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在NX10問世以前,SAMSUNG曾推出三款數位單眼相機,不過在鏡頭及機身方面均是以Pentax為基底而打造出來的產品,所以彼此的鏡頭也可互換,雖然鏡頭鍍膜打著德國信乃達的光環,不過它的性能及市場上的接受度還是不足,當然這也直接反應到了銷售數字上;在2006年一口氣推出了三款DSLR之後,SAMSUNG的數位單眼相機就一直沒有消息,也讓不少玩家一度懷疑三星可能是放棄了DSLR的市場,不過就在今年初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展(CES)上發表了Samsung NX10,其實這項產品原本在去年第四季就要推出了,不過為了避免與它牌的同級機種強碰,故延後了發表及發售日期。

Samsung NX10是一款可換鏡頭的APS片幅數位相機,取消了單眼相機原有的反光鏡及五菱鏡設計,使得整體外觀大幅的縮小,接口與感光元件的距離僅來到25.5mm,與一般的DSLR相比鏡後距大約縮短了一半,加上沒有反光鏡的困擾,更能減少快門擊發時可能帶來的震動;而未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接老鏡呢?至少可以知道的是原廠將推出MA9NXK 轉接環配件,供SAMSUNG與Pentax以前的K接環鏡頭使用。NX10雖然犧牲了光學觀景窗,但也增加了一具電子觀景窗,讓使用者在特定環境下依然能進行預覽,而且還可避免傳統光學觀景窗入塵的困擾,即便是NX10的AMOLCD表現已相當出色,也可讓單眼相機的玩家維持以往部分的使用習慣,還有內建閃燈設計。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其實NX10的外觀第一眼給大家的直覺可能就是一台M4/3相機,因為它的尺寸實在太迷你了,而且鏡頭的接口也比一般DSLR小上許多,以致於許多網友會發生誤認的情形,當小編拿到這台NX10的時候,才真正驚訝到原來APS感光元件的相機尺寸能做的如此輕巧,而且NX10的外觀與以往的單眼或是可交換鏡頭相機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擺脫剛硬的線條,反而以渾圓帶有曲線的造型亮相,加上那353公克的機身重量,第一眼應該會電到不少女孩子。

這次SAMSUNG推出NX10肯定是有備而來,因為三星一口氣推出了兩隻變焦鏡與一隻定焦鏡,分別為18-55mm F/3.5-5.6 OIS、50-200mm F/4-5.6 OIS及輕巧的餅乾鏡30mm F/2,而NX10的轉換倍率為1.5x,再經過等效焦長換算後等於含括27-300mm的焦段,這樣一機兩鏡的組合用來旅行其實也相當的輕便,與市面上常見的18-200旅遊鏡相比,優勢就在於能避免長焦段變焦鏡可能帶來的畫質下降,可惜這次小編唯獨18-55這顆標準變焦鏡沒借到手,否則就可以一併進行測試,聽說還沒進來台灣。再來要介紹一下這顆特別的餅乾鏡,輕巧的鏡身與NX10組合起來就像DC一樣輕巧,30mm的焦段換算等效焦長後約來到45mm,不僅是近似於肉眼所得,也是眾多朋友喜愛的人像焦段,加上F/2.0大光圈的加持,能適時的運用景深或是營造散景,且F/2.0即是工作光圈,小編這次均以開放光圈拍攝居多,文末會提供多張實拍圖供各位參考。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 主 要 規 格 一 覽 ★
==============================================================================
■ 有效畫素:約1460萬畫素
■ 感光元件:CMOS / 23.4 x 15.6 mm / 1.5x轉換倍率
■ 最大影像尺寸:4592x3056 畫素
■ 最高動態影片:720P HD 30fps(H.264 MPEG4)
■ 對焦模式:單一對焦、連續對焦、手動對焦
■ 測光模式:單點測光、中心測光、多點測光
■ 快門範圍:B快門、30s~1/4000
■ 拍攝模式:P、A、S、M / 智慧模式 / 情境模式
■ 連拍速度:3fps
■ ISO感光度:自動 / 100~3200
■ EVF觀景窗:92萬畫素、100視野率、放大倍率86%
■ LCD螢幕:3.0吋 / AMOLED / 60萬畫素
■ 機身尺寸(mm):123(寬)x 87(高)x 39.8(厚)
■ 電力供應:鋰電池BP1310 / 1300mAh
■ 儲存媒體:SD/SDHC
■ 機身重量:353公克(淨重)
==============================================================================

