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起來非常堅固, 照慣例要跳上去踩一踩. (踩壞了可要賠人一台新的.)

真的很大一台, 還可以用來躲貓貓

Synology DS2015xs NAS 外箱, 還是保有一貫的簡潔風

這台是一台 8Bay NAS

外型及機構和 DS1815+ 相當

側邊為 Synology 網狀 Logo.

後方配置兩個大散熱風扇, 內置電源供應器

後方 USB 3.0 Port*2

這台 NAS 的最大特色, 內建 SFP+ 10G 界面x2, GbE Portx2, 以及一擴充外接櫃接頭

機器底部有一 console port, 只有 RD 才曉得怎麼用它.

硬碟抽取匣的設計和 DS1515+/DS1815+ 相同, 皆是免螺絲 3.5"硬碟固定方式. (ps:2.5"硬碟要用螺絲鎖)

內置台達 250W Power Supply

機器隨機搭配 4GB DDR3 RAM, 可以再擴充一支 4GB RAM, 達到最大 8GB Memory.

後方配置二個大型散熱風扇. 可隨溫度自動調速.

USB 3.0 Portx2 利用 EtronTech USB chip (此板也是和 1813 共用料)

此處蠻特殊的, 板上有 E-sata port, 但後方面板並無開孔 (在 1815+ eSATA port 為外接擴充櫃用)

相關規格
有關 DS2015xs 詳細規格可以參考官網. (click here)
主要規格:
*Annapuma Labs Alpine Al514 CPU (4核心 1.7GHz)
*內建浮點運算及硬體加密引擎
*4GB RAM (Max 4GBx2=8GB)
*8 Bay (2.5" or 3.5"), 串接擴充櫃可以達到 20 Bay
*GbE Portx2
*SFP+ 10GbE Portx2
*5年保固,故障報修次日交換機服務(click here)
Synology 平台代號: alpine
10G 網路的應用環境
在眾家 NAS 廠商在 2013/2014 陸續推出 10G NAS 的時候, 小弟第一個想法是, 這個產品應該很貴! 市場應該還沒有成熟吧! 到底要如何應用這個產品?
小弟舉一個實例, 朋友的公司是一家 PCB Sample 廠, 很早就開始應用 NAS, 從最早的威達電 IEI NAS, Maxtor MaxAttach, 到 Thecus N5200Pro, 以及 Synology NAS, 幾乎各時期的暢銷機種都有涉獵, 隨著公司不斷的成長, User 人數的不斷增加, 即使 NAS 的軟硬體也不斷在進步, 但最後還是遇到一個瓶頸, NAS 上面的單一 GbE Port 傳輸效能已經不能滿足 User 的需求.
尤其是 PCB Layout 的 Gerber file, 以及之後產出供 CNC 及測試機的檔案相當多, file size & 檔案(料號) 之多及檔案的成長速度都相當驚人, 現階段的解決方案就是分散儲存, 以及利用 Port Trunking 合併 NAS 上多個 GbE port 組成更大的頻寬, 但這也僅止於滿足現有的工作模式, 相信日後再擴充必定會朝著 10G 網路設備的佈建前進.
現在使用的環境, 主要的檔案是存放在 Synology DS1513+ 5 Bay NAS 上面. 此 NAS 內建 4 GbE Port, 建立 Port Trunking (LACP) 和支援 LACP 協定之 Switch 連接, 而各個 CAM 主機再利用 Gigabit LAN 和 Switch 相連.
簡單示意圖:

實測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