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改公車專用道,林佳龍:讓台中市成為「公車之都」


peterboulong wrote:
更不用說那邊停車位貴又難找
要找足夠的停車位又不會太貴的要到張廖家廟那邊的星享道對面去
你叫人家直接轉進逢甲路 車是要停哪啦?
小巷內的停車場一個小時100元(假日)

至善路哪來的空間足夠的機車停車?
公廁那邊或許可以停啦,但那只有一點點車位而已
除非你停紅線或是上綠園道
但是那裡警察開單開的很凶 一般是抓汽車的
機車那邊敢停的也很少..(恕刪)


我去逢甲就只騎機車的,吃飽太閒才開車去,光找停車位就飽了

私人停車場一小時的確100元,還不一定有位置。

福星路就都逛大街的,前面就說了,非必要真的不要從那邊進入。


前面我只是報網友一條去逢甲的替代路線,比走 中港路、西屯路 都還要快。

那邊確實就是逢甲夜市了,就在逢甲大門口前,至於他車要停哪裡,那不關我事吧...

如果肯走一點路(約3分鐘路程),逢甲公園、對面7-11、至善國中附近都能免費停的。


*********************************************

機車的話:

機車的收費停車場是20元的樣子,路邊停車格也是20元。有開單才要去繳。

水溝那邊有兩個方向的單行道,公廁那邊都停滿滿,但另一邊也有停車格的,不然也可以騎到上面停...

PS.單行道那邊要注意方向,別逆向行駛(公廁前面那條就是逆向的),週末有警察躲那邊抓。


或者可以騎到逢甲大學側門去停,住宅區那邊,那邊很少人知道,一定有位置。出去就是歡樂星那附近,不過那個要走小路進去,沒人指引大概找不到。


*****************************************

話說如果要:最省油、最省錢、兼運動

可以騎快樂單車去。那邊有站點可以還車。

若中途換車還能免費(30分鐘內免費),查一下中途有哪些站點,中途換車,每次不要騎超過 30分鐘。

只是 快樂單車 還車後,同一張卡要 15分鐘後才能再借。

不確定 同一帳號 註冊的兩張卡 輪流用,是不是就可以破解 15分鐘再借的限制?

不同帳號的兩張卡,肯定是可以。

有錢輪 wrote:
我是台北路人甲,我很喜歡台中道路兩旁都是樹,悠閒的感覺,BRT,MRT什麼都好,
只是,可以把「台灣大道」改回中港路嗎?
明明辨識度這麼高的名字,通往台中港的台中港路,硬要改台灣大道,去了好不習慣...
假鬼假怪,亂改一通


網誌管理者:何澄祥 flourho@yahoo.com.tw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辦事處停止辦公宣告
在此向大家宣佈,中台灣區域競爭力學會設在台中市中區成功路141號,為中區服務的「台中市中區再發展及研究中心」自2012年7月起停止駐點運作。

我們的意志及熱情沒有消失,只是我們面對的是無能的官僚體系,使我們充分體會到光靠民間的力量,卻沒有政府的認真配合,一切行動都是困難的。

台灣大道提出十年才開始有些命名的動作,行政官員卻不明白真正的意涵。行政院的秘書長用索賄的方式治理國家,我們小老百姓只能聽天由命求上天憐憫。
Sephiroth哲 wrote:
如果月台門能用,為何...(恕刪)


站體、道路弄好,機電沒好,為啥要先讓BRT上路?

因為可以馬上改善中港路交通狀況阿

BRT上路,慢車道變快,快車道不變,

然後最大的優點就是公車整合了,BUS速度變快了,大眾運輸效能提升了

雖然沒辦法馬上讓機車、汽車、公車系統同時提升,

但只要三個都不退步,且其中一個更好,那就是有進步。

這是公共議題,要整合評估。

家裡有三個小孩考大學,一個考上,兩個沒考上,

你總不會說,要三個一起考上,才準你們上大學吧?

不過相信有自私思維,不以整體利益為考量的市民也僅是少數。


再說一次,淹大水了(大塞車了),總不能說,水溝挖好(路鋪好),雖然能用,但沒全部完工,不能放水疏濬(通行BRT)。

fedora wrote:
我去逢甲就只騎機車的...(恕刪)


騎車的至善路那邊太多人在停

有另一個地方 在大鵬新城那邊 從河南路接逢大路後左轉

有一整長排的機車停車格 繞一下一般都有位置

離逢甲又近
-----------------------------
開車的就開到文修停車場那邊停

坐公車或是騎ibike到逢甲就好

然後捷安特現在會擋同帳號換卡續借

請不要亂教
有媒體提及
市府將在明年一月調整所有的公車路線
這是可以令人期待的
因為現今的台中市公車
所行經的路線
在規劃上有些不如人意
無法確實符合台中市民在使用上的需求

安卓拉貝貝 wrote:
有媒體提及市府將在明...(恕刪)


呃…我還以為這一次就會跟著一起調整好呢

不然把83和86 88都拉進專用道 誰要去跑慢車道那些小站?
說真的,要公車路線要調的盡如人意那有可能,你調路條就一定那有得利有人受害

如果只是新增路線那也就罷了

最怕是什麼?調一些支維末節的東西然後全改名,林市長跳出去把這些東西變成全部自己規劃的

那就不太好看了,而且我覺得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太高了

kingjsss wrote:
說真的,要公車路線要...(恕刪)

當然
調整公車路線
必須以增加路線為前提下
做修改
才能夠提升市民對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
交通局好像沒有提到像何厝、教師新村、市府站(公車停靠)... 這些原本 BRT 沒設站的點,
到時改公車專用道後,公車要怎麼顧到這幾站?連同雙節車再從專用道切出去嗎?

biggio wrote:
交通局好像沒有提到像...(恕刪)

似乎會因而捨棄小站
行走於專用道上
當初brt也同樣捨棄小站
但引起的反彈不大
所以這並非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