★ NX10的主要功能與特點 ★
外觀造型與操控方式
近似於M4/3相機等級的體積,甚至比多數的類單眼相機還小,卻具備APS尺寸的感光元件,不僅對三星本身是一大突破,對相機市場無疑也是丟出了一顆震撼彈;外觀塗裝以黑色霧面為基礎,握把處則加上了蒙皮設計來提昇握感,且造型讓使用者握起來絲毫不費力,就算裝上50-200mm這顆長焦鏡頭比重也不會過於誇張,到處都可看到弧面或圓形的設計;而除了快門與轉盤之外,NX10在機背與機頂處一共分佈了12個按鍵,對一般的使用者而言剛開始可能會感到複雜,且有些按鍵在位置設計上並不好操作,常需要改變握持姿勢來遷就按鍵,算是一點小缺憾;而NX10的定位算是入門機型,所以僅擁有單滾輪的設計,想要進行快速的調整就不是那麼的便利,可能還是得依賴方向鍵或複合鍵一併控制。

影像規格總括
NX10的有效畫素來到1460萬,採用的是CMOS感光元件,靜態規格的影像不僅支援JPG格式同時也可記錄RAW檔及各級JPG檔,拍攝的畫面比例除有了有3:2原生尺寸之外,同時也支援了16:9的裁切模式,SAMSUNG在這方面還算挺有誠意的,可惜沒有1:1的正方形影像可以玩。感光度的範圍則從ISO100-3200,並無向上擴展的選項,而NX10在高ISO方面抹的相當嚴重,所以小編都會將高ISO及長時間曝光的降噪功能關閉,以取得較多的影像細節,實測將在以下內文出現,請耐心觀賞。動態影像方面,NX10僅提供720P 30fps的錄影品質,算是市面上較常見的規格,許多小DC甚至可錄製1080i等級的影片呢!所以NX10在這方面僅有APS感光元件所帶來的景深優勢,錄影中同時支援連續AF,可惜速度還有待加強!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對焦/測光/拍攝模式
與一般的DSLR相比,NX10的優勢就在於它兼具了DC部分的智慧功能,在對焦方面除了可以單次對焦、手動對焦之外,還支援了DC常見的連續對焦方式,也就是鏡頭移動,或是執行變焦後,NX10便會自動執行合焦的動作,很適合初學者來使用。一般模式下支援15個對焦區域,近拍時則支援到35個對焦區域,而在單一對焦時不僅可以任意移動位置(除了畫面的邊緣處),還可針對對焦框做四級的縮放,可惜無法像DSLR般利用滾輪迅速的移動對焦點,所以在拍攝展場或活動記錄時會比較辛苦,需要先對焦再重新構圖;另外還支援臉部偵測AF與自拍AF,其中自拍AF相當有趣,當對焦成功時會發出聲響,藉此提醒使用者按下快門,相當有趣。測光方面當然也支援了點測光功能,且機背上還設計了AEL曝光鎖定鍵,當然這也是一般DSLR必備的功能,好險NX10的產品設計師沒有漏掉這點。NX10的連拍速度為3fps,但還有一項秘密武器那就是高速攝影的功能,按下快門後約1秒的時間可記錄30張的影像,不過畫素僅來到140萬,尺寸約1472x976,就算拿來沖洗4X6的照片也已足夠。

優異的顯示螢幕與電子觀景窗
SAMSUNG不僅在相機市場邁開腳步,其手機與液晶螢幕也是該品牌的3C主力,加上SAMSUNG本身也具備了面板製造能力,以往AMOLED只出現在三星的高階手機中,這次則將此技術也應用到了相機產品上,所以可以見到NX10搭載了一片3.0吋60萬畫素的AMOLED,特別的是它的對比度高達10,000:1,這正常讓使用者在強光的環境底下依然擁有正常瀏覽的優勢,而這種自發光的AMOLED在色彩的表現上也比一般的TFT LCD來的好,即便是它的螢幕僅有60萬畫素。再來要提到NX10的電子觀景窗,也就是通稱的EVF,具備92萬畫素、100%的視野率,視窗內的顯示資訊與設定都與AMOLED同步,且NX10還在EVF底下設計了感應器,當物體靠近感應器約四公分的距離,便會自動關閉機背的螢幕接著自動開啟EVF,讓使用者不必手忙腳亂的切換設定,而NX10在這方面其實也無法單獨強制開啟任一項。

