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蘋果發表會除了有動態島、高畫素等要素加持的 iPhone 14 Pro 系列,但以吸睛程度來說,相信絕對是 Apple Watch Ultra!畢竟 Apple Watch 即便邁向第八代,給人在外觀上的新意可說是相對少一些;且對蘋果生態系來說,的確是缺一款可以「挑戰極限」的配件。這也是 Apple Watch Ultra 誕生的最大主因了,畢竟大家實在是等一款「長得不一樣」的 Apple Watch 太久了.....
這次也透過短短 5-6 日的時間體驗 Apple Watch Ultra,看到首圖就知道主攻的極限類運動也是稍有涉獵;不過 Apple Watch Ultra 主打的潛水功能,由於第三方廠商共同開發的 APP 尚未上架,本篇也將針對手錶開箱、外觀、錶帶、使用體驗為主之餘,最大的重點還是在很多人內心的疑問:「啊我沒有要活得那麼極限,Apple Watch Ultra 對我來說會不會太 Over?」,對於常坐辦公室、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小編來說,這幾天的試用相信絕對有資格幫大家回答


雖說想簡單拍個開箱就好,但畢竟是主打極限運動,這次也跟 Kiona 一同挑戰了稍有難度的相關運動,除了台北內湖的金面山岩壁,還有做了相對激烈的快艇衝浪等運動,但礙於體驗時間關係,就沒時間拍影片了,當然該有的福利還是少不了啦.....



▌基本外觀
Apple Watch Ultra 外盒有別於歷代的 Apple Watch 採長條狀設計,則是以頗具份量的長方形外盒設計,正面一樣有 Apple Watch 的浮雕字樣。- 外盒
- 外盒
開起後可以看到與外盒融合的雪山群說明書設計,直接就賦予 Apple Watch Ultra 挑戰極限的感覺.....但說真的它很平易近人啦


本次開箱的為橙色登山錶帶的組合款式,因此盒裝中也附有一只橘色的專屬高山錶帶。

說明書則是大概簡單顯示了 Apple Watch Ultra 相關配件等,其實用 iPhone 觀看詳細的說明文件會對其有更為通透的了解,當然如果你已經是 Apple Watch 的使用者就不用驚!

手錶盒裝則是本體搭配充電線的組合,但礙於美觀這邊我就不拆卸了。雖說看發表會時已經知道 Apple Watch Ultra 的大小與嶄新設計,但實際看到本體還是嚇到了,好大!

Apple Watch Ultra 在設計上一樣是方錶樣式,但錶面提升至歷來最大的 49mm,同時在右側實體按鍵 + 數位錶冠處則是以外突的方式處理,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極限的環境設計。另外,在講到其他設計之前,這邊要先說小編拿到產品太興奮,所以高山錶帶裝反了


Apple Watch Ultra 錶殼僅有一個顏色,材質則是鈦金屬打造,並搭配耐刮的「平面」藍寶石水晶玻璃,這邊也可以看到為何要設計成平面,因為在錶面邊緣也做了突起設計,防止螢幕受到衝擊毀損。這邊也能看到 Apple Watch Ultra 另一個大亮點,就是額外的動作按鈕了。

左右側的按鍵配置,除了剛剛提到右側新增,採「國際橘」塗裝的第二動作按鈕,左側數位錶冠與實體按鍵相同,只是做的更為突起。不過在細部的規格配置,手錶左側多了可在強風等狀態也能清晰收音的三麥克風陣列,以及最深 40m 的深度計;左側則是平平都有、但更好的雙頻 GPS、雙揚聲器與新增的警笛。
- 右側
- 左側
剛有提到 Apple Watch Ultra 右側突起的設計,主要也是因應戶外運動所設計的。其實就是為了更方便按下實體按鍵與錶冠為要點,與原本錶殼相比更突起的區域不僅更好按,在數位錶冠與突起側面的簍空區域,剛好在使用手套時只要靠在右側,就能輕鬆滑動錶冠操作。
只是這邊測試一下之後,自己覺得 Apple Watch Ultra 在數位錶冠的阻尼感跟歷代的 Apple Watch 相比較為不一樣,可能是為了更順滑的體驗?就是要一點時間習慣。

