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我的機身是E-PL1s
前不久玩手動老鏡時發現,儘管LV放大對焦很好用
但因為沒有翻轉螢幕,有時姿勢很難維持,加上手震、太陽下使用等因素,LV還是有其限制
因此就上網找個M4/3的合焦晶片,看能不能幫助對焦(賣方網站上說GF2不適用)
還有拍照時能輸入光圈值寫入Exif,也有利於回家後檢視照片

原本以為這種要自行黏貼的合焦晶片,會貼心的附上專用膠,看來是我想太多了
東西寄來,打開後就這三件,沒有任何使用說明,當然也沒有什麼專用膠
我又自己去買了AB膠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左上那個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晶片背部支撐器」,其實只是個塑膠片
可以看到斷面是T字形,用途是黏在在轉接環內側
以T字形上方的平面提供晶片背面穩固的黏貼面(後來證明沒用)

右上那個就是合焦晶片了,可以看到有7個接點
網站上有說明必需接在機上11個接點中間的7個

下方那個白色的東西也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合焦晶片安裝工具」
用法是以右上角那個圓形凸點,卡上轉接環上的機身卡榫的圓洞
中間的圓弧形鏤空就是安裝晶片的位置(後來證明也是完全沒用)

安裝示意圖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理想情況下的安裝過程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實際上因為那個白色的安裝工具太厚了,手指不可能伸得進去那個弧形的空間
也不可能使用鑷子等工具把晶片夾進去
而且仔細看,那個弧形的鏤空左右都還有空間,代表晶片安裝的位置實際上還是要自己確認

天真的以為完工了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可以看到那個晶片背部支撐器,用途就是在轉接環內側提供一個可以黏貼晶片的平台

換個角度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好在晶片最右邊接點的右下方有個銀白色的小螺絲,正好可以立用這顆螺絲做晶片的黏貼位置確認
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晶片是有厚度的,大約1mm厚

過了大約6小時膠已經硬了(最佳情況是要等24小時),我迫不及待把轉接環接上機身
惡夢開始
就因為那個1mm的厚度,在旋入轉接環時,機身的電子接點針腳上不去
晶片的側面就直接撞上第三根針腳,好在這針腳夠粗勇沒事
另外,也發現這個黏貼位置不太對,應該要更往圓心靠近一點才對

這下只好把晶片拆下重黏了
這時候發現一個問題
原本以為AB膠會很難拆的,沒想到稍一用力就撕開了,硬化的殘膠也很容易剝除
可能是我用的AB膠對塑膠材質的黏著性不好,或是那個晶片背部支撐器的T字平面太光滑
AB膠的使用說明有提到,上膠的地方最好先用砂紙磨過,粗糙表面的黏著性會比較好

最後完工(在黃光下拍,白平衡忘了調,大家加減看)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利用那1mm的厚度,把膠沾在那1mm的側邊,就這樣黏上去
那個晶片背部支撐器還是有黏著,這裡它總算發揮了一點作用
因為合焦晶片的弧度和轉接環的弧度不合,晶片無法直接黏上轉接環
而透過那片支撐器弧度就合了

現在距離完工時間過了5小時,我把轉接環接上機身
GOOD!晶片位置恰到好處,LCD上也出現了光圈值,代表晶片有用
晶片不會太壓迫機身的針腳,代表來自針腳的推力也不會太大
或許只靠著1mm的黏著面也是OK,不過實在令我感到害怕
萬一哪天掉下來刮傷CMOS...

晶片黏貼就到這裡,明天再來分享晶片設定與合焦效果

============================================================

4/16 12:40pm 更新

剛才試了把鏡頭接上去,進入programming mode,設定好光圈和焦距
開始試拍,然後失望
合焦成功指示時有時無,大概10次裡只有一兩次出現合焦指示,而且還不太準

這裡說一下合焦晶片的用法
當你使用kit鏡,設定為AF,半按快門時LCD右上角會出現一個綠點,並且會有嗶嗶聲提示對焦成功
如果一段時間無法對焦,則畫面右上角那個綠點會變成閃爍狀態
使用合焦晶片時,你也必需在那個綠點出現之前合焦成功,時間大約是3秒左右
如果超過3秒,對焦環還沒轉到正確的位置,相機就判斷為無法對焦
這時候不管你怎麼轉動對焦環,對焦再怎麼準確,都不會有對焦成功提示了

再來就是那個黏貼方法真的不行
轉接環上下機身幾次之後晶片就鬆脫了
沒有掉下來,用手指扳動感覺也還算牢固,但就是跟機身電子接點接觸不良了
相機功能會變得很奇怪

本來還想分享一下晶片的programming mode設定方法
(其實之前也有版友分享過4/3的合焦晶片設定方法,大同小異)
不過看到這裡,我想應該沒有人對這個合焦晶片有興趣了吧
結論,勤練手動對焦,或是買個VF-2比較實在
我已經繳了學費,版友們別再跳下來啦