==============================================================================

★ 外 觀 檢 視 與 特 色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盒裝的封面就是以NX10搭配30mm F2/.0這顆餅乾鏡作為主角,這也算是Kit組合的選項之一,不知道搭配別顆鏡頭外盒的塗裝會不會有所不同呢!但以小編的審美角度來看,NX10的外盒設計還挺陽春的,相機合成的也太簡陋太假了一點,希望過陣子正式發售時的外盒不是這款式,否則花錢的大爺們看到可能會有意見。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側面簡單標示了NX10有哪些武器,小編來解釋一下:有效畫素1460萬、3.0吋AMOLED螢幕、聰明的智能拍攝模式、H.264影片編碼、HMDI傳輸功能、CMOS感光元件、最高感光度支援到ISO3200。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外盒掀開後即可見到中間的凹槽部分擺放著原廠光碟與中文繁體說明書,另外還有一些相關的紙卡。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內裝看起來似乎也有點陽春,機身與鏡頭分別都用海綿紙保護著。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將所有配件都拿出來陳列,包括有:八字電源線、充電盒、USB傳輸線、30mm F/2.0餅乾鏡、鋰電池、原廠光碟+說明書、NX10+原廠背帶。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接著直接進入正題,今日主角就是SAMSUNG NX10,有著圓滾滾的外型設計,目前僅得知台灣確定發售的有黑色版本,不過小編從國外網站有看到紫紅色版本的NX10,但會不會在台灣亮相就是未知數了。機身蓋右邊的是鏡頭拆卸鈕、左上方的是AF對焦輔助燈、左下方的則是景深預覽鈕,而且NX10在使用景深預覽鈕時亦可分別顯在螢幕與EVF上唷!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從側面看過去應該更能了解NX10的造型與傳統相機的不同之處吧!多處的弧面設計,讓機身看起來更有親和力也充分具備了話題與新鮮感,不過這造型的確是褒貶不一,念在它有創意、夠噱頭,還有顆餅乾鏡,再繼續看下去吧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正面右上方有著NX10的銘牌與識別型號,下方那三個小洞則是單聲道的收音孔。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我的媽呀!拍的這天有沒有沙塵暴啊,拍的時候忘記拿吹球給他噴一下了,如有傷眼還請見諒,購買時並不會附贈灰塵,請放心。機背即可看到多顆的按鍵,且均是以圓形作為設計;另外這塊螢幕可是NX10的祕密武器唷,可看到左上方也印有AMOLED的樣式,其10,000:1的超高對比度讓你在強光底下也能清楚的辨識畫面,且觀看的角度範圍也很大,可以看看下面的實拍範例。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由上圖的範例即可清楚的看見,觀看的角度範圍相當的廣,在低角度俯拍或是高舉拍攝時,也有著即時清楚預覽的優勢;以上有出現對焦點以外模糊的關係是因為小編用的是DSLR拍攝,就算縮光圈也很難避免有景深的出現,實際上肉眼觀得的效果遠比翻攝來的好,因此NX10在螢幕這方面絕對不會讓使用者感到失望。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將MEAU選單獨立在機背的左上角,好處是方便找尋選單位置,但缺點就是左手除了用來控制MENU之外,卻無法分擔集中在右半部的按鍵,小編個人覺得NX10在按鍵的配置及規劃上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這裡看的到的是電子觀景窗的部份,一樣具備接目鏡的設計,左邊還有屈度調整器可視個人視力做些微校正的動作;下方類似紅外線感測器的的則稱為眼部感應器,其實沒有限制眼睛,其他物體只要靠近感測器低於約四公分的距離,AMOLED的螢幕便會自動關閉切換為EVF電子觀景窗,不過說明書上提到,如用肉眼以外的物體遮蔽感應器,則有可能使感應器故障…看到後小編覺得很無言,它真的能辨識肉眼或義眼嗎?可以的話夠神了!