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三千跑進十二分?

很多人都很用力的在曲解我在#149的話
"等於是用14分跑四千的標準在催" 我可沒說這個要求有能夠達到過!!!

這是一種設定目標 讓弟兄感覺很難達到 來催促進步
你們看不懂或是刻意曲解我是無所謂
但是這方法在那時候是真的幫很多跑不進標準15分的弟兄 能夠有很大的進步

不過這個部分算是中文閱讀辨詞的理解能力 我沒辦法幫你們太多 這個要請你們自己去找國文老師

h7878220 wrote:
我們單位習慣在早晚的三千公尺灌水為四千,所以每天就等於是用14分跑四千的標準在催。



h7878220 wrote:
你們單位懶散造假,難道這就要怪別的單位精實嗎?



你們的單位的確精實
swd wrote:
有跑標準場地先給個掌...(恕刪)


如果用比率來算也ok
3000m的世界記錄是7分20秒
11分整的比率多了50%
12分整的比率更多超過了60%up

何以3000公尺這樣的成積11~12分的成績,很多人覺得是做假???
我很不解...本來就是一點都嚇不死人的東西
還是有人覺得自己12分多已經是很強的能耐...所以去質疑別人連隊12:xx的成績
我看紅色字才是重點

前面我就提過了,以軍中制定的標準3000m滿百並不是最因難的項目
大家不知有沒有想過,軍中的環境特別對跑步成績的提升是很正向的
除了作息規律,還有壓力.榮譽與自尊
跑步應該也是最常操練的項目
所以就我的軍旅經驗自身體感與所見聞的,跑步進步是最易達成的,效果也是最顯著的
反觀如單槓.手榴彈的等項...有人到退伍零成長的多的是,不然就是進步很小


微波台 wrote:
你的回文讓我想到樣東...(恕刪)


因為如果自己有投入過,跟人比較過
自然會有概念知道自己差不多是什麼程度,或說這個級別的人高低強弱大約是什麼水準
差太多的程當然非親眼所見難以相信...

不過大陸那邊的舉重隊倒是真的蠻強
國軍體能戰技運動大會
前身為中正盃運動會,後於1950年擴大為「陸海空聯勤聯合運動大會」,1950年的第一屆在台大舉辦時,除了陸海空三軍以外,還有聯勤與警察參與,故未分組;1953年的第二屆改名為「國軍運動大會」,在政工幹校舉辦後便單純以三軍為主,此期間的國軍運動會並無定期;至郝柏村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時,改為每年3月29日青年節在台灣高雄鳳山陸軍步兵學校舉行,所以也簡稱為329大會。
329大會,為每年國軍一年一度的大事,因為在運動會中得獎的單位,其官長會快速陞官;故每年愈下,流於形式,作弊造假服用禁藥等傳聞不斷,因此在郝柏村轉任行政院長後縮小規模,終至停辦。總計國軍運動會自1950年始,至1994年終,共舉辦了18屆;近年雖已恢復,並以步兵學校所在的金湯營區命名為「金湯盃」,但已不再與長官的獎懲掛勾,回到早年單純的比賽。


--------
以上是從網路上Wikipedia看到的

為了升官,會不會有人造假?
各位自己判斷吧!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這是在場地硬體上面做弊嗎?
在場地硬體上面做弊,還要用禁藥跟本是頭殼壞掉

假不假的重點其實在於難不難
覺得難的就覺得人假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如果用比率來算也ok...(恕刪)



3千12分要pace4,
雖然不是很強的成績,但也不是隨便就能達到的成績。
全連算你80人要達到pace4根本是不可能,
其中10個練一練也許還有機會,
那些身高170左右不管身高體重的阿兵哥,每個都跑到pace4,
pace4步頻180,一步要1.38m,步頻到200,一步也要1.25m,不然就是時速15km,
這只是基本的標準,沒這個水準就是跑不到這個速度,
去運動場跑看看,不然跑步機上自己測看看。
運動成績不是用比率在算的,愈長距離,看的就是基本功,體力、肌耐力、心肺,
不然照你這觀念,馬拉松wr是2小時06分左右,那全馬3小時10分比率已經50%了,
你去問看看跑馬拉松要跑3小時10分會不會很難,
徑賽裡面最難找到合適選手的,不是100m也不是10000m,
是1500m跟3000m障礙,因為這類的選手要有速度又要有耐力。
有些東西本來就是有天生限制,一到軍中就什麼都可能,重點是還一堆人深信不疑。





