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很懶! 而且是個水冷新手
所以打算組水冷
不計成本的情況下
想要全機都水冷
不知道要串連還是並聯
配備如下

CPU i7-2600
主機板 GA-Z68X-UD3H-B3
記憶體 威剛DDR3-1333 4GX2
顯示卡 GV-N560OC-1GI(技嘉)
硬碟 OCZ REVODRIVE HYBRID PCI-EXPRESS
光碟機 LITE-ON 24X DVD 燒錄機
電源 iCute【 鈦 系 列 】550W(模組化)(80+)




1.問個很笨的問題 有沒有辦法機殼裡面完全不用風扇 只有水冷的散熱風扇(潛水很久的新手,拜託別砲太猛)
2.承上,是不是只需要CPU,VGA,南北橋(沒超頻RAM應該頂多裝散熱片吧?)
3.若我有加上Bigfoot Killer 2100 的網路卡

會不會因為內部沒有了對流而造成過熱的現象(東西還沒收到不清楚會不會熱)


如果各位的怒火還沒上來,能否再推薦小弟幾款,沒超頻 主要是不想卡灰塵跟安靜




若買3D Mercury機殼 會不會時代太久遠了
文章關鍵字
水冷我是不懂
不過既然不計成本 為什麼不是超頻版的U呢
不玩超頻
如果有機會在玩
09533225 wrote:
小弟很懶! 而且是個...(恕刪)

09533225 wrote:
小弟很懶! 而且是個...(恕刪)


我本身也是水冷機殼~ 有點久的曜越劍俠^^
跟你說現在風扇的聲音已經做到非常小聲
我的水冷之前是裝CPU+VGA+RAM+HDD
這樣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內部管路很多也很亂也增加危險性,雖然很相信曜越的水冷產品
現在因為8800GTX掛了,換顯卡不能用,RAM換新的感覺沒啥用所以拆了
目前就只有裝CPU跟HDD了,最近又要換SSD,快剩下只有CPU了

你說要串聯跟並聯???? 不太懂...

水冷就是要讓他循環吧~
通常一個水冷套件都會有一進一出孔
我的裝法是 出水口->CPU進->CPU出->HDD進->HDD出->散熱排->水箱 這樣循環

然後機殼內部多少都會有發熱的東西,至少也裝個兩顆一前一後吧,而且現在還是有水冷套件是設計在內部,
像我的比較舊散熱排在內部,他需要冷空氣吹他然後從左邊側板出去,所以我風扇很多,你買的時候要多多注意水冷設計~

我的殼目前風扇加扇熱排上面的兩顆就有9顆12公分的了,1前進.2下進.2上出.2左扇熱排.2後出
因為都買比較貴的新型風扇也很安靜

現在水冷套件有一體套裝的很方便~~就當他是CPU風扇很好裝的


P.S 水冷真的保養比較麻煩又貴~~原廠建議每年換水一次(我一年半)水也很貴 !! 一貫7XX...1千CC= =

用了快4年的水冷殼經驗~~
雖然小弟我用水冷裝電腦只有區區的幾年經驗
以我是採取2.拼裝方式 當年沒套件這種東西 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己拼

水冷從以前到現在大約有兩個走向
1.全套系統(專門廠商所出)
2.拼裝

1.
全套系統是指購買單一品牌所出的水冷套件
通常這類的套件會把你所想到的都做出來了
只要裝上去即可
優點是方便 不會有零件不合的問題
缺點是散熱極限無法再使用原廠零件提升


2.
拼裝擇是自行採購不同品牌套件自行組裝
優點是要改多大就改多大
缺點是組裝上須克服許多接頭無法對接的困難
且免強裝上後的效率問題


就以樓主所問的問題
是可以做到在機殼上不裝風扇
不過回過頭來想 除非你power也用水冷 不然還是會有風扇的聲音
就算真的沒風扇 取而代之的是水冷馬達的聲音(大小聲依照購買產品不同而有所高低)


錢不是問題的前提下 建議先上網看一下各家不同的套件
使用套件的不同會決定未來的方向

至於串聯與並聯 要看你的馬達功率是否有夠強
我以前都用進口水族用品 那噴水量才真是猛~

目前水冷機服役中
AMD Athlon MP 2000+ *2
MSI K7d-master
外殼自己挖洞
Water8 水冷(手工製絕版)
自製水箱
不知名散熱排
Hydor喜多 水陸兩用馬達(L30)
買瓶汽車用水冷液回來換就可以啦!一大瓶才幾百元,可以用很久^_^

iloveaym wrote:
我本身也是水冷機殼~...(恕刪)


我現在也有考慮3D Mercury 因為是連機殼一起的,風扇的數量也少些,好吧其實也不少但是挺安靜.至少比我現在的風扇少多了.

並且現在是新的電腦用舊的機殼,如果買了3D Mercury,舊的機殼就可以給舊的電腦用 一舉數得
感謝你的經驗分享,水冷液 倒是還好久久換一次就行了.


t61063 wrote:
雖然小弟我用水冷裝電...(恕刪)



這些我是都爬聞了一陣子,也有想過說去拼湊出來,但是耗力又耗時.
而且一樣是裝在原本的機殼內一插電風扇吹的灰塵一樣多....除非拔插頭,那不如就不要水冷
所以我想說,不如就買3D Mercury.



Vivi57 wrote:
買瓶汽車用水冷液回來...(恕刪)


好主意
這個問題 剛好小弟最近在自己鑽研水冷...
拆拆裝裝數次..
未完成的樣子
我是採用串聯方式
水路是..
P600+P600 -> 3D冷排 -> MOS -> CPU -> RAM -> MOS ->
水箱 -> 副水箱 -> 2D冷排 -> VGA ->回到P600

給您參考一下

未開燈


開燈



硬體部分:
CPU:I7 2600K
MB :華擎 Z68 Extreme3 Gen3
RAM:DDR-1333 4G*2 + 2G*2
VGA:MSI R5870
HDD:M4 C400 64G . WD 藍標 1TB
POWER:冰山旗艦 750W 銅牌 模組化
機殼:聯酷 PC-K9WX

水冷部分:
水冷頭
CPU:UPTIONTEK X2
VGA:UPTIONTEK T1 兩顆
MOS:ENZOTECH 81NP 兩顆
RAM:Bitspower RAMS22

水箱部分:
Bitspower 150P
Tt曜越 壓克力散熱水箱

快速接頭部份:
ENZOTECH 4分厚管 專用快速接頭 14顆

冷排部分:
Tt曜越 2D冷排
BYKSKI 3D冷排

PUMP部分:
Tt曜越 P600 兩顆(使用中...)

水管部分:
太空管 4分厚管

09533225 wrote:
不玩超頻 如果有機會...(恕刪)


不玩超頻~只裝爽的(用原廠扇就好了)~錢拿去玩點別的東西吧~
不然水冷錢省著~直接上2700K 補上去一次到位才符合01的精神

apolloki wrote:
這個問題 剛好小弟最...(恕刪)



這個.....看來很耗工耗時
這樣總價多少呢?
聲音如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