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捷運綠線10月動工,市長要求僅7年多趕完工 ~

jamesrc wrote:
那只是棕線,你有聽過...(恕刪)
從第五年開始,財政開始高額負債,真正的花錢還沒開始呢!

前幾任市長搞紙上建設當然不用花什麼錢
現在桃園開始重大交通建設動工,卻又批評花大錢
只能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用花錢當然沒建設,想要有建設當然要花大錢
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搞不懂?
---------------------------------------------------------------
影/視察捷運綠線高架 鄭文燦:進度超前預計114年底完工
2019-10-30 16:59聯合報 記者陳夢茹/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日視察捷運綠線GC01標統包工程時表示「口水抹黑會結束,建設捷運會留下」,另外還提及昨日通過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審議的「國道3號大鶯豐德交流道」,和66快速道路延伸到北二高的計畫,鄭文燦表示,未來將會到八德及大溪等區公所招開說明會,讓市民了解工程進度,待多項建設完工後,交通便利性會大幅提升。
鄭文燦今日視察捷運綠線高架段八德工區時表示,該工程的基樁共有1590隻,明年底將會全部設置完成,鄭文燦以「種竹筍」來舉例,他表示,基樁打到地底下40公尺,像竹筍一樣,埋在土裡的部分較大,一般民眾能看到的僅有一部份,才會有很多人認為「怎麼還沒蓋好?」,且為了強化橋墩的視覺美感,墩柱上特別加上一體成型的垂直飾條,突顯捷運綠線的設計特色。
目前八德工區已完成67支基樁、4座樁帽、墩柱4支,建德路上已經可以看到一整排的橋墩柱,預計明年底將完成全數基樁,綠線高架段的進度一直以略微超前的穩定狀態執行中,朝114年底完成高架工程邁進。鄭文燦表示,今日視察八德段,會再找時間去勘查蘆竹段,未來會安排更多議員的監督工程,鄭文燦甚至說「口水會結束、建設會留下,抹黑會結束、捷運會留下」。
此外,鄭文燦還談及「國道3號大鶯豐德交流道」及66快速道路延伸到北二高的計畫,他表示,大鶯豐德交流道會以114年完工通車為目標,而66快速道路的延伸計畫,預計11月底或12月初會開始動工,多項交通建設完工後市民交通會更加便利。
鄉間河太急 wrote:
前幾任市長搞紙上建設當然不用花什麼錢
現在桃園開始重大交通建設動工,卻又批評花大錢
只能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用花錢當然沒建設,想要有建設當然要花大錢
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搞不懂?..(恕刪)


笑死...不要再出來護航好嗎
桃園的捷運還沒開工,這幾年的桃園負債是花到哪去了?
不就是遍地開花的天幕跟活動中心
以及越來越頻繁的各種活動
對了,鄭上任後舉辦的農博
也因為被效益問題被中央糾正,未來停辦了

要說前任市長紙上建設,只對比出這任搞文宣宣傳的厲害
任何大小工程就是來個開工剪綵。有些顏色的人很愛酸朱
是剪綵王,殊不知被統計出現在剪綵次數最多的是這位眼中
有重多建設的市長
斯圖亞特 wrote:
笑死...不要再出來護航好嗎
桃園的捷運還沒開工,這幾年的桃園負債是花到哪去了?...(恕刪)

笑死還能出來發文,死不瞑目嗎?
這幾年負債是多少?口說無憑,拿出證據來嘛
建設在哪,只會口水對立的人當然都假裝沒看到
去把以下這篇都看過,就知道過去的建設在哪
討論關於桃園地區已規劃或動工中的重大建設
想要有建設又不要花錢
建設會憑空跑出來?
市長有沒有在做事,絕大多數市民眼睛都是雪亮的
要不然在台灣多數縣市都被藍營翻盤的情況下,這個基本選盤藍大於綠的桃園也不可能壓倒性的連任成功
有些人不是很喜歡從報導來宣揚政績嗎?
怎麼只會看好的而不看壞的


斯圖亞特 wrote:
有些人不是很喜歡從報...
市長要如何讓市民感覺到有在做事其實很重要
所以大小工程剪綵,活動事必躬親與地方打成一片
(恕刪)

