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Gx《初音未來》聯名系列。
繼在 Computex 展前已 TUF Gaming 系列推出《初音未來》聯名周邊後(請見:【採訪】ROG 推出新款 Azoth X 鍵盤/Keris II Origin 滑鼠等白色系電競周邊 TUF 初音聯名周邊也實際亮相),在下半年度則是由 ROG 跟 《初音未來》合作推出包括主機板、顯示卡、水冷散熱器、電源供應器、機殼等產品,再加上一款歸屬在 ASUS 品牌下的網路路由器,剛好湊成一整套電腦主機以及周邊(這是要把誰的荷包給掏空阿!),ROG 也在周末在台北三創啟動了 ROG x Hatsune Miku 快閃店(請見:【採訪】ROG 初音未來聯名快閃店開幕 最強音樂改裝機亮相打造動感遊戲風格),展示了整套初音未來的聯名產品以及特殊打造的「MIKU-CORE V2 NEON」改裝機,而 ROG 也借了一套 ROGx《初音未來》聯名系列給陳拔進行開箱,如果沒有辦法去現場看的話,就來看一下陳拔更仔細的開箱報告吧。
同樣的因為這次文章較長(真的很長.....),所以陳拔在這邊先幫大家做了分段索引連結方便大家閱讀:
ROGx《初音未來》聯名系列產品內容
前面提到這次 ROGx《初音未來》聯名系列共推出了主機板、顯示卡、水冷散熱器、電源供應器以及機殼五大款產品,所以首先就先分開來看前四款產品,最後在機殼的部分再為大家介紹組起來的樣子。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

首先來看主機板的部分,這次 ROG 選擇使用 AMD 平台的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主機板做為跟初音未來聯名的產品,選擇 AMD 平台算是迎合了目前市場上消費者的選擇趨勢,另外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的產品定位也是高階定位的產品,可以看出 ROG x 初音未來聯名產品整體的產品定位。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的外盒,除了採用初音未來的青綠配色外,正面還有大面積的初音未來圖像以及音樂相關視覺設計。

這次 ROG 在這個聯名系列的設計上真的下了不少工夫。

採用 AMD 800 系列晶片組中最高階的 X870E 配置。

盒裝正面的初音未來盒繪。

盒裝背面也以初音未來的青綠色剪影取代原本的主機板外觀。

旁邊還是有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的簡單規格表,畢竟是高階規格設定,提供了 4 組 M.2 SSD 插槽以及一組 PCIe 5.0 x16、一組 PCIe 4.0 x16(頻寬 x4)插槽,算是偏向高階實用的配置。另外下方可以看到這次初音未來的合作授權方是上海新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上方還有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的主要特色,包括內建 WiFi 7 無線網路、Dolby ATMOS 全景聲音效、ASUS AURA SYNC 燈效同步設計等等。

開箱後先來看一下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的配件部分,提供了包括線材包、產品說明書、ASUS Web Storage 使用說明、初音未來貼紙、小卡、USB 前面板連接埠擴充卡、WiFi 無線網路天線以及初音未來壓克力手機座。

光是初音未來的特別版配件就有四項,這次 ROG 的誠意真的還蠻不錯的。

另外為了搭配這次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機殼上的 USB 前面板配置,在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中還新增了一張正常版本沒有的 PCIe USB 前面板擴充卡,多提供一組 USB 20 Gbps Type-C 以及一組 USB 5 Gbps Type-A 前面板連接埠的配置。

擴充卡尾端的連接埠配置。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的本體正面,在 VRM 電源轉換模組散熱片、第一組 M.2 插槽散熱片、下方 M.2 插槽/主機板晶片組散熱片上都具備大面積的初音未來彩繪印刷。