錶背的感應區塊則是跟一般 Apple Watch 不同,改用了灰白有點偏綠的陶瓷材質,在四周也能看到多了四個星形螺絲,可能是為了大錶面固定用?至於錶帶的拆卸 / 安裝方式也相同,這表示歷代 Apple Watch 的錶帶幾乎也能通用於 Apple Watch Ultra。

Apple Watch Ultra 辨識度最高的,除去右側突起的按鍵區域,就屬平面設計、為歷代最大的 49mm 錶面了,但畢竟沒有窄邊框,視覺比例跟 45mm 超窄邊框的 Apple Watch Series 相比可能還會小一些。
然而 Apple Watch Ultra 螢幕最高支援 2,000nits 的亮度,雖說要靠強光觸發,實際感覺也沒有一般 Apple Watch 真的亮兩倍,但在大太陽底下要辨識資訊與亮度檢視,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Apple Watch Ultra 49mm 螢幕大小,最直觀的影響就是觸控操作時,各項 APP 圖示、選項也都變得更大,覺得自己手大按不到,換 Apple Watch Ultra 你就會相當有感!

然而就如同先前 Apple Watch Series 7 改變邊框,卻還是要看各家應用程式與通知設計,才會讓大錶面有更多的顯示內容;但如果內容跟其他錶款同比例也沒關係,畢竟顯示內容一樣沒差,重點是顯示大小差別.....

- 螢幕示意(LINE)
- 螢幕示意(IG)
- 螢幕示意(訊息)
這邊也跟 Apple Watch Series 7 一起比一下,就完全能發現 Apple Watch Ultra 平面的螢幕,以及 49mm 的大尺寸( Series 7 這邊是用鋁金屬的錶殼,不是最高階的藍寶石玻璃,所以刮痕就.....)。

Apple Watch Ultra 全平面加上外凸的鈦金屬邊緣,相較曲面沒保護的 Apple Watch Series 7 來說,保護性就是有蠻大的差距了。

即便是換了第三方的圖片表面,顯示比例其實幾乎一樣,只是螢幕的面積大小不同之餘,Apple Watch Ultra 全平面的螢幕,在觀看時就不會像一般 Apple Watch 一樣邊緣會有明顯反光。

亮度在同樣的強光底下,並都開到最大亮度,說真的差異不是很大,該說 Apple Watch 一般款式表現也優異?這邊也能看到通知的顯示內容都是一樣的,只是面積大小不同。

輸入密碼在 49mm 的錶面大小,就不太會有一直不小心按錯數字的困擾.....除非你的手指真的很粗


Apple Watch Ultra 大錶面對共通功能來說,最明顯的應該是在運動模式下顯示的資訊,從一般 Apple Watch 的五種,提升至六種,只是在這次體驗中我被 Apple Watch Ultra 硬是陰了一波.....等等講到運動時會來說明。

這邊也用了鋁金屬綠色款的 Apple Watch Series 7 跟 Apple Watch Ultra 做個比較,可以看到數位錶冠從紅色變為國際橘,同時也有剛剛提到更為突出的右側按鍵區域,以及左側的雙揚聲器、動作按鈕等。
- 右側比較(Ultra/Series7)
- 左側比較(Ultra/Series7)
剛剛提到的錶背灰白與黑色陶瓷,還有多出的星形螺絲也有差異,這樣看更顯得 Apple Watch Ultra 巨大了.....