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機背右半部大拇指的支撐區域也提供了小面積的蒙皮,目的就是增加握持的穩定度及手感,這裡除了十字鍵以外,還有七個實體按鍵的存在,需要一段時間來操作才能習慣個按鍵的功能。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機頂部分亮相,類似於DSLR的機頂設計,正巧用來放置閃光燈,其他部分的細節將在以下一一介紹。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機頂閃燈的開啟開關,採用電子式的設計,必須要開啟電源才能順利讓閃燈彈起,下方的孔位則為出聲孔,效果還算差強人意。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內建機頂熱靴,重點是還有附贈熱靴蓋唷!由於小編未拿到三星可對應的閃燈,但有看過國外的EDM,對應的閃燈造型似乎也是以輕巧為取向;好在NX10還支援最基本的單點觸發,當小編使用它牌的外閃來接熱靴時,還是能以手動出力的方式進行閃燈同步。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左邊為拍攝轉盤可進行360度的旋轉,上面標示的拍攝功能分別為:智慧自動、程式拍攝、光圈先決、快門先決、全手動曝光、夜景模式、人像模式、風景模式、情境模式、動畫錄製。再來上方為電源開關及快門的組合鍵、下方為快速調整參數而設計的滾輪;最後要看到右下角的兩個獨立鍵,這兩顆按鍵設計的位置實在很不符合人體工學,當右手握持機身時,用食指操作非常吃力,用大拇指操作又必須倚賴左手來扶持機身,總而言之想要單手來操控這兩顆功能鍵幾乎是不可能,而且另小編不解的是,硬要將綠色鍵獨立出來幾乎沒有意義,因為他除了播放時可以放大影像、拍攝時可讓部分設定初始化之外,平時根本沒機會用到它;至於下方的播放縮小鍵在拍攝時還可進去設定:連拍、高速攝影、定時器及三種包圍曝光模式。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的腳架孔也是採用常見的金屬材質,且周圍還增加了凹凸的摩擦面,在裝上雲台時能更牢靠,而腳架孔的位置正好靠近邊緣1/3的位置,所以就算裝上腳架,也可以直接抽換電池,不必再花功夫拆下。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這顆原廠鋰電池型號為BP1310容量為1300mAh,在續航力方面有一定的表現,在CIPA的測試標準之下,大約可拍攝400張的影像;而電力全滿時顯示為3格,小編外出一趟大概都拍攝200張左右的影像,大概會消耗1-2格。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從這張底部標籤即可得知NX10是由韓國原產地所製造,品管應該還是比大陸好吧!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就著就讓我們來看看隨機搭配的Kit鏡,30mm F/2.0吧!首先可以看到連鏡頭也是MADE IN KOREA,並且外圈也採用了三星特有的CIS專用藍色。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另一面也標示了光圈及焦段,且濾鏡適用的口徑為43mm,怎麼感覺是個很冷門的數字,而那顆紅色指示點就是與鏡頭座標誌對齊的設計,可交換鏡頭的相機均可見到這類的設計。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30mm F2.0這顆定焦鏡採用5群5枚的設計,內含一片非球面設計鏡片,最小光圈來到F/22,而鏡頭整體的高度為21.5mm,寬度為61.5mm,重量僅來到85公克,真的是丟口袋都沒有感覺;在這裡請仔細看一下鏡頭的內緣處是不是有螺牙的設計啊,只要找到43mm口徑的濾鏡就可以上啦!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以小編的甜不辣來表現一下餅乾鏡的輕巧性。這顆鏡頭並不支援全時手動的特性,且需進入NX10的機身設定才可將它設定為連續對焦或手動對焦。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取下機身蓋後即可看見NX10的確沒有反光鏡的設計,小編很喜歡這樣乾淨的設計,就如同M4/3相機一般,而且傳統有反光鏡的單眼相機,最大的困擾就是反光鏡所帶來的大幅震動,可能影像到影像品質;這塊APS CMOS尺寸為23.4 x 15.6 mm,搭配數位專用鏡頭後需乘上1.5倍作為焦長轉換。