連處理器插槽保護蓋上貼上初音未來的貼紙,做的可說相當到位(可惜貼歪了)。

VRM 模組散熱片上的初音未來彩繪圖案,另外在上方散熱片部分也有 ROG。MIKU 的字樣。

主機板下半部的 M.2 插槽散熱片設計,在下方較大型的散熱片上具有初音未來的彩繪塗裝,以及,另外側面的快拆按鍵也採用了特殊的塗裝設計以及音樂示波器的設計,兩組散熱片都採用免螺絲的快拆設計,也避免了散熱片表面的螺絲孔造成彩繪配置的障礙,而在散熱片的釋放按鍵上也有小小的設計巧思,上下兩組散熱片的釋放按鍵表面字樣加起來就是 MIKU X ROG 的字樣。

另外在 M.2 插槽的配置部分,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提供了了四組 M.2 SSD 插槽,上方的 M.2_1 跟 M.2_2 是跟處理器直連的 PCIe 5.0 x4 配置(若是搭載 Ryzen 8000 處理器則僅有 M.2_1 插槽可用),但是 M.2_2 插槽會跟第一組 PCIe G5 插槽共用頻寬,如果 M.2_2 插槽上有安裝 SSD,第一組 PCIe G5 插槽頻寬就會降到 x8 的設定。

至於在下方的兩組 M.2_3/M.2_4 插槽部分,則是跟 X870E 晶片組連接的 PCIe 4.0 x4 規格,並沒有跟其他插槽共用頻寬的設定,讓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最少可安裝 3 組 M.2 SSD,相當足夠使用,另外散熱片的背面均有導熱膠的設計,降低 SSD 運作時的溫度。

接著在主機板的背面部分,雖然說這部分裝機就看不到了,不過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仍然在這邊具備了大量的塗裝設計。

另外在主機板 IO 檔板部分,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也提供了相當豐富的配置,由左至右分別是兩組 USB 10 Gbps Type-A 連接埠、HDMI 連接埠、Clear CMOS 按鍵、BIOS FlashBack 按鍵、兩組 USB 2.0 Type-A 連接埠、六組 USB 5 Gbps Type-A 連接埠、兩組 USB 40 Gbps Type-C 連接埠(支援 DP Alt 輸出)、5GbE 有線網路孔、USB 10 Gbps Type-A 連接埠、USB 10 Gbps Type-C 連接埠、WiFi 7 天線插座、3.5 mm 麥克風輸入插孔、3.5 mm 音效輸出插孔以及 SPDIF 光纖音效輸出連接埠。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

接著來看這次 ROG x 初音未來套組中相當搶眼的存在: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通常水冷散熱器在這樣的套組中並不是主要的角色,但是這次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透過大型的 6.67 吋水冷頭曲面螢幕設計,在安裝好的初音未來主機中成為機殼以外最搶眼的視覺焦點。

首先一樣先來看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的外盒設計,同樣以大面積的初音未來盒繪取代原本產品的外觀照片,另外在產品名稱、外盒邊緣都有初音未來相關的設計圖案。

盒裝背面則是跟一般的版本相同,標示了包裝內容物、產品功能特色以及多國語言的產品說明。
另外一面則是有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的主要規格。
卸下外盒封套後,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還有一層內箱,內箱上蓋則是有不同材質的初音未來印刷設計。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開啟盒裝上蓋的狀況,上蓋內側還有一張初音未來的小卡,下方左側是水冷頭曲面螢幕的安裝說明,右側則是曲面螢幕模組的擺放位置(不過陳拔收到的這組測試品裡面的包材凹下去了,所以拍不到螢幕模組。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的盒裝內容物(初音小卡跟螢幕安裝說明沒放進去),包括水冷散熱器本體、曲面螢幕模組、安裝說明文件、初音未來貼紙、扣具螺絲包、Intel/AMD 扣具。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本體,大比例的加入了青綠初音代表色,水冷排上的散熱風扇是在出廠時就預裝好的,採用串聯風扇設計,使用者僅需連接一組 4 Pin 風扇電源以及 ARGB 燈效插座即可。(另外在水冷頭還要連接一組 4 Pin 水冷幫浦電源以及主機板 USB 2.0 插座。

