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現在在推20M, 50M等服務...不過不知道他連國外的頻寬有提升嗎?

不然一樣的連國外頻寬按服務等級QoS下去,原本用10M光纖的人可能連國外(e.g. YouTube HD)就被其他用50M的人吃掉了. 等於說只看連中華機房這段是有10M沒錯(看線上hd video串流綽綽有餘),但實際上連到國外被QoS下去可能就只剩1M也不一定 (可能要看YouTube HD就有點勉強了..)


不知道有人注意過這個問題嗎?


不然講好聽是說電信業者終於升速了...20M, 50M... 但背後卻因此變成是在懲罰那些不願意升級的人(比如說對某些人來說10M真的是已經夠用了啊..前提是如果真的連到全球各地都有保證有10M的話)

現在很多雲端服務(Facebook, Gmail, Youtube, Google map, Dropbox...)都需要連外頻寬。如果所謂的10M, 20M, 50M只是指連中華電信機房的速度保證...那講這個實在沒甚麼意義啊。 而且如果這樣對外頻寬不變,QoS下去真的就是強迫你要升級50M (不然就活該用1M去連外吧..雖然說名義上你用的是12M光纖:p)。







杞人憂天

你先說說哪一家ISP敢保證,你申請50M,就是國內保證50M、連國外也保證50M的

現在很多雲端服務(Facebook, Gmail, Youtube, Google map, Dropbox...)
他們能保證每一個使用者都得到50M的上傳速度(你的50M下載,就是對方的50M上傳)?

全亞洲的國際海底光纜總頻寬才多少?全亞洲的電腦用戶數量有多少?平均下來能分多少?

btopia wrote:
中華電信現在在推20...(恕刪)


主要還是以專業客戶 和經濟客戶去做區分

不是指頻寬為主

如果說以前256k跑得很順 現在很不順

並不是因為頻寬不夠!!

是因為現在網站的設計太多多媒體的圖案影音了

以前都是純文字少量的圖片 那當然快

所以不能這樣比

當然VDSL或許是真的有可能比ADSL有優先率到可能是真的
熊貓界第一美男子 wrote:
杞人憂天你先說說哪一...(恕刪)



想表達的意思是說比如今天中華連外的頻寬是 10M.
然後今天中華有A,B兩個客戶,都是用10M光纖.

所以情況會是A客戶連中華機房有10M. 連國外則是5M
B客戶連中華機房有10M. 連國外則是5M

但是當中華開始推50M. 然後假設A客戶願意買帳,升級到50M. 但B客戶覺得他原本的10M用起來好好的,沒有要升50M. 然後QoS後的結果會變成

A客戶連中華機房有50M. 連國外則是10*50/(50+10) = 8.33M
B客戶連中華機房有10M. 連國外則是10*10/(50+10) = 1.67M

等於說B客戶的權益(連外頻寬)就因此受損了。


會提這個因為我真的有感覺我原本的10M光纖(現在是自動升級成12M)的"連外"速度在晚上尖峰時刻真的明顯變慢了。等於說如果要恢復我本來該有的連外頻寬,只好摸摸鼻子也去報名升級50M (是已經報名了:p)

只是覺得電信業者這樣子搞法有點不好。






btopia wrote:
想表達的意思是說比如...(恕刪)


QOS 平衡負載系統不是這樣算的八030

你覺得慢...不要跟我講FACEBOOK

那個慢是非常非常非常正常的

用過2年前的才知道什麼叫慢!!

2年前那時候FB才剛剛開始熱起來

台灣連過去常常一頁都開很久 現在算是很好的

btopia wrote:
想表達的意思是說比如...(恕刪)


連外部分應該不是這樣看,
因為連外影響速度部分實在是很多,
我想假設你走的路由都是比較壅塞的話,
無論你是12M或者50M狀況應該都差不多才是,
因此也沒有所謂吃不吃虧的問題。
不過反過來說假設申請50M速度的人,
在連外路由比較順暢的狀況下,
當然他可以跑到速度就會比12M還快,
那是因為他申請到速度是50M的關係,
而12M當然最快也只能跑到12M,
這部分應該是沒問題的。
杞人憂天

你先說說哪一家ISP敢保證,你申請50M,就是國內保證50M、連國外也保證50M的

現在很多雲端服務(Facebook, Gmail, Youtube, Google map, Dropbox...)
他們能保證每一個使用者都得到50M的上傳速度(你的50M下載,就是對方的50M上傳)?

全亞洲的國際海底光纜總頻寬才多少?全亞洲的電腦用戶數量有多少?平均下來能分多少?



話說
Dropbox下載也才2X kb/s
海底光纜頻寬不夠大真的很囧,但華電又沒錢建設
較那些電信業集團出資拉
btopia wrote:
QoS後的結果會變成
A客戶連中華機房有50M. 連國外則是10*50/(50+10) = 8.33M
B客戶連中華機房有10M. 連國外則是10*10/(50+10) = 1.67M


誰教你 QoS 是固定比例分配的?

麻煩先查清楚 QoS 的功能好嗎?

另外,除非你是有保證頻寬的企業用戶,否則整體頻寬是共享的


中華 聯外有10M
A用戶申請50M,得到的聯外是10M
B用戶申請10M,得到的聯外一樣是10M
看懂了沒,中華給你的是一個最高上限,不是保證你最低能跑多少
實際能跑多少,就是單純的先搶先贏,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

我前面已經說過了

全亞洲國際海底光纜頻寬總量有多少?全亞洲電腦用戶有多少?

每一家ISP都要按照你的QoS邏輯去做頻寬分配,你自己算算能分多少
別說MB了,能有3K、5K就偷笑了

tomap41017 wrote:
海底光纜頻寬不夠大真的很囧,但華電又沒錢建設
較那些電信業集團出資拉


海底光纜不是一家ISP能拉出來的,因為你拉出去的光纜總要有對口單位連接交換訊號吧
所以海底光纜基本上都是跨國合作的建設
建設完成的總頻寬就由投資者按比例分配使用,或是轉租其他人

台灣的固網業者,只有中華電信是很認真在擴充頻寬的


舉例:
新的亞太直達光纜(Asia-Pacific Gateway,APG),創始投資者有中華電信、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日本電報電話、韓國電信、菲律賓長途電信、越南郵電集團、泰國電話集團及馬來西亞電信等九家公司,目前還在邀請新加坡的Starhub。2009年5月25日九家業者代表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簽訂合作備忘錄。總投資將達6億美元,中華電擬投資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億元)

亞太直達光纜計劃連接台灣、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香港、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亞太地區十個地區,海纜全長約8,000公里,將避開地震頻繁的海域,提高網路安全性,運用最新的高密度多工分波傳輸技術,提供至少4Tbps的系統容量,預計2011年啟用。
哇,聽大家這樣講,...在一條每天常塞車的高速公路上(對國外光纖) ,尤其是下班尖峰時刻或假日,不管是小March(12Mbps) 或BMW跑車(50Mbps),塞車時大家都只能跑10KM/hr, 那我還是繼續開小March好囉,花錢買BMW(50Mbps),是在買心酸的,出門老遇到塞車,速度也飆不起來. BMW只能在自己家附近的運動場( 國內)或非假日的高速公路上,享受極速. 最近BMW (50Mbps)大降價,路上新車變多了,感覺晚上出門,好像變得很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