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看到這種感光元件直接外露的機身還真有趣,但也無法避免入塵的可能,所以如Ricoh的GXR就為了避免入塵的困擾,乾脆作到鏡頭與APS感光元件合併,算是去年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機種;但NX10其實也內建有清潔感應器的功能,並可設定手動或是開機時立即清潔,其實一般的情況用個吹球就清掉了,外露式的感光元件就是那麼方便,但可別在拆換鏡頭時不小心讓異物跑進去啊,到時你可欲哭無淚啊!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加上30mm F/2.0餅乾鏡的樣式,看起來就像一般的小型類單眼嘛,小編帶出去時很多朋友都誤以為它是M4/3或類單眼相機。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走的是入門機取向,所以也內建了機頂閃燈,而出力來到了GN11,且支援正負兩級的出力調整,以及前簾或後簾同步的控制;出力角度可達到等效焦長28mm,快門同步最高來到1/180。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從側面能清楚的看出機頂閃燈的升起高度,與NX10機身的厚度。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側面藏有多種複合端子,以塑膠蓋提供保護,由上至下分別為:電源輸入孔、HDMI輸出端子、快門線插孔、AV OUT輸出孔。另外可以注意到右上方接目鏡與螢幕的距離。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右側面握把處的位置可以看到這裡的設計刻意微微隆起,能讓握持時手指的接觸面積更大,當然也讓拍攝時更為穩定。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右側面其實也是記憶卡插槽的開關位置,NX10支援了SD與SDHC,剛出爐不久的SDXC規格似乎不支援。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接著要登場的是50-200mm F4.0-5.6這顆長焦變焦鏡,這盒裝設計還算簡單大方,比NX10的外盒好多了…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開箱後的內容物就包含上圖的內容:說明書、鏡頭、原廠遮光罩、皮套。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這顆鏡頭搭載的遮光罩為碗公狀,型號為SCH-B支援52mm的口徑,內緣採用低反射的消光黑塗裝。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50-200mm F4-5.6 ED OIS具備光學防手震功能,換算等效焦長約來到75-300mm,用來打鳥可能還不夠,不過想要獲得強烈的壓縮感應該已足夠,採用13群17枚的設計,且內含2枚超低色散景片,為本次發售的三顆鏡頭中唯一搭載此規格的鏡頭。中間面積較大的橡膠環為變焦環、上方則為對焦環,最小光圈來到F/22。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側面擁有兩組開關,上方為OIS光學防手震開關、下方為自動與手動對焦的切換鍵,不必進入機身選單控制,其實機身選單也沒有控制鍵。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此鏡採用外變焦內對焦的設計,當鏡長伸出至最望遠端時,鏡身等於加長了一倍,原始的長度為100.5mm。其變焦的方向為順時針設計。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這顆鏡頭的口徑為52mm,以往SAMSUNG的K鏡都有信乃達的加持,可惜現在這份光環已不見了,不過在光學上的表性究竟有沒有明顯的落差呢?這就有待時間來考驗了。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上圖左邊的是50-200mm F4-5.6 ED OIS、右邊為30mm F/2.0的鏡後樣式,均為金屬接環。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50-200mm F4-5.6 ED OIS裝上遮光罩後氣勢馬上就出來了。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再補一張鏡頭全伸出的樣貌。