在水冷頭的外框部分除了改用青綠配色外,在側邊遮擋的飾帶也改為初音的相關圖案。

水冷頭的側面也有加強散熱的設計,另外可以看到水冷頭與螢幕框架間具備滑軌結構,可以讓螢幕橫向移動,來顯示下方主機板被遮擋的範圍,搭配 VRM 散熱模組上有初音彩繪的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可以充分展現初音未來限定版的設計。
- 向右橫移前

- 向右橫移後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底部與處理器的接觸面採用銅底設計,預塗的散熱膏還特別處理成 ROG 的字樣。

水冷頭的曲面螢幕模組,這部分以獨立的 USB 2.0 傳輸線跟主機板連接,從主機板獲取電力跟顯示訊息。

以磁吸的方式跟下方水冷頭結合,還算蠻好固定的。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開機後的顯示情形,除了出廠預設的內容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 ASUS Info Hub 軟體進行調整,在四種設定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式,或是上傳自訂影像。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也提供了在螢幕上顯示系統資訊的功能,像是處理器/顯示卡的溫度/運作頻率/電壓等等,都可以在水冷頭螢幕上顯示。

水管採用編織包覆設計,當然也是採用青綠的初音配色,長度為 40 公分,算是夠用。

水冷排風扇部分採用三具 120mm 七片扇葉風扇,提供 2650 RPM 最高轉速、5.45 mmH2O 風壓、71.44 CFM 風流量的運作規格,運作的噪音值則是 39.6 dBA。

風扇軸心的敗家之眼設計也搭配 MIKU 設計,在外圍加入了一圈青綠色的格狀示波器造型,中央的敗家之眼也改為紅色設計。

邊緣的減震腳墊也一定要改成 MIKU 的青綠配色。

風扇側面的燈效設計也改為 MIKU 字樣以及音樂示波器風格。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在開機後的點亮情形,6.67 吋的超大型曲面螢幕搭配上方風扇的燈效設計,真的是整台主機內部最主要的視覺存在。
前面有提到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的水冷頭螢幕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式來顯示,不過使用者需要先安裝 ASUS Info Hub 軟體來進行控制。

ASUS Info Hub 軟體的控制介面,首頁顯示主要的系統資訊(包括處理器、主機板溫度、處理器頻率、電壓、風扇轉速等等),點擊左上的『螢幕設定』按鍵就能進入螢幕設定頁面。

進入螢幕設定頁面後,可以選擇顯示的模式(滿版/並排),右側則是可以拉進螢幕顯示的系統資訊,像是處理器/顯示卡/主機板的溫度、風扇轉速、處理器/顯示卡的電壓等等,也可以調整字體的顏色。下方就是可以讓使用者選擇螢幕顯示內容的媒體庫, ROG 在預設部分提供了四組預設樣式讓使用者選擇。

而將系統資訊加入螢幕後的狀況會像這樣,另外設定的顯示內容也可以在軟體內先預覽,覺得效果可以接受再套用到實際的螢幕顯示上,以下是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水冷頭螢幕實際顯示的影片: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

接著來看這次套組中價格最貴的產品: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基本上光是這張就跟套組中其他產品總和的價格差不多,好險沒有出 RTX 5090 的版本,不然那個價格....),如果上面的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沒有那個超炫的水冷頭螢幕,這張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應該是這組產品中最吸睛的部分。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的外盒正面,使用同樣的初音未來盒繪設計取代原本的顯示卡外觀,另外當然還有初音代表的青綠配色以及邊緣相關設計。

盒裝背面則是維持同樣的風格,在原有產品的設計下以初音未來的青綠色剪影取代實際的產品圖,另外原本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顯示卡的特色,包括散熱設計、高階電源配置、可靠度設計以及應用軟體的說明也都具備。

