協議,旨在抑制日貨強勁的出口勢頭,手段則是逼迫日元升值。而時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為了獲得美國的政治支持,心甘情願地接受了“廣場協議”的安排。

“廣場協議”的結果是日本政府所始料未及的。日元從一九八五年的250日元兌一美元升值到一九九六年的87日元兌一美元。日元對美元的比價增加了兩倍。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日元對美元猛升至歷史上的最高值,達到79.75日元兌1美元。

日元升值以及其後政府決策連續失誤給日本經濟帶來一場意外的災難,對世界經濟格局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日本製造業由此邁入“寒冬”,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出口競爭態勢。為維持出口競爭力,日本企業相繼將生產據點移到海外,使日本經濟中的最強部分外流。而這一切都是“廣場協議”的結果。

“廣場協議”根本改變了美國和日本的經濟實力對比,幾乎是以犧牲日本經濟為代價幫助了美國經濟的重建。由於“廣場協議”,不僅延誤了日本經濟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機,使日本失去了10年的經濟增長,還直接引發了泡沫經濟的破裂,並陷入長期的蕭條之中,至今仍未走出困境。巨大的財富從日本轉移到了美國,日本也從經濟大國的寶座上跌了下來。

反觀美國,國內經濟困境因“廣場協議”得以緩解,並贏得了經濟結構調整的機會,甚至奠定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整整1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對“廣場協議”的稱讚聲音至今不絕於耳。就在不久以前,美國前國務卿貝克還在津津樂道簽署“廣場協議”的重大意義,美其名日:“它莊嚴宣告了各國間經濟合作高潮的時代已經到來。”

------------------------------------------另一篇:廣場協議引發日本泡沫經濟崩潰

本幣的升值必將導致以本幣計價的資產的升值,特別是虛擬資產,其升值幅度將遠遠超過本幣升值的幅度。其主要原理是本幣升值將增強對本國經濟的信心,大量熱錢將因追逐高額利潤而流入本國,而投入到股票市場是熱錢得到最快回籠、獲得最高回報的場所,從而造成股市的上漲。

廣場協議簽訂三個月後,1986年1月, 日經225指數拉開了四年大牛市的序幕,起點為13000點,到年末升至16400點,相比1983年的平均水平升幅近一倍之多,到1987年底股價指數 突破2萬點。1988年東京股市總成交額為286萬億日元,總市值為477萬億日元,分別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1.6倍和1.5倍。到1989年底日經指數達到的38957.44點的歷史高點,日本股票總市值為GDP的1.6倍,占全球股市市價總額的42%,股價平均市盈率也達到了250倍的驚人水平。

1989年至1990年,面對房地產泡沫與愈演愈烈的投機之風,日本政府收縮銀根,採取一系列緊縮性巨集觀政策,控制不穩定的經濟膨脹,最終卻導致經濟泡沫 的破滅與崩潰。泡沫經濟的崩潰,使日本多年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問題和矛盾被集中釋放出來,對日本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日經指數在1989年底高達近 39000點,到了1992年,一路下滑到14000點,幾乎跌掉了2/3。2001年3月13日,東京股市暴跌,日經平均股價最終以11819.70日 元結束了當天的交易,跌破12000日元心理大關,創下1985年2月以來的新低。據經濟學家估計,日本泡沫經濟帶來的直接損失超過6萬億美元,日本為泡沫經濟付出了慘重代價。
----------------------------------------------------
台灣的經濟與房市與1990年代的日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經濟背景,拿日本的來比喻台灣實在是牛頭比馬嘴。

完美女神
Reich wrote:
apple33 wrote:
日本的經濟問題現在是個謎
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經濟學家敢說他解開了
...(恕刪)

日本經濟崩潰又變成迷了? 只是美國那些經濟學者不敢講吧。...(恕刪)


日本泡沫後這麼長期的衰退本來就是謎了
如果有人解開辜朝明寫那一堆書來證明他解開了幹嗎?