==============================================================================

★ 實 際 拍 攝 與 特 點 介 紹 ★

『 01.主選單檢視與介紹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的選單在設計上算是簡單易讀,與自家DC的介面有明顯的落差,主層設計在上方,分為七大類別,而每個類別都採單頁設計,所以當使用者移動到該選單時,即可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調整的參數在哪個位置,不會有被隱藏在下層或遺漏的可能。


『 02.拍攝畫質的選擇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先來看看圖左的部份,可以看到NX10在JPG的格式共有三種記錄格式,分別為超高畫質(約5MB)、高畫質(約3MB)、一般畫質(約2MB),小編這次在拍攝測試照片時幾乎也是用到超高畫質來記錄,畢竟高畫素還是擁有裁切的優勢,也較能發揮鏡頭該有的解像力。除此之外我們來看看右圖,NX10也支援了RAW檔的記錄方式,副檔名為SRW,必須用官方提供的原廠光碟才有辦法解開,小編有試過最新版的Lightroom來解讀,答案是抓不到檔案,還滿不方便的,不知道未來是否有支援的可能,否則就只能SAMSUNG提供的程式來開啟。記錄RAW檔的同時也可分別記錄三種等級的JPG檔案,不論目的是為了方便預覽,還是留存都很方便。


『 03.感光度實測與雜訊抑制評比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的感光度範圍從ISO100-3200,其高感光的範圍雖然不高,甚至還比部分的消費行數位相機來的低,不過也得視表現才能評斷孰直優劣,否則就算ISO給你開到12800,但糊的亂七八糟或是雜點多到臉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不就糗了,所以小編還是需要針對NX10來做各級ISO的評測,且NX10具備兩種去除雜訊的功能,分別為高ISO 降噪及長時間降噪,小編也針對了室內外場景做各別的評測,各位可以看看下面的兩張大圖,即可看出明顯的差異。在ISO的選單中也有個AUTO的功能,能依環境自動偵測適合的ISO,不過無法設定上限值,但在小編的測試之下,發現它最高值僅會使用到ISO 800,還算滿聰明的,其實ISO 800就算是NX10的合理作業值,請續看下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這張室內影像的測試照,光源僅依賴右後方微弱的窗光,拍攝模式為光圈先決,搭配50-250mm這顆鏡頭拍攝,焦段固定145mm、光圈強制F/8、手動對焦;裁切位置即是合焦位置,由上圖的表現為例,由於光線較為充足且暗部的區域較少,不論雜訊抑制是開啟或關閉,我可以接受的感光度均為ISO800,因為到ISO1600的話,雜訊明顯增加太多,實在選不下手。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這裡測試的環境為室外,燈光來源為鎢絲燈及螢光燈,拍攝模式依然為光圈先決,使用的是30mm的餅乾鏡、光圈固定為F/5.6、手動對焦;小編刻意選擇亮暗部較平均的場景來裁切,在雜訊抑制開啟ISO100的部份,拍攝時風太大似乎有小晃到,要跟網友們道歉一下,好險ISO100肯定是可工作值,不然我會吐血…這場景與室內場景的表現其實差不多,ISO800不論在一般噪點或色彩雜訊部分的表現都還算不錯,但一到了ISO1600雜訊抑制開啟也變得無用武之地,看那窗外的暗部區域就可分辨出差異。


『 04.白平衡』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白平衡其實一般而言沒啥好介紹的,不過NX10的白平衡功能還挺多的,除了常見的AWB、陽光、陰天、燈泡、閃燈、使用者自訂之外;日光燈還有三種顏色可選擇,分別為:白色、自然白色、太陽光型,可見得市面上日光燈管的選項有多麼琳琅滿目;最後要提到的重點就是NX10還具備色溫自訂的功能,通常在一些中高階機種的相機才能看到這類的功能,調整範圍從2500K~10000K不等,採100K的級距來做細微的調整。


『 05.拍照精靈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如果大家有玩過三星近來所推出的消費型數位相機,對『拍照精靈』這項功能應該不陌生,他其實就類似C家的的相片風格,能針對適合的場景加以套用並拍出不一樣的照片效果,除了正常的拍照精靈模式外,另外還有八種模式可選擇,分別為:細緻、人像、風景、自然、復古、清爽、寧靜、古典,額外再加上三組自定功能、彈性相當大,且均可針對色彩、飽和度、清晰度極對比度做微調,能找出最適合你的風格。小編刻意以右上圖豐富色彩的場景來表現各種模式,希望網友們能看出各別的差異。


『 06.對焦模式與區域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小編在測試NX10的時候幾乎都是使用單一AF或手動對焦來拍攝,因為連續對焦僅適用於少數拍攝模式中,僅有智能拍攝、場景拍攝、人像及風景模式支援,其他手動曝光的模式及最重要的錄影模式卻都沒有對應到,真的很離譜,索性還是乖乖用最簡單的對焦方式好了。而手動對焦有個挺貼心的地方,使用對焦環進行手動合焦時,NX10會直接將對焦畫面放大,讓使用者能進行更精準無誤的對焦,不過在夜拍時,螢幕還是會出現難以避免的雜訊,這點是需要改進的地方,似乎也是同類型機器的通病。小編常用選擇AF這個模式來拍攝,且對焦框有四級的尺寸可以調整,並且可利用方向鍵自行移動位置,不過如遇到需搶拍的情況,應該會很吃力。


『 07.驅動模式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在驅動模式下具有每秒三張連拍的選擇,當然可記錄的是最高解析度的畫質;另外還有項高速攝影的絕活,每秒可拍攝30張的140萬畫素影像;定時器功能則可自訂2~30秒之後進行拍攝的動作;最後來有AE、白平衡及拍照精靈三種包圍曝光的功能。