內盒正面則是跟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一樣具備特殊的印刷設計。

開啟外盒後則是有印刷著 01 初音未來字樣的封套,裡面是顯示卡的相關文件。

這次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本體以外的配件,包括 PCIe 8 Pin 轉 12V-2x6 一轉三電源線、顯示卡造型鍵帽、初音束線帶、 ROG 徽飾、初音小卡、ROG 工程尺、顯示卡支撐架以及相關說明文件等等。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本體,將原本 ASTRAL 顯示卡的黑銀配色改為初音未來的代表色設計,另外在外框的細節部分也加入了不少初音元素。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正面的三風扇設計,中央風扇採用反向風扇的配置來集中散熱風流,另外可以看到尾端的風扇改為初音的青綠配色,風扇中央軸心還具備初音未來的剪影以及 01 字樣。

原本 ROG 玩家共和國的小標籤也改為跟初音未來聯名的設計。

框體內側的細節也不放過。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的側面設計,跟原本的 ASTRAL 顯示卡設計相同具備大面積的散熱開口,下方的 GEFORCE RTX 字樣也加入了初音未來的聯名圖案,另外在燈效部分則是也設計在側邊,採用跟風扇外框平行的設計。

開機時燈效亮起的樣子。

放大看側邊的圖案設計。

電源配置採用單一 12V-2x6 電源插座設計,左側還有兩組 4 Pin 風扇電源插座。

而這次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做出比較多設計的地方是在強化背板的部分(畢竟這邊可以做設計的空間比較多),除了初音未來的英文設計字體以及彩繪元素外,另外 ASTRAL 特殊的背面風扇設計也加入了初音未來的元素,包括青綠色的扇葉以及軸心部分的初音未來剪影+01 字體。

貼近看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上的初音未來彩繪,直接利用塗裝上色的方式,比起一般的熱轉印方式更具質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的背面設計,不過這樣也限制了顯示卡的安裝角度,如果是採用垂直安裝的方式,那麼這一面就看不到了。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的尾端部分,這邊提供了三個顯示卡支撐架的固定鎖孔,但是除了改為青綠色外就沒有其他特殊設計。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的 IO 檔板部分,同樣提供了三組 DisplayPort 跟兩處 HDMI 連接埠設計,這部分由於裝機後都會被擋住,所以同樣的也沒有特殊設計。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

每次在這種 DIY 聯名套組中,比較吃虧的就是電源供應器了,除非是搭配的機殼由對電源供應器做出特別的顯示設計,不然通常都會把電源供應器藏在電源供應器分艙中,就算再特殊的設計也很難展示出來。但這次 ROG x 初音聯名套組中的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機殼,就有對電源供應器做出透明的展示艙設計(搭配原本的 Thor 電源供應器的功耗顯示螢幕),剛好就可以展示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的特殊設計。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的外箱正面,同樣以初音盒繪取代了原本電源供應器的外觀圖片,另外周邊也加入了各種初音未來的視覺設計元素。

不過在盒裝背面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就沒有初音未來的剪影圖了(空間不夠放?),則是標示了產品的主要特色,包括用 GaN 的 MOSFET 元件、GPU FIRST 顯卡供電偵測設計、磁吸式 OLED 顯示螢幕、鋁合金外殼、TURBO 加速模式以及雙滾珠軸承散熱風扇等等。

另外在電源供應器的特色部分,還具備 80 Plus 白金牌電源轉換效率、10 年有限產品保固、ATX 3.1 相容以及 ASUS AURA SYNC 燈效同步功能等等。

開啟盒裝上蓋後,在這部分也有 ROG x MIKU 的字樣以及初音未來的剪影印刷,左側裡面是配件的收納區,右側則是電源供應器的擺放位置。

首先來看配件的部分,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提供了包括電源線、束線帶/貼紙以及模組化電源線等配件。

在模組化電源線的部分,則是分為主要線材(包括主機板、處理器、顯示卡電源供應線)以及周邊線材(SATA、PATA 電源供應線)兩包,另外可以看到有兩組模組化電源線是採用特殊的初音配色。

這兩組模組化電源線分別是主機板 24 Pin 電源線(左)以及顯示卡的 12V-2x6 電源線(右),除了採用特殊的初音未來配色外,表面也採用比較耐磨的紋理設計。