▌錶帶
與 Apple Watch Ultra 隨之而來的,還有三款因應不同運動的錶帶,除了搭配相應的運動領域,不同的外型設計也可拿來做搭配使用。
這次我拿到的是海洋與高山錶帶,另一款號稱最輕薄的越野錶帶則是可惜沒拿到,但以穿著、使用情境來說倒是跟高山錶帶有些類似就是,這邊先給大家看官圖示意。

登山與海洋錶帶外盒也一樣延續蘋果的簡潔路線,同時上方也有簡單的安裝說明,但小編還是把登山錶帶裝反了.....
- 登山錶帶
- 海洋錶帶
橘色的登山錶帶是採雙層的連續紡織製程,可在維持輕巧的同時,又能提升耐用程度,搭起來其實相對美觀,對於一般穿搭來說,要拿來做日常配戴也絕對沒問題!當然如果你沒有激烈的動態需求,則是可選擇更輕巧的越野錶帶。

會以內摺方式存在於配戴手腕的洞洞區域,則是搭配與錶殼相同的鈦金屬材質 G 形鉤扣做錶帶的固定用途。


高山與越野錶帶最大的不同,除了雙層與單層的編織差異,G 形鉤扣的固定方式也與魔鬼氈固定的越野錶帶相比更為穩固,也適合登山等需要一直移動手的運動狀態。

高山錶帶做一般穿搭也是完全沒問題!但如果可以選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深色的錶帶啦


這邊也附上一個錶帶裝反的配戴案例,其實差別只在 G 型鉤扣的固定處會在錶主體的上方還是下方,在上方就是裝反了.....。

不過就算是裝反,固定與拆卸錶帶 G 型鉤扣的方式倒是差異不大,可以看到需要點巧勁才能將其推出,因此才能確保穩固性。
- G型鉤扣
- G型鉤扣
- G型鉤扣(錶帶反裝)
- G型鉤扣(錶帶反裝)
這裡也附上安裝與拆卸高山錶帶的影片給大家參考:
接下來的海洋錶帶,顧名思義則是針對水上運動使用。整體材質以具備伸縮彈性的彈性氟橡膠,搭配管狀的幾何結構做使用。


海洋錶帶管狀的幾何結構不僅可以方便錶帶更容易重合,中央空洞處也能在水下時可讓水流通過降低阻力。

配戴的錶扣也一樣是耐用的鈦合金材質,除了基本的錶扣之餘,下方還有另一個彈簧的錶環,藉以做為錶帶固定用途。

設定好要配戴的區域,以及錶帶的最終位置後,就能先行設定彈簧錶環的位置,同時就能利用錶帶管狀結構,搭配錶環固定的方式牢牢重合。這也是本次 Apple Watch Ultra 最難配戴的錶帶,畢竟在水下要是鬆脫,一去就不回來啦~~~~


另外,因應可伸縮的錶帶設計,在水下運動時也有較長的海洋錶帶可直接綁在潛水服或防寒衣上使用,但要注意可能有無法測心率的問題(畢竟隔著布料)。

做為一般穿搭也是可以,但就是比較適合休閒派,商務或是正式場合就相對顯得太稚氣了。

當然,Apple Watch Ultra 如先前所說也支援歷代 Apple Watch 的通用錶帶,平常我最常用的沃坦奈米銀抑菌除臭錶帶,搭配這次 Apple Watch Ultra 的專屬「尋路者」錶面,似乎也有那麼幾分戶外精品機械錶的感受啊~

▌動作按鈕與錶面
大致介紹了 Apple Watch Ultra 的外觀,接下來就是核心的亮點功能,第二個實體鍵「動作按鈕」,以及專屬的「尋路者」錶面了,同時還能再搭配數位錶冠做接連的相關操作!
在 iPhone 的 Watch APP 中,就能看到多出專屬的「動作按鈕」設定欄位。

動作按鈕主要可圍繞在短按與長按兩種功能,其中短按可在體能訓練、碼表、新的航點、回溯與潛水、手電筒與捷徑等功能中作指定,長按則是跟原有的按鍵相同,可觸發緊急回覆、新的警笛功能與電源等選項。
- 動作按鈕設定
- 可設定功能
不同的活動差異,則是可以反應在動作按鈕與原始按鈕的組合操作,一般來說搭配原始按鈕可能就是暫停、或是執行次要動作的方式。
- 活動差異
- 活動差異
不過對體能訓練來說,第一次按下不僅可以觸發最近的 20 個體能模式做快速訓練。
- 體能訓練快捷功能
- 體能訓練快捷功能
同時再按一下也可以觸發 WatchOS9 的標示區段,或是適用鐵人三項等不同的運動切換之餘,也能搭配另一個實體按鈕做暫停等操作。