『 08.場景拍攝模式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與《場景拍攝模式》相似的其實就是《智慧自動模式》,只是場景模式需要手動去選擇,而小編比較喜愛這種自訂拍攝方式,畢竟自動偵測還是有環境未知數可能造成的參數誤差,所以小編選擇懶惰的傻瓜攝影時,還是會習慣挑選符合當時場景的情境項目來拍攝,在NX10上有9種情境可選擇:美顏、兒童、近拍、文字翻拍、夕陽、破曉、背光、煙火、海灘與雪景。


『 09.錄影實測評比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雖然具備APS感光元件的片幅及景深優勢,但很可惜僅做到720p 30fps的規格,算是個中規中矩的錄影等級,但單次僅能錄製25分鐘的影片實在點說不過去,現在的相機錄影幾乎都是以記憶卡容量為上限,機身很少有在做限制的;其採用H.264 MPEG4的編碼,算是滿友善的播放格式,且內建截圖的功能,播放時按下暫停即可擷取當前的畫面,尺寸為1280X720。錄影的曝光模式除了P之外,好在還提供了A光圈先決的選項,可利用大光圈鏡頭玩一下淺景深的效果;好在NX10支援自動對焦錄影,在按下快門開始錄製時,鏡頭並不會自動對焦,這時需要按下機身正面的景深預覽鈕,才代表開啟了AF功能,按下第二次即為關閉;只是對焦的速度及準確率還有待加強,平均都需要跑完兩次對焦行程才會合焦,且僅支援多重AF的功能,所以想要針對某快區域強制對焦的話,建議還是手動對焦會快一些。另外NX10還有一項很簡單卻又實用的淡化功能,很少看有相機將此功能建立在錄影方面的選單上,小編還滿喜歡的;接下來看看實拍的範例吧!



『 10.影像編輯 』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NX10在影像編輯裡共有10項功能可以執行,分別為:防紅眼、背光、相片風格選擇器(柔和/細緻/自然/秋天/霧景/陰暗/古典)、調整影像尺寸大小、旋轉、臉部潤飾,功能還挺多,很適合喜歡後製搞花樣的朋友。

==============================================================================

★ NX10操作心得與試用評比 ★
其實小編在上禮拜三就拿到了NX10,並且當天就趕快弄了個小開箱與測試照,無奈天公不作美,加上對這台剛到手的新機又不熟悉,使得拍出來的照片有些根本就是解毒照。所以小編一直期待著放晴的日子,當然在這之前就必須盡量摸熟NX10的特性,才能發揮他該有的表現。NX10到手約10天的時間了,小編覺得NX10整體的表現還稱的上不錯,但有些地方還是有很多空間可以進步,待會優缺點中提到,首先小編很滿意NX10在戶外所表現的顏色,JPG直出的色彩就很豐富,且幾乎沒遇過色偏的情形出現,影像給人的第一眼感覺就是乾乾淨淨的舒服感受,不會有過利或過豔的誇張表現。對焦速度似乎是NX10主打的強項之一,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是比一般的DC來的快沒有錯,不過在暗部對焦時,卻常常會出現迷焦的情形,接著就只能倚賴手動對焦了。

再來要提到兩顆鏡頭在我手中的表現狀況,30mm F/2.0這顆餅乾淨在光圈全開的狀況下即是工作光圈,觀看原圖時即會發現這顆鏡頭在開放光圈時的解像力有多棒,且散景為完美的圓形;極輕巧的鏡身讓小編也漸漸愛上這種低負擔、高回報的拍攝方式,有意願入手NX10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這顆定焦鏡。再來要評論一下50-200這顆高望遠變焦鏡,通常這種鏡頭均是以畫質來換取焦段,但這次卻出乎小編的預料,他不僅能以長焦段表現出應有的壓縮感,還能夠適時的呈現強烈的透視感,但銳利度似乎就遜於上述的定焦鏡了,細節會隨著焦長逐漸被犧牲,不過在APS感光元件的加持之下,還是能維持一定的水準,就這顆新鏡而言的表現,小編覺得是物超所值的。

