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義川說,BRT未來有四方案;第一是「改建」為國際標準BRT,也就是比照捷運辦理,「台中版」得大幅度改善行控中心、車站、車輛與機電設施,才追得上國際;目前行控系統只能與十八台車連線,四十六台車闕如,也無法與車輛通話,要選此方案,未來得增加龐大經費擴充設備。
第二案是降為普通公車專用道,且雙節巴士因故障率太高,恐不再行駛;原本行駛台灣大道的幹線公車將併入專用道,其餘仍走慢車道;王義川強調,若選此案,會恢復原本的公車路線,同時得提出雙節巴士的利用規劃。
第三、四案是都採混合車道,雙節巴士續行駛,並與普通公車一起走BRT專用道; 但前者會實施優先號誌設施,得在普通公車加裝偵測器,並建立垂直車道的路況調控機制;後者不實施優先號誌,讓公車與雙節巴士一起跑,但注意專用道塞車問題。
個人認為
第一方案看起來近期不太可行,影響垂直車道太大,經費花太多,會被罵得更慘,但卻是有遠見的作法。
第二案 很有可能,但會讓交通恢復無brt之前狀況,想要快速到市區會更久。
第三、四案若採用,簡直是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