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志工的無奈與選手的傲慢

成人也是需要被教育的~我先自首

小弟跑步年資7年

接觸跑馬是這二年的事

爬文吸收前輩的經驗是成功的快速捷徑

就在這過程中最容易出問題(好壞都吸收)

因為沒人糾正的話,一些不好的習慣我們也會視為賽事的一環而理所當然


舉例來說

以前看到很多文章,包括高木直子的一個人去跑步

內容均提到進水站降溫時,拿可以飲用的水來降溫(倒在頭上或身上)

在參加櫻花馬前,我跑了十場半馬,的確我也這樣做,也沒認為這樣做有什麼錯

但是看到有跑友說櫻花馬最後沒水喝時就覺得很慚愧

自己從來沒遇過缺水的問題,成績都在前10%,無法體會那種缺水的困境

這一次櫻花馬自己有帶水瓶,在大太陽底下當後段步兵,才體會原來水對跑者可以說是第二生命豈可浪費

發誓自己不再將飲用水拿來降溫了

---------------
這次在櫻花馬過蘭平千里下坡時,有位跑友把海綿順手往路旁丟

被一位大姐當場斥責破壞環境,跑友道歉連連卻沒撿起來

不過我相信那位跑友下次要丟垃圾時,應該會三思了

會來參加跑馬或三鐵的都不會是惡人,有時只不過需要再被教育而已
沒錯,成人也是需要被教育的,我以前也認為用水站的水杯喝水天經地義,喝完丟進垃圾箱就好,後來被教育帶著水杯重複使用,然後再被教育自帶水壺(或杯子),我想除了爭取前幾名受獎的菁英選手,大多數跑者還是重視環保比較好。

不亂丟垃圾雖然眾所周知,但活動主持人還是可以不厭其煩反覆宣導,每場活動都宣導一定會有進步的,至少可以減少吧。


230038 wrote:
成人也是需要被教育的...(恕刪)


我認為可以取消海綿站
用噴霧器來降溫
取消紙杯
改用小罐的水瓶
進入水佔用空瓶來換新的水
這樣水站的距離也可拉長

我只有一次跑峽谷用過一次海綿
其它場次我就沒再用

230038 wrote:
話說帶領著一大群被稱...(恕刪)


星期天參加四獸山山徑越野賽

15K先起跑,約半小時後,換9K,我是第二批

經過第一個補水站....

看到的昰...垃圾桶外,是沒有紙杯和垃圾

垃圾乖乖躺在垃圾桶內...

之後的補水站也是

不知道我接下來說的會不會有點白目
如果觀念偏差我願意修正...

是這樣的
在自行車道騎車或跑步時
曾看過有拾荒者在沿線的垃圾桶內
撿拾寶特瓶及鐵鋁罐
就算價值不多
似乎也對他們有些經濟上的幫助
所以我會將寶特瓶及鐵鋁罐留在垃圾桶周遭
這樣拾荒者就不需要彎腰翻找
至於其他的像鋁箔包類或塑膠類的
就帶回家回收

我想要問的是
如果我在轉換區之類的場地內
留下寶特瓶及鐵鋁罐這類空瓶
(如果有看到回收筒當然也會投入筒內)
對志工朋友們會不會多少有些補貼
雖然我知道志工朋友們不缺那些

還是我根本是天龍國人
反而為他們帶來困擾

有請各位先進解惑

pegasus_hsu wrote:
這樣拾荒者就不需要彎腰翻找...(恕刪)



如果皇上真的英明神武,
使得國泰民安,
鬼才願意當拾荒者......


希望大家都能養成好習慣。大會休息區都有垃圾筒,不要吃完就亂丟。

PS:櫻花馬的福隆便當真是好吃。
幫人解決問題是件快樂的事,沒必要去指責別人不爬文或不用功
想了想
只要參賽者不傲慢
不浪費
儘量為志工朋友們及其他參賽者著想
不要為他們造成太多困擾
也就是了
凡事帶著體貼他人的心準沒錯
至於具體細節
我看就見機行事吧

原PO講的是大會的集合或終點會場髒亂情形,
並不是賽程路徑裡所使用水杯、海棉的議題。

只要比賽開始前、結束後,
那時大家的當下不是「選手」,
都是台灣人了。

只要是跨年、中秋或有任何大型聚集的場合,
這種髒亂的情況都只能口頭良心上的勸導而沒太大作用,
在台灣是個常態。
只要是會聚集人潮的活動比賽場合在台灣境內,
人多,管你是不是選手,這就會是個常態。

在台灣,當跨年、中秋或什麼聚集的場合,
什麼時會不會像這樣髒亂的時候,
比賽會場也就會有理想的整潔情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