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幾個數據:
我想沒有人懷疑中港路的運量吧~~
運量反映在公車業者的營收
之前BRT時代 每車每公里平均約120元
相對一般公車路線營收約莫僅30~50元
中港路公車加BRT之運量約達每日7萬人次
換算每月可達210萬人次,是台中市公車運量的1/5強
由此,大家應該知道 這塊大餅對公車業者有多重要吧!!
其實,統聯公司一開始最積極想吃下這塊餅
當初(約莫100年前後),市議會擋購買雙節公車預算時
統聯還表明願意自己買50台車來跑咧
後來,在各方議員角力下(其實是背後業者比後臺)
市府是買32台,開放32台給原先就有路權的統聯、中客、巨業經營
103年底 當很多議員、市長候選人
指著交通局大罵花政府錢蓋BRT,卻給民營業者一起經營是圖利
大家心裡其實明白,這不就是政治妥協,或許罵很大聲的議員私下卻要市府開放更多
於是103年底上路的BRT 藍線接駁車就這樣搞爛了
巨業一直到BRT上路前一天都還說168停駛(台中到大甲),全數轉為藍6接駁車(沙鹿到大甲)班距5~10分
但是巨業公司當然不願讓利 168繼續開,畢竟主營收還是要靠東海別墅到台中火車站撐
於是 168也開 藍6也開
一樣多的司機跟車子,跑比較遠的路,班距自然拉長
君不見今天上路的305公車(168轉型),班表尖峰時間還是10~30分
敢問大甲人,等車時間真的縮短嗎???
說了一堆,我想講的重點就是
為何 公營的快巴公司要退出中港路???讓利還是圖利
局長說車子故障率高、司機訓練不足
但為何民營的不用退出???
一樣的車 掛快巴的牌比較會壞掉???掛巨業的牌 就頭好壯壯???
局長說 快巴的車可以去跑海線觀光巴士
快巴有32台車35個司機
每天有跑150班的能力
請問有那條觀光路線 需要每天150班???
市內公車每天發100班以上的路線沒幾條內!!!
我真的不希望 市府為了結氣
就把3.5億的車子丟到外面風吹日曬
就把35個司機 35個家庭 丟到隨時要走人的窘境!!!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56552341

個人積分:17分
文章編號:56559692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