另外在顯示卡電源線部分還加入了 GPU FIRST 電壓感測功能(左側 ISV 紫色接頭),可在遊戲或超頻時負載吃重的情況下,將 GPU 電壓穩定性提升 45%。
主機板電源線跟顯示卡電源線安裝好的情形:
- 主機板電源線

- 顯示卡電源線


另外在配件包裡的東西也相當豐富,除了原有的束線帶、魔鬼氈束線帶、固定螺絲、ROG 敗家之眼貼紙外,還加入了初音小卡以及可替換的電源供應器貼(五角形那個),不過這個電源供應器貼並非固定,而是採用背膠黏貼設計,而且真的很黏,要貼之前最好先確認不會後悔再來貼,當然產品說明書也改為初音未來的封面印刷。

接著來看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本體的部分,外觀烤漆當然是由原本的黑色改為初音未來的青綠色系塗裝,而且烤漆的質感真的相當好,藏在機殼內真的很可惜。

上方具備 135 mm 的大型雙滾珠軸承散熱風扇,並且具備 0 dB 靜音運作模式,風扇上方的格柵還設計出 ROG 敗家之眼的樣式。

側面則是具備 OLED 顯示螢幕以及 ROG 敗家之眼設計,在開機時會顯示功耗負載數字,另外在右側的 ROG 敗家之眼以及右上角的透明 THOR 設計也會亮起 RGB 燈效。

而這個 OLED 顯示螢幕是採用可拆卸的磁吸設計,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安裝在哪一面。
另一側則是是相同的設計,在 OLED 螢幕接點的部分利用具備 ROG x 初音未來設計的橡膠蓋保護,右側的 ROG 視覺設計就沒有 RGB 的燈效了,陳拔是將配件隨附的初音機殼貼貼在這邊,再將 OLED 螢幕移到這一側來安裝,就可以完整顯示這次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的特色,而且不會影響到原本 ROG 的燈效設計。
安裝在機殼內開機時的樣子。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的電源模組線插座配置,在 PCIe/CPU 電源供應提供了 6 組、周邊/SATA 電源提供了 4 組,對於一般使用者已經是相當足夠了。另外顯示卡的 12v-2x6 電源插座則是在右下角,旁邊則是有 IVS 電壓偵測線的連接埠。

雖然說這個角度平常看不太到,不過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在這邊還有做出了初音的特殊設計。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

看完了這次 ROG x 初音未來聯名產品在電腦內部的組件,接著就來看這次聯名套組最重要的產品,那就是安裝所有產品的電腦機殼。這次 ROG 選擇使用最新推出的 ROG Strix Helios II 電腦機殼作為聯名版的基礎,並且在機殼正面、機身外框以及內構都做出特殊設計,也相當具有收藏價值。

連運送外箱都有 ROG x 初音未來的聯名字體,媽媽這個千萬不能丟阿。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的真實外箱(可惜運送時有點撞傷了),正面同樣是超大的初音未來彩色盒繪取代原本的電腦機殼外觀。

外箱也有大面積的初音未來剪影圖案。

盒裝背面則是機殼的相關特色說明,包括具備高效率散熱的 ROG 特殊造型鋁合金格柵、可調整的顯示卡支撐架、內建 140mm 散熱風扇、人體工學雙 X 型織帶提把、3D 立體減噪濾網設計、機殼後方理線設計、介面卡免工具快扣結構、後插式電源供應器安裝設計等等。

盒裝側面則是有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的規格說明,最大可安裝到 E-ATX 尺寸的主機板,GPU 則是可安裝最長 450mm 款式,應對聯名套組裡面的產品可說是綽綽有餘。

配件部分則是有機殼的安裝說明書以及配件盒,配件盒的上蓋同樣有 ROG x 初音未來的印刷設計。

配件部分就比較『中規中矩』一點,只多了初音小卡,其他的部分就是原本 ROG Strix Helios II 電腦機殼應該有的配件。

接著來看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本體,跟 ROG 其他款式機殼一樣提供了一個不織布材質的保護袋,在不使用電腦的時候可以蓋起主機防塵,可惜沒有針對初音聯名做特別的設計。(會不會太貪心了點)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本體,採用初音未來的青綠/粉色配色,真的相當高調阿。

