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左右的相機已經贏不了手機??

MiPiace wrote:
我們很省,都是在歐洲(恕刪)


其實相機太重也是我希望相機可以預先疊圖的一個理由
特別是夜間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jim80051 wrote:
根據我的觀察,F大應(恕刪)

F開頭的是指我嗎?別說大啦,哪裡大,也沒有多大
說起來我本質上算是相機黨的…小弟不才,玩相機(別說玩攝影不敢當)的資歷也超過10年了,我一路過來的流程其實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從手機到小DC,再到類單再到真正單眼最後上FF…不過我後來越玩越小台,最後停在M43,後來真的沒心沒力了,該出的出該送的送,最後留著的只剩腳架與一機一鏡而且是Kit而已,現在只能當手機黨
所以要說拿手機拍照的缺點,我隨便列也一大把,畢竟我那時候是從100萬畫素(沒錯就是1MP)開始玩的…手機一直以來我始終就是認為方便就好,直到Google Pixel3那鬼扯一般的夜視模式後我才徹底改觀
在這之前手機通常也不會去強調夜拍,因為那就是手機最大的罩門,偶爾會有少數機種會去強調,但是結果依然是相當不給力的…舉近幾年來說吧,先是HTC的Ultrapixel,靠著只塞4MP來達到單位畫素2um,想要藉此提升CMOS本身的低光表現…但我自己看也沒有到相當好,拿其他手機縮圖到4MP一樣可以蓋掉一堆雜訊,然而他們的實體4MP卻犧牲掉了白天的應用,讓手機沒辦法拍遠的問題再度放大(沒裁切空間
後來Sony也曾經推過高ISO,那就更別提了,當時Sony手機就已經油畫出了名然後又推高ISO,整個就是自爆而已,永遠只能看縮圖…最後則是華為P20的超級夜景,乍看之下還真的有點意思了,因為就是重口味洗腎風HDR的疊圖…這種東西其實在10年前國外相機圈剛開始流行HDR後製我就看過很多了,真心不耐看,甚至有些人會後製過頭導致整張照片髒到不行,你連點開看大圖的慾望都沒有…P20當時的超級夜景就很有這種感覺,確實我看到了手機夜拍出現了不一樣的表現,但我真的也不喜歡
再來就是徹底讓我爆腦的Pixel3了,當時在上市之前流出的實拍圖,其實我還是抱著傳統攝影觀念的邏輯來看:ISO拉上去要多亮有多亮啊,問題能看嗎?結果上市之後實測完全不是這回事,Google應用的手法根本不是單純拉ISO這麼簡單(當然還是有拉啦),用我有限的攝影知識是完全無法理解的…回頭去國外爬文才知道他們早就在HDR+投入疊圖演算法而且已經玩得有聲有色。之後Pixel4的天文模式那更不用講了,在這之前說要拿手機拍星星我只會覺得好笑而已,結果Pixel4把它變成現實…甚至還加入亮暗雙曝光與LiveHDR的機制,直接挑戰傳統攝影的邏輯…你根本不用懂什麼光圈快門ISO、什麼曝光金三角放一邊去吧,你只要自己看螢幕決定亮部有多亮暗部有多暗,手機自己就會想辦法疊出來給你...之後還有SABRE(類似相機的像素偏移拍攝)、SuperRES Zoom(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變出比原圖裁切更多細節的數位變焦)等技術,我才了解到原來現在手機拍照背後的原理已經是這麼得不可理喻(以相機的傳統邏輯來說)了

說到底,我的想法還是這麼簡單:手機那可憐的小片幅靠著演算法都能玩成這樣,那如果拿相機的硬體來玩手機的演算法呢?很可惜的是,早些年三星有出過S4Zoom與K Zoom這種真的搬相機硬體到手機上的機種,不過他們主打的是小片幅高變焦…然後Pana也出了CM1,主打的是手機般大小但有1"片幅的定焦,問題賣太貴…這類手機其實在更早以前還沒進入iPhone與Android的時代就有了,但是都沒辦法撐到現在有演算法加持的世代,那些機子最後都還是因為售價或體積的關係所以宣告失敗了,再也沒有後繼
或許,還是只能夢裡相見吧?如果三星沒有在幾年前退出相機市場的話...我的夢想就是希望Google那天真的發癲,拿Pixel上面的演算法配上1"甚至更大的片幅做出一台定焦DC(M43接環免費的也可以幻想一下),然後疊出來的效果應該會讓我們這種明白傳統攝影邏輯的人徹底懷疑人生
不能忽略的是,手機用的CPU可是比相機用的SOC處理器效能高出許多的。從看過的各種報導,SnapDragon S8XX系列一顆成本都快接近Realme、紅米這種低價手機造價的三成到一半以上。

相機商會換上這種高貴的SOC來玩機內疊圖?估計真的會是夢想喔。

就算廠商真想換,隨之帶來的處理器發熱問題好解決嗎?相機用的破處理器連4K錄影都在喊發燙了…

以前的A7m1、2都玩過App,為啥卻在這兩年最火紅的三代機型取消了呢?

手機拍照在硬體上能贏兩萬級別相機的,就是那顆CPU而已,而且是大贏。要相機商捨得用上這個,只能在夢中。不然就是,嗯…六千美金。
如同前面樓說的,手機本身也可視同為相機,甚至是隨身的電腦、液晶電視、隨身聽等等。畢竟在功能上已能取代,靠的是好用、方便,但對追求高品質的人來說不見得能滿足的吧?