另外看網路文章(看書也一樣)要抱懷疑心態看
匯率問題有夠複雜
絕對不是隨便po兩三篇網路上co來的東西就可以解釋的
這或許是因素之一
但絕對不會是唯一的因素甚至於可能不會是主要因素
這點是我看新聞跟網路文章被騙好多次得到的重要結論...
apple33 wrote:
日本泡沫後這麼長期的衰退本來就是謎了
...(恕刪)


經濟理論一點都不難,但是被一些學者刻意扭曲之後就變成很難。

美國這波連動債崩掉之前,一堆學者也會用美麗的邏輯複雜的包裝方式,告訴大家連動債是安全的,這就是美國經濟學者無恥的地方。

要救日本經濟很簡單,日幣對美元直接貶到1:300,但是你有仔細看我自己寫的嗎?

「日本現在的經濟,因為日幣兌美元匯率還是在1:90上下,日本出口好的起來才有鬼,加上失落的十年產業外移,本國大量使用派遣(這個大家知道後果吧),所以日本經濟怎麼救都沒辦法好起來啦,除非大幅貶值日圓,但是美國人現在國債12兆,日本就有快8000億的美國國債(債主中的第二名僅次中國),美國能讓日幣大幅貶值嗎?喔對了,美國剛剛通過健保改革法案是吧,請再幫美國國債加上至少1兆,別忘了美國還有1.5兆美元的政府赤字。」

為什麼日幣無法根據經濟情勢大幅貶值?因為日本東京都旁邊的橫須賀就停著美國航空母艦,國內還有一堆美軍基地加上5萬美軍駐匝,實際上就是監視日本,那個日本政治人物不聽話,美國人都能很輕易的把他弄下來或是送他去見上帝。

美國人從來不是善男信女,不要被全世界99%的美國觀點媒體誤導了,美國人正確的形象:


但是雖然廣場協議這麼好用,但美國對他的第一大債主只能喊喊話不能再來一個廣場協議,原因:


----------------------------------

這些貨幣戰爭只是講述前因後果。我要實際要表達的是,日本泡沫房市是貨幣大幅升值引發的,跟台灣的情況一點都不同,拿日本房市泡沫來類比台灣,實在有誤導的可能性。
完美女神
Reich wrote:
要救日本經濟很簡單,日幣對美元直接貶到1:300,但是你有仔細看我自己寫的嗎?

「日本現在的經濟,因為日幣兌美元匯率還是在1:90上下,日本出口好的起來才有鬼,加上失落的十年產業外移,本國大量使用派遣(這個大家知道後果吧),...(恕刪)


看到這個可以讓我們再一次驗證媒體的兩面手法

要救台灣經濟很簡單,台幣對美元直接貶到1:50,但是你有仔細看我自己寫的嗎?

「台灣現在的經濟,因為台幣兌美元匯率還是在1:31上下,台灣出口好的起來才有鬼,加上失落的十年產業外移中國,本國大量使用派遣(這個大家知道後果吧),


紅字部分是你的思考邏輯我只是把日本換台灣

但媒體跟你說甚麼?
外資卡位台灣?
所以2008年馬先生上任時台幣甚至上看25?
還叫你開放前進中國救台灣?
從這邊看媒體要我們做的跟日本當初做的有何不同?
妳們不是在自打嘴吧?

結論呢?

日本泡沫房市是貨幣大幅升值引發的,跟台灣的情況一點都不同,拿日本房市泡沫來類比台灣,實在有誤導的可能性

這是你的結論

醒醒吧各位

我不敢說開放中國一定對我們不利
但我敢說一定沒有媒體說得那麼好

醒醒吧...

ps.由此可見不甩媒體堅持台幣兌美金相對穩定的彭老大才是真正清醒的人...每天都阻升
apple33 wrote:
看到這個可以讓我們再...要救台灣經濟很簡單,台幣對美元直接貶到1:50,(恕刪)


如果台灣出口的產品都不需要進口原料的話,那麼貨幣[大幅貶值]救出口倒是值得一試!如果台灣出口產品中,進口原料的成本比重佔超過售價的1/3的話,那麼貨幣大幅貶值就不見得對台灣有利。