從另一個方向來看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的設計。

在正面的透明壓克力板上具備大面積的初音未來彩繪,旁邊還有這次 ROG x 初音未來聯名的各種字樣設計。

後方則是有斜向切削的散熱格柵提供後方風扇所需進風,在正面的壓克力板上也有同樣的設計,不會因為聯名設計需求而降低散熱效能。

機殼頂部的雙 X 型織袋提把設計,官方表示這個織帶設計最高可提供 50 公斤的支撐力道。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的前面板連接埠配置,提供了四組 USB Type-A 連接埠、兩組 USB Type-C 連接埠以及 3.5mm 耳機孔,擴充性相當高(難怪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還要外加一張 USB 連接埠擴充卡了)。按鍵部分中央為電源以及 RESET 按鍵,兩側則是 LED 模式切換以及風扇運作模式的切換開關。

上蓋的散熱格柵也可以從後方卸除,在安裝水冷散熱器或是要清理時也方便拆裝。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的側面設計,兩邊均採用染黑透明玻璃作為側板,可以讓玩家展示機殼裡安裝的初音未來相關套件。

側板的固定機制採用按鈕式的快拆卡榫,按下機殼後方上部的突起卡榫就可釋放側板。當然卡榫按鍵的顏色也是初音代表的青綠色。

卸下側板後的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左側內部,可以看到在下方的電源供應器分艙上具備了初音的剪影圖裝以及英文字樣。

近看電源電源供應器分艙隔板的塗裝設計。

電源供應器分艙的隔板可以整個卸下以安裝電源供應器,可以看到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在靠近前方的部分還具備了 3.5 吋硬碟機的安裝位置,如果想要呈現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的設計,也可以選擇不安裝後段的電源供應器分艙隔板,但是這樣整線就要更花一些心力。

內側前方則是具備可調整位置的理線蓋板以及顯示卡支撐架,當然這部分也有初音配色。

在內側前方則是預裝了三具 140mm 風扇引入外部氣流散熱。

機殼後方也預裝一顆 140mm 風扇抽出機殼內的熱風。

介面卡的安裝空間則是提供了 8 個安裝槽位,上方四組是採用免工具的快扣安裝設計,下方四組則是採用傳統螺絲鎖定形式,不過在檔片部分則是提供了雙色初音代表色的選擇,讓使用者可以依照喜好選擇安裝。

另一側機身卸下側板後的樣子,內側還有一個半透明的檔板可以蓋住理線位置。

這個蓋板鬆開固定螺絲後可以往前翻開,或是整個卸下方便裝機。

將蓋板整個卸下後的狀況,可以看到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在靠近機身前端的部分提供了4 組 2.5 吋磁碟機的快拆板,沿著中央的出線孔兩側也都提供了理線槽的設計。

理線槽上的整線魔鬼氈上面也有 ROG x MIKU 的字樣。

整體安裝好稍微整線的狀態。

靠近前端的上方還有風扇/燈效 Hub 的設計,提供了 6 組風扇/燈效插座,其中四組已經連接了預裝的 140mm 風扇,還有兩組的安裝空間。

下方則是有兩組 3.5 吋硬碟的安裝槽位。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的底部配置,具備可拆卸的防塵網設計。

