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公車專用道施行之後,跑了幾趟台中市城區,發現車速變快了,也比較不塞車了,可見得台灣大道延長綠燈秒數,加上八個路口禁止右轉措施,確實有效提升台灣大道車流速度,觀察一旁的機車道,也更順暢了,這個政策真是造福汽機車族不少。
早上因為到台中市中區參加活動,去程搭太太的車,一路順暢,約40分鐘就到達。回程因為太太仍有事要辦,所以自行搭公車。中午12:00時從火車站出發搭回到沙鹿,因趕著13:00要回到沙鹿,所以沿路一直注意時間,沿路無塞車,還蠻準時的在13:00抵達。但重點是以往搭BRT從火車站到沙鹿靜宜大學,無塞車時段約45~50分即可到達,現在要整整60分鐘,若遇到塞車時段會更久。
所以優化公車專用道並無優化到公車速度,反而是更慢了!觀察慢的原因有三個因素,1.公車排隊,公車到站都要等前方公車開走才能前行,2.車上刷卡,還是有許多民眾臨下車時才找自己的悠遊卡,耽誤了下車的速度。3.中區多停靠六站,而這幾站都很靠近,增加許多時間。
優化公車道應該是讓公車運送更有效率,但現在看起來反而更無效率,有點名不符實,應該正名為優化快機車道,因為開車騎車真的變快了!
管理者不要再刪我的文了,我是就事論事,無特定政治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