長壓的緊急服部分,則是有基本的 SOS 緊急電話、先前的跌倒偵測,與本次新增的車禍偵測之餘,對於 Apple Watch Ultra 來說則是還有嶄新的警笛功能。礙於測試情境,總不可能真的被車撞吧

- 緊急服務
- 車禍偵測
Apple Watch Ultra 獨有的警笛功能,在開啟後則是會分段、從小到最大聲 86 分貝依序發送警報聲。


這邊就不多說一樣給大家看影片示範,建議音量可以關小聲點,因為真的很尖銳......
錶面部分,Apple Watch Ultra 除了 WatchOS 9 的共用新錶面,因應 49mm 大螢幕下,還有一個獨家的「尋路者」款式。

尋路者整體設計跟高功能的機械錶有點像,不過經 Apple Watch Ultra 49mm 的大錶面優勢,不僅有多種顏色與樣式選擇,在自訂的複雜功能上最高則是可選八種!
- 顏色
- 基本功能
- 複雜功能
這邊就直接給大家看尋路者錶面可自訂的複雜功能,真的超級眼花撩亂.....如果你有買 Apple Watch Ultra 的話,除去外型,這個錶面也是一個可炫耀的地方啊


相當有精品錶設計的錶面,即便是最基本的白色也是相當容易搭配錶帶款式的。

另外,在待機狀態下則是會以全黑的底色設計之餘,其實尋路者在發表時,最亮眼的功能自然就是專屬的夜間模式了!

僅有尋路者錶面,在待機狀態下直接旋轉數位錶冠,就能在一般與夜間模式做切換。夜間模式會將資訊與字樣全部以紅色呈現,相當有聲納圖案的軍事風格!這也是我現在無分日夜都會用的錶面了.....


其他 WatchOS 9 的錶面部分,也有設計相對簡雅的大都會錶面。

不同於尋路者可藉由數位錶冠切換夜間模式,大都會則是可藉由旋轉錶冠來改變小時數字的長短。
- 延伸特效(大都會)
- 延伸特效(大都會)
- 延伸特效(大都會)
另外,還有顯示也是相當複雜,但卻是無比傳統的「陰曆」錶面,以及我個人也蠻喜歡,頗有 G-Shock 感的「組合」錶面。


複雜功能部分,相較最多八種的尋路者,大都會與陰曆就僅得四種、組合則是比較多的六種。
- 複雜功能(大都會)
- 複雜功能(陰曆)
- 複雜功能(組合)
這次 Apple Watch Ultra 與 Series 8 還有一個重要的變革,就是不用買專屬的 Nike 合作錶款,就能直接選擇全系列的專屬錶面,只要在搭一個專屬錶帶,輕鬆就能變身 Nike 版本!
- Nike錶面
- Nike錶面
▌watchOS9功能
本次更新的 watchOS 9 中,共用的更新指南針與回溯功能,在 Apple Watch Ultra 因其內建雙頻 GPS 的關係,在偵測上則是能有更為精準的能力。
全新改版的指南針可藉由數位錶冠做放大與縮小,搭配 Apple Watch Ultra 49mm 的錶面也是相當容易閱讀。另外,在左上的條列選單可看到詳細方位資訊,以及本次新的「航點」功能,左下則是新增航點、右下為回溯與追蹤的選單。
- 指南針縮放
- 指南針縮放
回溯與航點的功能利用上,除了登山,我這時期最常用的就是提升了.....在車輛的地點設置航點(甚至還有專屬的停車航點快捷鍵)後,就可在地圖中建立資訊,點擊航點也能看到相對的位置。
- 建立航點
- 建立航點
- 航點圖示
至於重頭戲的回溯功能,只要想成回溯功能後,就會像童話糖果屋開始丟吐司屑一樣紀錄路徑,其實就是 GPS 的軌跡記錄功能來著。不過建議在一段行程開始前,就先按下回溯開始,這樣才能正確記錄你的路徑。另外,就算沒有與手機連接,單靠手錶也是能用的。
- 回溯功能
- 回溯功能
在有航點並按下回溯開始後,就會開始記錄路徑(以橘色顯示),其實要看有沒有在紀錄,只要右下角是暫停符號,就代表手錶就是一直在紀錄你的路徑,這樣就懂了。