防塵網可以從前端下方抽出清潔。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的後方配置。

在左側具備理線夾的設計,可以針對主機後方的連接線進行理線。

介面卡的快拆固定設計,鬆開手轉螺絲後就可向外開啟快拆,免工具安裝/拆卸介面卡。

最下方則是電源供應器的安裝位置,需要卸下兩側的手轉螺絲後,才能將電源供應器的固定檔板卸下安裝。
ROG x 初音未來套組安裝完整型態!
接著就來看整個 ROG x 初音未來套組安裝好的型態啦!就如同陳拔先前說的,依照安裝型態佔據視覺面積最大的就是 ROG Strix Helios 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腦機殼,再來就是機殼內的 ROG Ryuo IV 360 ARGB 初音未來特別版水冷散熱器以及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O16G 初音未來特別版顯示卡,至於 ROG Strix X870E-H Gaming WiFi 7 初音未來特別版主機板以及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III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源供應器因為安裝位置的關係,所以在視覺上就沒有那麼具有份量,如果預算有限又想要擁有最多初音元素,不妨以上面的順序來安排採購預算會比較來得有效益。不多說,下面就來看一下整體完成的型態吧:






ROG Strix XG27ACMEG-G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競螢幕

除了 ROG x 初音未來的電腦主機外,這次 ROG 也並推出了初音未來聯名的電競螢幕,使用的是 27 吋 2K 解析度的 ROG Strix XG27ACMEG-G 螢幕來做為聯名款式,不過以 Strix XG27ACMEG-G 的定位來說,並不算是 ROG 旗下最高階的 27 吋螢幕選擇,在這部分也可能是有價格定位的考量,因為 ROG Strix XG27ACMEG-G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競螢幕的售價是這波 ROG x 初音未來聯名產品中,除了外接式 SSD 以及 T-Shirt 外,售價最親民的產品了。

首先一樣先來看外箱的配置,正面同樣採用大面積的初音未來彩繪圖案以及初音代表底色,邊緣輔以這次聯名設計的許多小圖案。

盒裝另一面則是顯示初音未來圖案的剪影,這部分就沒有更詳細的螢幕功能說明。

側面則是 ROG Strix XG27ACMEG-G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競螢幕的主要硬體特色,包括 2560 x 1440 QHD 解析度螢幕、FastIPS 面板、260Hz 更新率、0.3 毫秒反應時間、ELMB 降低運動模糊技術、四向人體工學設計、USB Type-C 介面以及 ASUS AURA 燈效同步功能等等。

盒裝內容物部分包括了變壓器、電源線、DisplayPort 傳輸線、初音小卡以及手機座等。

ROG Strix XG27ACMEG-G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競螢幕在變壓器部分採用外接的形式,輸出功率為 90W,可能是因為功率不高的關係,體積不算很大可以很方便的藏起來。

在配件中比較特別的是額外附的手機支架,但是沒有初音聯名設計。

接著看 ROG Strix XG27ACMEG-G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競螢幕本體,主要的設計重點還是在螢幕背面以及支架、底座的設計上,正面畢竟要呈現顯示畫面,也沒有太多空間可以發揮。

不過可以做出花樣的地方還是有,螢幕正面下方的敗家之眼 Logo 從原本的紅色改為初音代表色了。

另外連螢幕 OSD 介面都改成 ROG x MIKU 聯名的設計。

背面的部分則是延續 ROG 電競螢幕的斜向切線設計,剛好依照這次 ROG x 初音未來的聯名設計進行分割,右上半部是 ROG 敗家之眼的燈效、紋路以及粉色初音色系,左下半部則是初音未來的青綠色系,中間以初音未來的青綠色線條來分割。

左下半部則是有初音未來 01 的字樣,另外連螢幕 OSD 控制按鍵以及電源開關也變成初音色系(陳拔覺得沒有連五向搖桿都一起改有點可惜)。

後方的支架部分也採用初音未來的青綠配色,支架底部則是有穿線孔設計方便使用者整線。

底座則是採用平整化的設計,增加使用者的桌面利用空間。底座上當然也有初音彩繪以及相關的圖案設計。

至於在螢幕本身的性能部分, ROG Strix XG27ACMEG-G 初音未來特別版電競螢幕採用的是 Fast IPS 面板,提供 2560 x 1400 解析度/260 Hz 更新率的顯示規格,以不到萬元的價格帶來說算是相當有吸引力的配置。另外在顯示色域部分,則是提供了 95% DCI-P3 的色域涵蓋範圍,最大亮度則是設定在 400 cd/㎡ ,對比度則是 1000:1,以 LED 背光的 IPS 面板設定來說,算是相當有水準的,而 HDR 的格式支援了 HDR 10,並且具備不閃屏技術。

