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就是這2黨政治受害者,台中~哺育我的母親,加油啊!!!
公車司機不會看面相,不代表他就會積極載客"多"賺點錢。
他不用極端地整車空跑,惹來麻煩。
業者只要在停靠站車多時假裝沒看到人攔車,只要偶爾幾次下雨假裝視線不好過站不停,只要幾次車上人多一點就關門開走教乘客等下一班,只要幾次在郊區車班稀少最需要班次準時的路段大腳油門提早過站...早早回站休息打屁睡覺,有乘客坐不到車?反正以里程補助根本沒什麼差別。
不用多久,潛在的大眾運輸人口就會遠離,原本的大眾運輸人口就會流失。
=====================
另(不良案例,請勿學習),投機乘客多卡換刷,除了司機無奈放水會讓他在同部刷卡機換刷外,雙門公車乘客從前門刷下車,再厚臉皮衝回後門刷另一張卡上車...司機也無可奈何。
但是無論如何,依人次補助還是有利提升營運品質。
fedora wrote:
....
● 補貼給公車業者的錢,從原先的刷卡次數,改為依照行駛公里數算錢。
個人覺的這樣比較合理,因為誰知會不會業者,準備一大堆卡,在那邊自刷...
若不是業者自刷,那多出來的數據,就明顯市府裡面有人貪污了。
差個幾十萬人次的,還能勉強說是誤差,差個500萬人次,說誤差就太牽強囉。
....
其實,台中市過去的公車就是按行駛公里數算錢,結果,因為拿到的錢與搭乘人數相關性太小(大部分的錢都來自政府補助),因此,公車業者為了賺更多錢,公車能不修就不修,能不裝冷氣就不裝冷氣,能用二手貨就用二手貨,反正品質爛造成搭乘人數變少,也不影響補助的費用......
也因為公車愈來愈爛,所以搭乘的人數一直起不來。
但改成刷卡按人次補助後,公車業者紛紛改善硬體設備,以吸引更多人來搭乘,結果搭乘的人次就飛躍性的成長,甚而現在與高雄市的公車+捷運的運量不相上下......
現在再改回按里程計費,個人很怕搭乘的人次又會再度下滑.....因為公車業者又不願意投資硬體設備了......
peterboulong wrote:
然後沒坐過公車的就別搞笑了
什麼兩張卡刷?
先不說一般坐公車的人根本不會去算8公里是哪邊到哪邊算的剛剛好
你以為司機會讓你在車上換卡刷?
他直接叫你下車去坐另外一台
既然你說8公里可以這樣搞
那10公里免費也能這樣搞
我坐到10公里後下車再上另一台同號的車
或者我跟司機說好讓我在車上換卡刷
一樣免費坐爽爽
好大一個洞喔
不,其實真的有,當初還有中一中的被抓到

----------------------
[TVBS] 〈獨家〉民眾取巧免費搭車 公車成免費接駁車
記者:彭心一 攝影:陳書賢 江俊彥 台中報導
今年6月,台中市政府推出搭公車前8公里免費,希望藉此培養未來
的捷運人口,有學生很聰明找到漏洞,只要拿同一張票卡,在公車
行駛超過8公里之前,拿2張卡連刷或是刷退下車,再拿另一張卡刷
票上車,就可以重新計算 8公里路程,利用這個方法,在台中市區
搭公車甚至遠到東勢33公里,不管搭多遠,原本來回 150元的車資
,都不用花到一毛錢。
搭上台中市 100號公車,從台中火車站坐到霧峰,現場直擊有學生
利用 2張票輪流刷卡,全程不用收費。
司機:「這樣不行喔,弟弟,以後不行喔,公司有發文,不行喔,
這次沒關係,以後不可以。」
司機主動勸導,這名學生還是繼續搭,這招不行,她竟然還有另外
一招,就是等到行駛里程快超過 8公里,她就下車了,這時剛好又
有一輛100號公車來。
民眾:「車子來了。」
司機:「前面那台在那邊,你還跑過來幹麻?」
民眾:「沒有,我坐錯車了。」
下車再上車,不到1分鐘搭上第2輛車,8 公里免費路程從頭計算,
就這樣台中到霧峰公車,變成免費接駁車。
記者:「這樣子會浪費你的時間嗎?」學生:「其實不會,因為車
還蠻好等。」
火車站到霧峰路程9.8公里左右,坐計程車大約350元、公車28元,
如果利用網路流傳的方法,一個月來回至少省下1680元;如果搭遠
一點到台中市東勢區,路程大約33公里,來回的車資就要150元,1
個月要4500元。
這些錢原本該是搭車的人付,現在變成政府補助,用納稅人的錢來
付,說得過去嗎?
中市交通局公共運輸處處長王英泰:「我們要求客運業者的司機,
一定要採取規勸民眾下車。」
司機:「有的人沒在理它(公文),他們在付,又跟我沒關係。」
除此之外,市政府完全沒辦法,交通局請公款編列了 2.1億預算,
優惠 7個月,未來能做的,交通局說會派出稽查員追查,同一輛車
換卡就罰司機,但如果民眾下車再上另一輛公車取巧免費,他們就
沒辦法了。
【2011/06/26 TVBS-N】
https://www.ptt.cc/bbs/Bus/M.1309086857.A.4CE.html
----------------------
那時候只開單門的公車還很多,不像現在還可能在後門弄,可能大多是趁司機忙著開車人又多的時候來搞這招的,人多時(尖峰時段常常擠到門口)根本都不知道哪隻手是誰的,貪小便宜的人偷刷是有可能的
fedora wrote:
我只是回你說的:司機...(恕刪)
我也說了 早期里程計費的確是這樣沒有錯
車又破又爛
大家都不願去坐
到刷卡制後才好很多
沒在坐公車的可能不知道
你那面象學我也還是看不懂
不想回應
好的
我重新思考了一下
簡單來說 現在是里程計費的話
不管是跑近跑遠都是照公里數來領補助
其中會坐超過10公里讓客運業者能賺錢的客人有多少?
跑跨舊中縣中市的先不說
光是市內公車 不但坐超過10公里的客人不多
而且又很容易客滿 客滿就=耗油 但補助又只有那樣
業者看來是虧定了
那現任市府怎麼做的呢?他把市內最多人坐的BRT那段從400多班車加到800多班車
但在現行400班就能應付的情況下 多增加到800多班
可以預期的是很多車將會是空車或是1~2隻小貓
業者有差嗎?沒差 不但耗油少了 錢也照領
而且BRT那段也才17.3公里 一下就跑完了
空車跑短程 拿市府的錢去補助業者



