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ple0801 wrote:如下面我上午拍的相...(恕刪) 老實說,這確實是錯的,但是我不是很確定為了單一建案有特別開板的必要.因為這是共業,90%以上的中大型高樓社區,甚至於很多發言者自己的社區,其實都是開放空間申請與設計,然後再自己封閉,只是有些住戶不知道,全台灣都一樣,事實上,用心一點看,很多社區角落都有小小的開放空間告示牌,然後旁邊就是用欄杆門圍起來,很諷刺.----有人來檢查,把欄杆門打開即可.例如樓主之前提到的活力城,旁邊的幸福市,還有幾乎所有的中大社區,全部都是,世界首席蓋高不光是容積獎勵,更因為建蔽率使用低,蓋的土地面積少,所以才有超大中庭,因為案子太大,目標明顯,所以不敢馬上封閉,但是也是用植栽等方式變相封閉.商業用途的中庭,如未來之丘才會真正開放.例如OUTLET旁遠雄的超大社區,之前應該是有人申訴,所以就把門打開,歡迎知道的人進入參觀,不知道的還是不敢進去,風頭一過,現在經過好像又關起來,還有很多社區封閉後,旁邊貼一張,歡迎參觀與進入,很好笑.這是為了參加優良社區選拔以及躲避申訴.林口可以逛的地方很多,大家不會太計較,但是這些本質上都是錯誤的.以國人貪小便宜的態度,開放空間獎勵應該要取消,原本是希望,小公園到處都是,美化市容,變成建商賺大錢,管委會不守法鑽漏洞.
這原本是相關單位該檢查的事,放任如此行為一再發生,還要等檢舉才來管,真是官商勾結的鐵證管理單位原本手上可利用的工具就很多,卻放任這些開放空間換得獎勵後,又讓建商做圍籬欺瞞買方也有買方是明知後依然故我,似乎是善意第三者,其實是故作良善,讓開放空間美意被欺世盜名
這真的是歷史共業,舉一個更普遍的例子,到底獎勵車位可不可以拿來賣理論上這車位應該是要開放給大眾用的不是嗎?可是很多(幾乎我所知道的所有建商)都是拿來賣錢。這是三不管的模糊空間。其實就是把這個獎勵的法條拿掉就好。
其實也是希望林口好,才會以此建案詢問。早上在林口跑一圈,拍了很多疑似開放空間封閉的建案照片。而我也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違法。當然我也知板上很多林口人住在爭議處,包含我在內。林口可以去的地方真的很多,沒事也不會去別人中庭逛。只是覺得可惜,當初如果中心商業區能規劃成從A9,outlet,扶輪公園,未來之丘,吉祥富貴公園,國家一號院,國民運動中心的一條人行綠蔭大道,那該多好。現在確成了高低不齊的大樓林立,原本可以減低區域壓迫的開放空間,卻被封閉。很可惜。
papple0801 wrote:原本可以減低區域壓迫的開放空間,卻被封閉。很可惜。 先說聲抱歉,如果有不好聽的地方,請見諒.基本上,開放空間獎勵會增加區域空間的壓迫而非減低,理由很簡單,因為樓層長高了,透視度與日照減少,但是美好的是,如果依照理想,確實美麗的植栽與散步區域是連貫的,小公園的形式會無限放大,到處都是,目前執行上,大家也都知道結果不是如此了.其實,我有一些是覺得這是目前台灣人方向與水準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是真正嚮往低密度的族群,大家喜歡住超高樓商業區,然後又要在商業區有大公園,因此最後產生很多奇怪的結果.很多人在林口討論串常說什麼林口沒有低矮的街廓,寬廣的視野,事實上林口有,而且很大片,超大片,但是這些低矮的街廓,寬廣的視野,1.確實是有的,但是是小眾的喜好,所以這些發言的人,根本也不會去參觀與看看,也就是嘴吧說的與自己觀察以及喜愛的行為根本背道而馳,放廢文而以.2.密度越低的地方,管理越不容易,因為住的人少,監督的人少,環境一下子就被地主與住戶搞得亂七八糟.不是亂蓋鐵皮,就是前庭後院蓋一堆違建,再加上家門口擺上幾盆盆栽來占路邊車位,真是我的媽啊.但是也有很好的,大多是社區型,再來就是超級有錢人.最重要的還是多數人喜歡便利的小籠子,勝過開闊的中籠子,至於有庭有院的,不是太貴就是也是少數人的偏好,也很多有庭有院的,只在乎家裡大不大,不在乎環境好不好.法國德國很多區域要求樓高不超過7樓,因此容積率給的少,畢竟他們過著要求環境與居住品質與低容積生活已經非常久了,目前我們大多人都不是這樣的.某特區有一條大大的人行道,確實不錯,這是犧牲旁邊住戶原本私有土地空間,換成開放空間,再換成行人空間,政府給更多獎勵,房子變的超密超高,而得到的.畢竟建商還是要多賺一點.如果政府提供,政府可以得到的土地就減少了,政府也要賣地賺錢.這個特區原本是中低密度規劃,建商不買單,市政府大筆一改,變成高密度與商業區,就賣出去了,還帶一堆開放空間獎勵等等,大多數北部國人無論住市區郊區,都愛商業高密度大樓啊.只有台中政府規劃的綠園道,確實是理想的生活方案,周圍也並非都是超高大樓群聚,但是也是這個方向了.所以即使林口有很多不夠好的地方,但是在了解後,我也很珍惜,畢竟林口重劃區規劃在很久以前,是英國人的規劃,各個密度區域都是大而分開,路很大條,要是現在重劃路會變很小條,現在政府搶錢很兇,不會給大路與一堆公園級學校機關用地.一定是規劃全區中高密度,然後全區路都是2線道,路邊停車格少之又少,再給2-3條4線道,全部井字規劃,全部高樓林立,或許適合很多人,或許政府建商賣很多錢,但是居住密度會超大,環境變化性與多元性也少了.選自己喜歡的環境即可.
61大我贊同你,林口現在的發展其實也要歸功於建商願意投入資源,有利潤才願意投入,目前在英國人已經規劃好的大架構下,取得商業和環境的平衡。開放空間就算了,至少目前的新建案外觀都很有創意,散步時看看美麗的房子也很有趣。目前看到幾個外牆開始用和陸續完工的幾個約三年前開始推的建案,除了已交屋的天地昕、玄泰A+外,還有福樺謙邸、富堡晶都,天圓地方等等,都長得跟當初DM一樣,滿感動的,雖然不是我住,但我想至少買的人不會對實品外觀有意見。另外,近期林口的人行道轉角都實行工程,變成無障礙,這個小工程大幅增加生活的質感。papple0801 wrote:如下面我上午拍的相...(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