如果要追蹤已經走過了路徑,則是按下暫停按鍵,此時會出現「反向追蹤路徑」與「刪除路徑」兩個選項,後者是刪除你上一段回溯過程中走過的功能,反向追蹤則是會暫停回溯紀錄,同時反向追蹤走過的路徑,藉此在登山時就能減少迷路風險。

反向追蹤路徑時,右下角會呈現腳印圖案,此時橘色的已走過路徑會變白色,就能按照這條白路回到航點了。

如果是用不熟的的話其實也沒關係,像我剛拿到想測試,結果亂紀錄路徑......此時要找停車位也不用靠路徑,只要直接點擊設定的航點圖示,就會出現航點的相對位置與方向,其實跟 AirTag 有點像(?)


抵達航點後也會出現時間與日期等資訊。

這邊也示範一下指南針實際操作的影片。
其他功能部分,剛剛提到體能訓練中,Apple Watch Ultra 最多其實可以到顯示六項資訊,但!是!手錶功能預設其實是五種.....我還以為我拿到機王


後來發現在體能訓練畫面的自訂功能中,就能直接加入第六項功能.....這點對於其他 Apple Watch 來說,就沒有第六項可以加了。
- 體能訓練畫面自訂
- 體能訓練畫面自訂
watchOS 9 中針對運動相關,最平民的活動跑步則是新增了包括垂直振盪、觸地時間跟步幅長度三項資訊可以做跑步姿勢與效率上更嚴謹的追蹤。像是垂直震盪其實就是上下跳動,要是越高代表你的效率都花在上下跳,而不是前後移動了。
- 運動資訊
- 運動資訊
心率這邊則是多了區間強度的顯示,我自己大概半年沒跑步了,短短 20 分鐘的山路慢跑直接有快一分鐘飆到每分鐘平均 173 下!怕!

水深 APP 這邊礙於更為詳實的第三方 APP《Oceanic+》尚未上線,這裡就先不測,後續更新時有機會在以水肺潛水、自由潛水等方式為大家呈獻。


其他 watchOS 9 的功能部分,首先則是有些像自我提醒的「用藥」功能。

簡單來說用藥就是類似記事本的方式,不過可以自行選擇每天每個時段要吃的藥物,每天讓手機或是手錶提醒服藥。
- 用藥設定
- 名稱
- 時間
甚至連藥品的圖案、顏色都有五花八門的自訂選項,是說是不是有個圖案很像便便.....
- 圖案
- 圖案
- 顏色
每天提醒並且自行按下服藥與否的資訊後,長久累積下來也能看到自己相關的服藥史,對於日後萬一要看醫生,相對也能做個參考。
- 資訊
- 服用與否
經期追蹤這邊則是因應本次 Apple Watch Ultra 與 Series 8 的兩個體溫感測器,更能精準計算出排卵日期等,不過小編是男生,所以無奈沒辦法示範這個功能。

另一項跟溫度感測器有關的,則是在 watchOS 9 上有進化的睡眠功能。這次新增的睡眠階段功能可藉由手錶內的偵測儀器,更精確的顯示像快速動眼期、核心睡眠期,或是深度睡眠等階段。同時在配戴 5 天後,也會顯示睡覺時的體溫。
不過我自己覺得 Apple Watch 偵測睡眠時,一定要開啟睡眠專注或是排程狀態才能偵測這點有些.....畢竟有時候想睡就睡的人,可能就會忘記要開。看到圖片可以發現我也沒有出現核心睡眠期等偵測選單,我自己猜想應該是我有用可自動記錄的第三方 APP 如《Auto Sleep》等,因此資料被取代了,剛剛我把 APP 刪掉了....明天來補圖。
- 睡眠
- 分析

