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chungJay wrote:廢柴BRT省下來,集中資源蓋藍線捷運先。小學生也知道台中路窄,哪裡有空間給BRT跑。 廢一台柴油BRT,換跑兩台柴油公車消耗更多的柴油運送更少的人員國家的錢就是這樣被敗光的果然是小學生才會做的事
kuobill1234 wrote:雖然目前台中重要的點,捷運都沒到但人口慢慢往捷運週邊居住是事實這對消費,生活習慣都會產生改變10年河東.10年河西 居住型態才是重點捷運是 "人口高度集中" 才需要的交通工具香港,日本東京,台北就是這樣的都市一大票人居住在一棟幾十樓的住宅群內我個人完全不喜歡我喜歡住自己的透天厝有自己的庭院所以只能遠離市區靠自己的交通工具通行台中市現階段根本就不適合捷運台中市的人口密度非常的低人口一點也不集中而是散落在各地
michaelytsu wrote:但延線已有高鐵、中山醫、costco、迪卡濃、文心秀泰、ikea、公益商圈、家樂福、新光三越大遠百、和一堆人口密集的住宅區。百貨量販店早就卡位好,商業和人潮更集中是遲早的事 還是一句話生活居住型態的選擇我聽說德國比台灣大很多但是都市都比台灣小很多因為他們不喜歡居住大樓群中的一間小房間
以前沒捷運, 我用機車汽車都可以, 所以人口商辦是像灑豆子一樣均佈, 但等捷運一蓋好, 那些豆子會一下子集中? 你想太多了.但如我辦公室要搬? 從外縣市搬入市區? 新商店要開? 市府要整治市容, 先用哪個點?就有可能一顆一顆滾越近那捷運位置, 但時間因數可能要考慮.
臺中市的發展策略不是應該要讓買不起車及一般中產階級的人盡量以合理的價格居住在大眾運輸沿線上嗎來同時解決臺中長久以來的居住與交通兩大問題不然台灣一直把運輸成本建構在最耗能源的汽車運輸上想想要鋪多少柏油跟用掉多少道路用地及停車場還有塞車成本把節省這些成本的利益攤給社會大眾 比落在少數建商手裡好吧當然也不是說叫建商免費在捷運周邊蓋房子 又不是慈善事業要區別新舊好壞地點宅的差距 用價格漲價是合理但應該循自然建物折舊 去降低未都更危險區域房屋價格都更區能重新發展 建商也能獲利啊社會氛圍怎麼會允許建商用炒高捷運宅房價 來拉開房價差距呢?要發展捷運運輸又大炒捷運旁地皮要加強舊建物都更房子又不自然折舊降價這不是矛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