連接埠的配置部分,ROG Strix XG27ACMEG-G 初音未來特別版則是採用比較精簡的配置,提供一組 DisplayPort 1.4 連接埠、一組 HDMI 2.1 HBR3 連接埠以及一組 USB Type-C 連接埠( 支援 DP Alt 影像輸入),雖然不多但至少該有的都有,不過比較可惜的是 USB Type-C 連接埠僅提供 15W 的供電,若是要做為筆電外接螢幕的話,沒有辦法同時對筆電充電。
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

另一個這次推出相對平價的初音聯名產品,則是推出在 ASUS 產品線的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除了在外殼、天線部分加入了初音未來的設計元素外,正面上還有特殊的閃卡設計,讓擺放位置比較明顯的 WiFi 7 路由器在外觀上更有視覺特色。

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盒裝正面,怎麼感覺這個顏色比起 ROG 版本要淡一點啊。不過大面積的初音未來彩繪仍然具備,而且動作跟 ROG 系列不一樣。

角落還多了另一個動作的小插圖。

背面則是有初音未來的黑色剪影圖案以及產品的規格表。

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的規格表,雖然說是 WiFi 7 的規格,但是卻少了核心的 6 GHz 頻段,這個配置陳拔覺得真心不妥阿,還是乾脆不要標 WiFi 7 會不會好一點。另外有線連接埠部分則是提供了一組 2.5 GbE WAN 對外以及三組 1 GbE 對內 LAN 的配置。

開啟盒裝後可以看到隨附的快速使用指南。

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的盒裝內容物,包括路由器本體、快速使用指南、會員保固登錄通知、初音未來小卡、網路線、電源變壓器。

配件內除了隨附的電源變壓器跟網路線外,還有一個初音未來的塑膠小卡,後方有卡扣可以讓使用者將其裝在 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的天線上。

安裝在天線上的情形。

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的本體,採用四具外置天線的設計,機體塗裝當然是採用初音代表的青綠配色,另外中央則是具備特殊的閃卡設計,在不同角度下可以看見不同姿態的初音未來,以下是不同角度的顯示狀態:
- 左方視角

- 右方視角


上蓋角落還有初音未來以及 01 的字樣。

採用外置設計的四根天線除了可以調整收訊角度外,在天線上也有 ASUS x 初音未來的字樣以及圖案。

後方的連接埠/按鍵配置,由左至右分別是重置按鍵、WPS 按鍵、三組 1 GbE 對內網路連接埠、一組 2.5 GbE 對外網路連接埠、電源孔。

底部則是有散熱格柵跟壁掛孔的設計,另外在底座部分也改為初音的配色。
不過整體來看,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還是以信仰價值取勝,雖然產品的規格面看來中規中矩,但是沒有 6 GHz 頻段以及 1 GbE 對內網路的配置,要搭上面的 ROG x 初音未來主機,ASUS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規格設定就明顯地跟不上了,或許華碩可以思考一下在下次選擇聯名產品的時候,彼此產品間也要有匹配性才比較合適。
ROG x 初音未來聯名套組開箱總結

ROG x 初音未來聯名套組。
在實際對 ROG x 初音未來聯名套組開箱後,陳拔覺得 ROG 在聯名產品上的操作一向給了相當不錯的誠意,畢竟是當家的旗艦遊戲品牌,在整體產品的選擇、聯名產品的細節設計上都算是相當到位,彼此產品的規格定位也相當一致(那個 RT-BE3600M HATSUNE MIKU EDITION WiFi 7 路由器算是 ASUS 品牌,就算了....),對於追求一整套聯名產品的愛好者來說,不會有太大的產品落差感,剩下的就是預算(信仰價值)夠不夠的問題了。
感謝分享&介紹,雙重信仰X雙倍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