日本跟台灣的經濟結構,出口的東西一樣嗎?附加價值一樣嗎?日本進口一公噸的鋼,出口是一輛汽車(鋼材成本佔汽車成本10%),台灣進口一噸的鋼,出口是鋼筋(鋼料成本站鋼筋成本90%)。(這是舉例,不要又拿這個例子本身543。台灣能作什麼大家都很清楚,所謂個科技業,技術含量高不高,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基本上就是我講的例子的模式,只是台灣很會costdown,能從鋼筋剩下的10%中壓榨出利潤。)

這樣有沒有解釋的比較清楚?

PS:就跟你說台灣跟日本的經濟模型完全不一樣,你還直接換咧,真是....
-------------------------
我沒離題,我還是要講的是台灣跟日本的經濟結構不一樣,引發日本房市泡沫的原因也不同,所以拿日本的例子來說台灣房市會泡沫,大家請自己斟酌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是不是牛頭對上馬嘴。


完美女神
兩岸開放後對台灣是好是壞我不敢講,

但是崛起的中國是事實, 連美國, 日本, 世界各國都不敢小看之,

中國超日趕美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大概是無庸置疑的.

台灣是小國, 一定要學著如何在崛起的大中國下如何求生存.

這應該不是妄自菲薄, 而且是即將面臨的事實.

台灣將來的命運, 總是會在某種程度上依靠美中, 至於之間的比重, 就在當權者的智慧.
chou1223 wrote:
中國超日趕美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大概是無庸置疑的.


這可能是事實,不過我相信美國不會坐視這種事情發生。

而其他各國又會願意讓這件事情發生嗎?

想要從中國市場取得好處,巴不得他更大,卻又害怕他變大。(點撥一首羅大佑的痛並快樂著)

也許在那些人的眼中,又是另一波黃禍的開始....(點撥一首杜蘭朵公主)

如果要我現在下注,我會下注在中國市場。

套一句賭博的術語來說,看起來中國市場的賠率比較好。

我承認我是在賭,純粹的賭。
Reich wrote:
如果台灣出口的產品都不需要進口原料的話,那麼貨幣[大幅貶值]救出口倒是值得一試!如果台灣出口產品中,進口原料的成本比重佔超過售價的1/3的話,那麼貨幣大幅貶值就不見得對台灣有利。

日本跟台灣的經濟結構,出口的東西一樣嗎?附加價值一樣嗎?日本進口一公噸的鋼,出口是一輛汽車(鋼材成本佔汽車成本10%),台灣進口一噸的鋼,出口是鋼筋(鋼料成本站鋼筋成本90%)。(這是舉例,不要又拿這個例子本身543。台灣能作什麼大家都很清楚,所謂個科技業,技術含量高不高,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基本上就是我講的例子的模式,只是台灣很會costdown,能從鋼筋剩下的10%中壓榨出利潤。)

這樣有沒有解釋的比較清楚?

PS:就跟你說台灣跟日本的經濟模型完全不一樣,你還直接換咧,真是....
-------------------------
我沒離題,我還是要講的是台灣跟日本的經濟結構不一樣,引發日本房市泡沫的原因也不同,所以拿日本的例子來說台灣房市會泡沫,大家請自己斟酌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是不是牛頭對上馬嘴。...(恕刪)


只是台灣很會costdown沒有技術?
那當大家costdown到大陸去台灣剩啥?
那台灣房市是不是更沒有泡沫的本錢?
那媒體不就都一派胡言?

發現了嗎?
每一件事情其實都環環相扣
一件事情影響的層面永遠不是媒體描述的那麼單純
(抱歉...但我真的很痛恨名嘴跟媒體)

彭老大說在外匯市場待的越久
越發現外匯的複雜跟不可預測
這也是我看那麼多東西相當贊同的一句話
你會發現事情永遠不簡單
事情總是出乎意料
所以股市才會老是幾年就會崩一次
謹慎永遠比盲從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