這邊也來更新一下關掉 AutoSleep 後,就能正確偵測到這是 watchOS 9 的各項數據了,如果有在用第三方睡眠 APP 的話,不知道官方後續會不會做整合;如果不會,就可能要做個取捨了。

最後則是低電量功能,對於 Apple Watch Ultra 來說,基礎電量就比起一般 Apple Watch 來得多。基本續航從 18 時翻倍到 36 小時,開啟這次的低耗電模式,則是可提升到 60 小時。

不過低耗電模式會限制感測器與 Wi-Fi 連線,同時也不會有 Aod 顯示、背景心率偵測與血氧等功能,另外,60 小時的續航對於一些主打戶外的錶款來說,實在也是不算太亮眼......這應該也是 Apple Watch Ultra 最大的軟肋了。


電力續航部分,這邊有剛剛 20 分鐘跑步,開啟心率與 GPS 定位,電量降了 3%。如果是不運動,單純連接手機、定位做日常使用的話,過 12 時 17 分鐘電量消耗至 50%,跟一般的 Apple Watch 相比我覺得單純待機應該真的會有翻倍的使用時間。不過在有訓練模式或是指南針定位的消耗下,電力的消耗其實還是蠻多的.....
- 運動模式20分
- 運動模式20分
▌小結

本次對於 Apple Watch Ultra 的體驗雖然沒有到真的潛水(畢竟 APP 也還沒好),但一些該做的戶外運動都做了,加上其外形、功能與嶄新錶帶的加持。這邊先對非極限運動的一般消費者來說,要是覺得心動、預算也夠話,建議就直接入手了。對 Apple Watch Ultra 的設計來說,強固功能自然是多多益善也好,加上最為核心的 49mm 大錶面,視覺上一定是個超級享受!光是喜歡大錶面這點,其實就建議換了。

但對於大錶面可能會有額外重量來說,Apple Watch Ultra 官方重量為 61.3g,對我自己來說跑步會有一點感覺,搭配高山錶帶其實短時間約半小時還行,但馬拉松等級如果很在意輕巧的話,可能是個隱憂;另外,大錶面就美觀來說可能會讓女性、或是手腕較小的男生(像我)會覺得不協調,但 Apple Watch Ultra 倒是沒這個問題,比例上不會讓錶面顯得太過巨大。畢竟這次像我或是 Kiona,錶帶幾乎都是扣到底的那種纖細手腕.....相信一定程度上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

另外,專屬的尋路者錶面,還能切換模式這點,對於喜歡軍事風格的朋友來說,換個深綠或是黑色的高山或越野錶帶,搭配夜間模式的錶面,一款外型有七八成火侯的高階軍錶就完成了,對我來說除去外型,倒是這個夜間模式真的完全燒到我.....畢竟是奢侈類的配件,要說服自己買,無論是在小的原因都行啦


至於主打的運動模式與極限環境,雖說沒有到真的極地。但在做快艇衝浪時,教練倒是分享雖說防水深度遠遠淺於手錶的 40 公尺,但一般 Apple Watch 其實遇到強烈衝擊,其實進水損壞的狀況還是有,但本次 Apple Watch Ultra 倒是輕輕鬆鬆通過挑戰,畢竟可是有 WR100 跟美國軍規 MIL-STD 810H 認證的.....

只是鈦合金的外殼在使用時,多少還是會有些小刮痕,尤其是在金面山爬岩壁時,多多少少都會有跟石頭、樹枝接觸而有小誇痕,但螢幕的保護措施倒是做的不錯,除非正面直接刮,來自側面的物體多少都能被平面設計與高出中央之邊緣保護。不過在如此體積下,我自己是懷疑會不會有廠商推額外的保護殼,就當作是勳章吧!(螢幕刮痕例外)

後續借測時間與更新時間還夠的話(不夠我就自己買!),未來則是會針對 Apple Watch Ultra 最為主打,也是部分愛好者最關心的水下運動部分做個詳細體驗,就請大家期待了!

MD:Kiona
特別感謝:台灣滑人部落
▌小惡魔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