而且多班次還會有另一個弊端
也就是你剛剛講的換卡刷
因為班次真的很多 所以住海線的如果要坐原168到火車站 大可坐到一半下車後再換其他線的車 馬上可以接上另一台往車站的 現省本來超過10公里要付的錢 這樣是不是很好賺呢



另外要擔心的一點是 司機不知道要去哪裡生耶
要嘛就是司機開快一點跑完800多班 要嘛就是多找2倍的司機和車子
你覺得業者選後者的機會是多少呢?

至於其他非BRT的路線就看吧
如果業者沒辦法從超過10公里的客人上賺錢
自然會要求增加補助或是自行減班囉
另外還有中正路和中港路交通堵塞的問題嘛…呵呵
這真不知道是在減少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增加到 855 班次(原426班)
>下車再上車,不到1分鐘搭上第2輛車,8 公里免費路程從頭計算,就這樣台中到霧峰公車,變成免費接駁車。
>>記者:「這樣子會浪費你的時間嗎?」
>>學生:「其實不會,因為車還蠻好等。」
要按照原先以刷卡次數給輔助金,政府要虧大了。政府的錢,就是人民納稅錢。
一天假設 公車營運是 20小時
855班次 / 20 小時 = 42.75班/小時
60分鐘 / 42.75班次 = 平均 1.4 分鐘就有一班車
還用怕司機故意過站不停
當然實際上公車不是整個路線都在中港路上的。但應該也有 5分鐘左右一班。
因應增加班次兩倍,這個輔助金給法,是一定要改的,不然漏洞太容易鑽了。
早期公車單門的,還容易過濾。
現在都低底盤「雙門」公車,前門刷卡下車,緊接著後門刷卡上車,免費 10公里重新計算,甚至連車都不必換....
司機的 記憶力 能有超強,抓能抓多少?
乘客帶個帽子、帶個口罩、變裝一下的...要抓難哦。
fedora wrote:
增加到 855 班次(原426班)
>下車再上車,不到1分鐘搭上第2輛車,8 公里免費路程從頭計算,就這樣台中到霧峰公車,變成免費接駁車。
>>記者:「這樣子會浪費你的時間嗎?」
>>學生:「其實不會,因為車還蠻好等。」
要按照原先以刷卡次數給輔助金,政府要虧大了。政府的錢,就是人民納稅錢。
説什麼傻話呢
你自己前面也說了 10公里免費一樣可以這樣玩




一樣花的是人民的納稅錢
打一大串是要幹嘛
fedora wrote:
仔細想想,其實這也不會影響到 準備兩張卡 輪流刷 的人
如果以前是這樣鑽漏洞的,大可不必擔心
因為這只是政府給客運公司的輔助費算法改變。
但是乘客刷卡機制並沒有改變,上車仍是刷卡的。只要司機不抓不阻止,兩張卡輪流刷還是可行的
不要自己打自己臉好不好啊
而且之後在BRT站同時可以停很多台公車
直接下車換後面的車就好

gogohell2003 wrote:
公車司機不會看面相,不代表他就會積極載客"多"賺點錢。
他不用極端地整車空跑,惹來麻煩。
業者只要在停靠站車多時假裝沒看到人攔車,只要偶爾幾次下雨假裝視線不好過站不停,只要幾次車上人多一點就關門開走教乘客等下一班,只要幾次在郊區車班稀少最需要班次準時的路段大腳油門提早過站...早早回站休息打屁睡覺,有乘客坐不到車?反正以里程補助根本沒什麼差別。
不用多久,潛在的大眾運輸人口就會遠離,原本的大眾運輸人口就會流失。...(恕刪)
這個就 職業道德 問題了
有些人以自己的職業為豪,尊重自己職業,並且恪守本分
但有些人可能是覺的被迫,因為沒其它技能只能去當司機,做的心不甘情不願,愛做不做的
一樣米養百種人,確實什麼樣人都有
解決這 職業道德 問題很簡單:
增加到 855 班次(原426班)
這台公車不給坐,下一台也不用等太久。
總不會全部司機都是混吃的,混吃的應只佔少部份。
此外就 解決失業率 來說,這確實也提供少量的就業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