kazusn wrote:
參考我的課表 每天跑一萬公尺 每公里速度都要四分半以內 不需要練間歇 也不需練lsd

我就這樣練三千跑十分二十七秒 一萬三十六分二十二秒 馬拉松兩小時五十七分


kazusn大 你跟我們這裡的一些人練法很像 不過要達到你這種成績 苦練還是苦練 成績都會不錯

我認識實際
案例一 男26歲 星期一到五 每天到操場跑一萬 每次都34分左右 沒練過LSD 最遠就10K
馬拉松2小時46分達成

案列二 男47歲 10K 亞索 LSD都練 月跑量拉到500K上下 馬拉松成績2小時56分達成

以上都可達成3小時內全馬 不過真的要花時間苦練

我自已34歲 月跑量250K上下 一週練3天 全馬可跑進310 練習的時間不多 但練得很累

當兵 沒有所謂的證據證明 要說自己跑多快都沒有關係 不過牛皮吹破世界紀錄 可就笑死人了

最近也聽說有所謂特種聯隊 全連3000測驗 最低10分半及格 整連沒人不及格 我也是當聽聽就算了
chc671224 wrote:
3千12分要pace...(恕刪)


比率算法是另一位的看法
我是順水推舟而已

我就說我月入數十萬你還要我去運動場跑看看
終究還在實際距離上打轉

但我個人真的非常懷疑部份人士是不是真的當過兵
如果軍中體測場地沒有一樣能做準,那何需再討論下去
開版的軍校操場根本也不能做準

我簡略講一下個人的經驗給你參考
我入伍前平時自己就有在健身,但從沒練過跑步,我個人的跑步訓練全是跟著部隊
個人偏好肌力.爆發力的訓練,強度高次數少
新兵結訓3000m在成功嶺跑約13:30,如果這不能當基準那也不用往下看了

下部隊之後,跑步落隊落的很兇很大...所以精神壓力很大
其他體能我都不怕,就怕跑步,我的單位有加給比一般部隊精實一點
但我2個月之內就跟上了,也就是說2個月內我的跑步進步了近一分鐘
依照科學達人的觀點我的情況恐怕又是吹牛,這就是壓力激發潛力
部隊的訓練真的一點都不科學,除了操就是操,那有什麼休息養肌肉養體力的,你只能保佑自己別受傷

其中裡面有位大約5T的學長,是文化體育系的...跑步有比較強嗎?跟你說沒有,這就是事實!
他個人跑步在當時體測只在單位的中間程度,但他的跑步也是在部隊中進步的,後來一樣達成3000滿百

我當時的程度也僅是不落隊而已
後來連長挑我去受士官訓,從這一刻開始心態上就多了一份榮譽與自尊出來
受訓回來,每次3000體測就以滿百為目標,從後段班,中段班,到前段班...至退伍前3月個終於達到滿百

從成功嶺的13:30落隊落很大,到下部隊從一樣的場地從後段班,中段班,到前段班
體測時間的縮短我自己很清楚...絕對比13:30快很多,而且越來越快,這麼多人當兵不帶錶的嗎?

所以我不懂,有人當兵這麼不清楚自己的成長嗎?退伍之後反倒質疑自己當了什麼兵

我從沒有練過跑步,都是只跟部隊跑,就是月入數十萬這樣土法煉鋼而已,剩下就是自己的企圖心
下雨天沒跑用開合跳代替,我們是算時間的不是算次數,比照跑3000時間,10~15分在跳
開合跳真的才叫累,跑3000簡直是恩典
3000滿百的當然還是很少數,約一成的弟兄而已,12分多真的比比皆是
但軍中3000滿百絕對不是最難練的,單槓跟手榴彈能滿百的更是三根指頭就能數,而且幾乎不會有什麼進步就這樣到退伍

練身體是最現實的東西
你練它給你,一但沒練馬上收回去
不管什麼項目,有練過的應該很清楚,基本上只有一週沒練,程度就有差了
更別說作息不正常,下班後的體力損耗,以及訓練量等等差異
何以有人認為自己現在一定比當兵時的體能還要強???

我問一下,你當兵有沒有為自己計時過?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比率算法是另一位的看法
我是順水推舟

講到手榴彈,完全是我的罩門。能及格我就偷笑了
chc671224 wrote:
3千12分要pace...(恕刪)

85年
在進入獨立71旅後
每天早上 絕對 5000 M
每天下午 常常 5000 M
月入 沒 20 萬 至少超過 18萬

(每次跑步幾乎都是以22分左右的速度在跑)

日間操課
還要全副武裝
上背包
背重裝備
六零 74 50 全上肩
一身行頭不知幾公斤
行軍數小時
每日衝不完的山頭
每日衝不完的左去右回

此外還有其他的基本體能訓練
伏地挺身
仰臥起坐
傘兵操
蹲跳
...............

這是85年度 空特的基本訓練

身為 "特戰部隊" 的榮譽感
不是那些542旅的兵所能想像的

20初頭的阿兵哥
在積極地參與(其實是""被迫""的)訓練後
全連隊
5000 進入 22 分 有甚麼困難
3000 進入 12 分 有那麼不思議嗎 ?


清朝武舉人
用近200公斤石輪 練習臂力
才叫做 誇張吧 ...............
....因為我一輩子也做不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