NX10最大的罩門我想就是在感光度方面的表現吧!內建降噪的功能讓你就算關閉後,感光度高於ISO 400,又恰巧是昏暗或是陰天的環境,影像還是會呈現被抹除的感覺,導致細節喪失,不知道是不是機身設定本來就是這樣,藉此避免雜訊的產生。作為SAMSUNG首部進軍入門級數位可交換式鏡頭的NX10,在高ISO的表現算是差強人意,可工作的範圍落在ISO800而ISO1600為堪用值。最後來看看小編為各位整理的重點以及最後的實拍圖吧!小編在上週五到陽明山拍了一堆圖回來,丟電腦才發現我在測試功能時不小心按到了加印日期,看到我差點沒昏倒…但也只能暫時這樣了。

■ 優 勢
◎擁有APS-C片幅卻近似於M4/3的輕巧機身。
◎具備AMOLED的顯示螢幕。
◎ISO800的可作業值,ISO1600的堪用值。
◎壓縮機身體積的同時,不忘內建閃燈的設計。

■ 劣 勢
◎部分按鍵位置設計不當,影響到操作流暢度。
◎單段錄影最長只能錄製25分鐘的影片。
◎室內自動白平衡容易使膚色偏黃,需手動調整。
==============================================================================
★ NX10實拍圖‧同時附上原圖參考★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APS-C 的逆襲‧SAMSUNG NX10 正式亮相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挖 評測終於出來了~

可用iso還不差
能自定色溫這點還不賴
很多都沒有做到
在比較嚴苛的環境就很好用哩~
感謝辛苦評測

所謂大韓民族貨......敬而遠之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吉姆林 wrote:
第一眼應該會電到不少女孩子

這句話中肯
要常碰這類產品的男孩子買這台
我想有一定的難度
不過衝著韓國愛用自家貨的推廣程度
~應該自國的國內銷量也不成問題了

蛇窟史拉許 wrote:
可用iso還不差

ISO 1600真的慘不忍睹
低ISO的細節也有說不出的怪 (恩..可能是我太敏感)
確實樓主提的800算是上限了
相較於C/N
只能說SAMSUNG還有很多事要做
(可以學SONY去併M一樣~找一家傳統相機整併就除"罪"了~且品質也可依此提升)

另外
沒反光鏡的設計不錯,算是優點(不過電子觀景窗也等同較耗電)
不過無反光鏡的DSLR...還能算是DSL"R"嗎 ? 挖恩災...(反正名字對拍照不重要~是吧?)
花俏的華麗,終成大量的複製過往;婚禮紀錄,來自於溫度,來自於瞬間 https://www.facebook.com/JingleWedding
我眼花?~

總覺得 ISO 100 沒雜訊抑制畫質還比較好耶...

然後...木門那張ISO比較圖...

ISO 100 雜訊抑制開~ 是不是手震了?

= = 有鬼影?
歡迎光臨 天才事務所 http://45so.org 這是您茶餘飯後唾棄的最佳場所...
感覺拍起來很有DC的fu +15+15+++
15個對焦區域!!!
這個看起來不賴,但實際用起來不知道如何~
感覺真的還滿輕巧的,但是拿起來的手感令人好奇呀!

不得不稱讚AMOLED!!!
即使是在大太陽底下也超方便
顏色也很漂亮

高ISO的表現勉強還OK啦
如果再好一點,我想應該會有不少人被生火到...


表現看起來是不錯的
不會有像過去的DC,有爆爆色的感覺XD
還算是滿真實的啦~
這個讓我還滿喜歡的!

不過可惜沒有LIVE VIEW的功能
不然我覺得會更方便

再來多一點評測文吧~~~~
一篇定生死就太殘忍了


不過它的鏡頭就只會有18-55、55-250、30/F2.0這三顆嗎?
會不會再出其它的焦段呢?
不然18-55、55-250,我覺得不是很理想的焦段
出去玩好像不是那麼的方便?

也出個MICRO鏡吧~~~
照片看起來很舒服
喜歡它的發色~
APS-C的無反光鏡相機真算是一大賣點及突破
但若如樓主說的按扭不就手,對我而言就很在意
AMOLED的效果固然好,但相對的也怕實際放到TFT LCD的液晶螢幕上觀看會差太多
這點還要實際使用過才能知道差異

三星若要走好自己的相機路,看來要走出自己的色彩調性(可能還要多一點時間培養或定性吧!?)
不然很難被提出明顯象徵來說嘴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cbgreenb/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