============================================================

4/16 23:50pm 更新

晶片都買來了,就這樣放著也不是辦法
今天下午想到一招,稍微DIY一下
把原本T字形的晶片背部支撐器用刀片削成┌形,黏貼於轉接環內側
上方預留晶片厚度的空間來黏貼晶片
如此一來晶片側面黏到轉接環,晶片下面則有那個背部支撐器
雖然與那片支撐器的接觸面積也不大,但總比只靠晶片側面的黏貼要穩固一點
晶片的接點與轉接環同高,如此也避免了晶片厚度太厚的問題
示意圖如下: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關於寫入晶片的資料,可輸入光圈,焦距,鏡頭資訊等
在鏡頭資訊部份
O家相機的Exif不知道把鏡頭資訊藏到哪去
原文的說明書中說如果是P家的相機沒有問題,可以輸入32個字元
但O家的只能輸入12個字元,並且會出現在鏡頭序號的欄位
超過12個字元的話會被切掉,只會儲存12個字元
但是我試過輸入超過12個字元,結果是焦距錯亂
本來設定好50mm變成33030mm,而且還改不回來
設定焦距的功能必需輸入5個數字(例如00050代表50mm)
結果才輸入兩個數字就自動離開programming mode
直到我把鏡頭資訊重新輸入12個字元以下才恢復正常

這是我用NIKKOR-H.C 50mm/f2這顆鏡頭拍的照片,晶片已輸入NIKKOR-H.C
用KUSO Exif Viewer看到的資訊,鏡頭資訊顯示為Unknown
就算是用kit鏡也是Unknown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視窗往下拉,NIKKOR-H.C出現在LensSerialNumber
[分享]很難黏貼的M4/3合焦晶片(4/16 23:50pm更新)
之前就對M4/3合焦晶片感到好奇,
期待您進一步的分享,感謝!
有趣的東西, 到底有沒有幫助, 期待後續使用分享.
讚!
感謝分享新東西

只看過附合焦晶片的轉接環
沒看過合焦晶片..還可以自己黏
真是太神奇了~
感謝你的嘗試和分享。
早早我就對這個有興趣。
真不明白,轉接環為何不內置有這類晶片呢?
晶片值錢很高嗎?
我認為,有合焦晶片的轉接環,是一門生意呢。
真的是~值得嘉許的精神

小弟受惠

也聽從前輩意見!煞車了...乖乖買有合焦晶片的環吧 呵呵

miuppaa wrote:
真的是~值得嘉許的精...(恕刪)


對這個合焦晶片了解了很多~
謝謝樓主!

請問M4/3有出有合焦晶片的轉接環嗎?
如果有, 可將網址告訴我嘛?

想問一下, 若果接點接觸良好, 合焦提示的功能ok嗎?
先前提到對焦要在3秒內完成,
可否先手動對好焦, 才按半下快門鍵,在3秒內再微調一下?

非常不OK
就是10次裡只有一兩次有出現合焦提示
而且非常的莫名其妙,有時準有時不準,以不準居多
不準時,有時差一點點,有時差很多,有時快門才剛半按就嗶嗶了,但根本沒對到焦
完全搞不懂它是如何運作

我也試過先對好焦才半按快門,然後微微轉動對焦環,結果是一樣的
它高興時才給你嗶嗶,但是不準居多
根本無法依賴它來幫助對焦

晶片還有一個功能是啟動機身的自動IS功能
但在E-PL1上本來就可以手動輸入非M4/3鏡頭的焦距來啟動IS
所以這功能也等於沒用

最後只剩一個功能有用,就是輸入鏡頭的光圈值
拍完照回家慢慢整理照片時可以從Exif看到當時使用的光圈大小
不過必需進入programming mode才可以改,範圍是1.0~9.9
還必需帶著一張機身光圈值與晶片數字的對照表才行
它是以機身輸入一個光圈值代表一個數字,兩個數字組成一個晶片上的光圈值
例如想在晶片輸入光圈5.6,就必需輸入5和6這兩個數字
機身光圈7.1代表數字5,8.0代表6
所以要在機身上輸入光圈7.1,再輸入光圈8.0,才會在晶片上完成輸入光圈值5.6
並不是像平常改光圈那麼簡單
所以這功能也變得很雞肋

總而言之,是個失敗的產品
bakafish wrote:
非常不OK就是10次...(恕刪)


或許相機本身自動對焦就不是很準, 在反差低加上複雜的景, 成功比律更低.
我覺得也不完全是合焦晶片的問題, 自動對焦本身就不夠精準, 就算SLR自動對焦, 也不是100%準確的.
小光圈還可以略過, 運用大光圈淺景深時, 最好還是手動確認一下.

總而言之,不要太依賴合焦晶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