手機上網看網頁很方便,不過有些網站你還是會想換成螢幕大的平板或是電腦來看。現在手機、平板也能剪片修片,但不會有人吹噓說手機、平板剪片修片效能贏電腦了(我知道iPad pro用的CPU效能接近電腦)
手機看影片、聽音樂超方便,但有在大螢幕設備看的爽,音質能有音樂專用隨身聽好?(LG獨立DAC手機也只能做到接近)

連拍不能比、長焦不能比、虛焦散景不能比、ISO雜訊不能比,就欺負你超廣角鏡頭貴、處理器弱不能玩機內疊圖。然後就得出結論相機拍照輸手機了,手機全面大勝?

我幾乎都玩室內體育攝影,功力算菜。但對我來說你們爭論這麼多天的主題我根本就不用考慮。賽場內直接拿RX10m4或APSC加長焦連拍幾千張完事(九成是廢片,為啥?少部分是沒對上焦,大部分是球員動作不是你要的)。相機都嫌它高快門曝光暗必須ISO3200+還會卡彈了,RX10m4對焦超級棒但小底高ISO雜訊太多。會用手機也就是賽前錄段小影片發朋友圈裝逼而已。

旅遊臨時遇到景懶得翻包裡相機時會用手機,生活上拍些單據筆記、門牌廣告類的倒是常用,圖個方便嘛!

所以,夠用方便等於品質超越了?
LePing wrote:
如同前面樓說的,手機(恕刪)

討論的主題是 2萬左右的相機,不是五萬。
如果我手上是二萬左右的組合,我的選擇是直接半價賣掉,不是帶出門旅拍。
featheringer wrote:
再來就是徹底讓我爆腦的Pixel3了


我之前也是笑手機成像品質
一樣是在pixel3被顛覆想法
如果被售出的O家能被google買走的話
那該有多好,我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相機出現
因為你根本不會想帶只有兩萬元的相機組合出去旅拍對吧?
那就跟主題兩回事了。

話說富士新出的X-S10挺吸引人的,大大覺得如何?
MiPiace wrote:
討論的主題是 2萬左...(恕刪)
LePing wrote:
因為你根本不會想帶只有兩萬元的相機組合出去旅拍對吧?
那就跟主題兩回事了。

話說富士新出的X-S10挺吸引人的,大大覺得如何?

XS10 按鍵設計不太一樣,我需要看一些YouTube ,確定是如何操作才能決定。
我都是看 EVF 操作,EVF 要求比較高, 翻轉螢幕我反而沒用。
還有需要 連續 EV 補償的轉鈕,不太確定 XS10 有沒有 XT3/XT4 曙光補償的 C 檔位可以用。
JPEG 直出, 曝光值不對,不容易事後調整回來。

我比較可能還是會選擇 XT3 或 XT4。
如果鏡頭重新選擇,也許就單買 35mmf2, 其他先不買。 35mm以及下焦段,用手機拍。長焦段以後再補。
這個是非常主觀的選擇
每個人的興趣需要會很大的不同
Leonarka wrote:
因為相機廠的觀念沒與(恕刪)


你比喻的真到位,不懂的人還會說手機畫面比高端相機拍的好看,但或許沒錯,加工(後製)之前,若不是能顯現出相機大底優勢的照片,比如寬容度、壓縮感、虛化感等,一般照片直出常常手機是贏過相機的,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手機看照片了,所以回歸到樓主問的,這個問題我認為沒有答案,看使用者,如果你是要輕便,現在強打拍照的手機確實拍出的照片也不錯,但你若在電腦螢幕放大看細節,絕對比不上後製過的相機照片,何況可換鏡頭相機的優勢在於你能依據想拍的主題,更換廣角、長焦、微距等鏡頭,這些都是目前手機做不到或是還比不上相機的,若都做到了,誰還買相機呢?但手機目前的優勢就是輕便、無須多帶多餘的東西直接放口袋就可以出門,直出的照片也能滿足一般刷臉書哀居的使用者,但能拍的主題沒相機多,精緻度上也輸相機
LePing wrote:
手機用的CPU可是比相機用的SOC處理器效能高出許多的。從看過的各種報導,SnapDragon S8XX系列一顆成本都快接近Realme、紅米這種低價手機造價的三成到一半以上。

相機商會換上這種高貴的SOC來玩機內疊圖?估計真的會是夢想喔。

就算廠商真想換,隨之帶來的處理器發熱問題好解決嗎?相機用的破處理器連4K錄影都在喊發燙了…

Snapdragon 865報價也就85USD,不見有很高貴…
另外相機的圖像處理都會不會用SOC上面集成的影像晶片,而是用一顆獨立的影像訊號處理器(ISP)處理感光元件的訊號,而高階手機如PIXEL(他們家叫PIXEL VISUAL/NEURAL CORE)和IPHONE都是用獨立的ISP的

最後過熱不是只有處理器,相機的大CMOS在錄影的過程一樣會很熱,比手機更嚴重

當然相機如果也堆性能也很好,但之後肯定會有更多的相機會自帶好像S1一樣的散熱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