你自己都知道要講大小工程剪綵
如果沒工程哪來的剪綵?
整個桃園過去有太多設施老舊改善或是必要的基礎民生設施都沒做
包括橋樑更新,道路拓寬貫通,人行道改善,下水道工程等等
現任市長整個做了大規模的檢視改善,這些原本就是市長的職責
過去沒做當然省錢,大大小小的工程難道都不用花錢?
這些工程集中在同一任市長累積下來當然要花不少錢
然後一堆政治對立的人都假裝沒看到,只當重大建設才是建設?
難道關乎民生需求的地方大小建設及改善就都不算市政建設?
一些市民批評桃園沒建設,現在桃園開始有建設了換成批評花大錢
想要有建設又不花錢,這世界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
桃園市 人均負債六都最低
04:102018/07/05 工商時報 郭及天、桃園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4)日主持市政會議時表示,自改制後桃園長短期債務已減少22億元,人均負債為六都最低,不過桃園正處於建設期,公建投資提升下舉債也增加。目前資本門達25%為六都最高,未來數年資本門投入也達20%以上。
鄭文燦說,桃園正處建設期,未來幾年包括鐵路地下化、捷運工程等有一定比例的地方分攤款,加上污水下水道、河川整治、運動設施、教育投資等都持續成長,公建比例提高,未來幾年舉債將會增加。
桃園未來數年資本門投入預估仍在20%以上,在預算編列上會把握「穩健執政、穩健財政」原則。
根據統計,桃園在升格前2014年12月的長短期債務為262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長短期債務為240億元,已減少22億元。
對於有關土地重劃區或區段徵收區的抵費地標售議題,鄭文燦表示,標售抵費地並非「變賣祖產」,而是府透過開發帶動地方發展,創造稅收及盈餘。
桃園市土地標售在升格前每年挹注市庫約31億元、升格後每年挹注約50億元,增加幅度不多,屬於合理成長。
所有重劃區都必須利用抵費地標售,弭平原先的借款及開發成本,若過去平均地權基金貸款較多,未來在抵費地標售金額也要較多。
鄉間河太急 wrote:
整個桃園過去有太多設施老舊改善或是必要的基礎民生設施都沒做
包括橋樑更新,道路拓寬貫通,人行道改善,下水道工程等等
現任市長整個做了大規模的檢視改善,這些原本就是市長的職責


挖個洞給你還真的自己跳進去了..
不用一直跳針什麼建設花大錢
只有現任市長才肯改善建設
朱當縣長的時候我也看過公車招牌在號稱他打通了多少路口
況且基礎工程就是你換市長也會持續建設下去的
不用講的好像全部桃園市長都裝死,只有你捧的那位最認真
就像我朋友講的 市長的職責是船長,負責指引桃園這艘大船的行進方向
那船長不指揮,下面的輪機就不會動了嗎?
自己都講得出那句話了 不要因為政治而選擇忽視
回去洗洗睡吧
斯圖亞特 wrote:
挖個洞給你還真的自己...(恕刪)

基礎工程當然每任市長都有做
做多做少的問題,過去做得少,現任做得多
市民感受與過去不一樣,各地都看得到市容有在改變進步
市政比過去進步太多,市民是會做比較的,不是你在這裡否認就能改變多數市民的看法
反正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跟你這種人討論是浪費時間而巳
你繼續裝睡說你的夢話
幸好多數市民都是清醒的
鄉間河太急 wrote:
市民感受與過去不一樣,各地都看得到市容有在改變進步

你的標準還真低,桃園已升格4年多了,到目前為止六都之中桃園是最醜最破舊的城市,要不是鐵路高架改地下化,桃園、內壢、中壢車站樣貌早就不一樣了,不會還像現在依舊又老又醜,中壢車站還被評選為全台灣最醜的車站。
LOESGA wrote:
你的標準還真低,桃園...(恕刪)

那你的標準又在哪裡?
拿車站來代表整個桃園市
車站蓋好了就代表整個桃園市就是全台最漂亮的城市?
整個市政就只有車站最重要,其它地方都不用建設?
鄉間河太急 wrote:
那你的標準又在哪裡?...(恕刪)


桃園因地理位置甚佳 , 且少天然災害 ,
故人口急速攀升, 工商活動也很強 , 如工業繳稅率就高居全台第一 , 商業繳稅率第3~4名間 ,
但因發展較慢 , 區內並未規劃較大的聯絡道路或高架道路及軌道建設 , 甚至大的公園.遊憩區 ,
現要加緊建設本來就要花錢徵地或興建新資產 ,
如重劃區雖要做馬路.管線地下化.人行道.汙水與雨水下水道.公園等支出 ,
但同樣也可提升地價增課地價稅與增值稅暨房屋稅與契稅 ,
屬於先投資後有收益的資產 , 也可提升區內生活品質 ,
如軌道也是先投資後營運後仍有收益 , 但最主要是服務市民提升生活品質 ,
除貪汙與興建不實用的蚊子館之外 , 在能負荷的財政下都應該被支持 , 不是嗎 ?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