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跑1小時要不要補充水分

因為我都是起床之後去跑比較多,
所以跑步前我也會吃個香蕉之類的~
空腹其實也沒差~
但水是在跑前跑後都會喝的。

( 印象中,在電視上看過某位醫師的建議是,跑步前先喝水~運動後再補充一次~
如果跑到某個程度一上,中途就必須補充了...)
我也幾乎天天10K/1小時,且我容易流汗,跑晚上11點的氣溫13度跑400操場3圈就流汗了,冬天後跑完步大約只喝1-2口而已,夏天是喝一瓶600CC的
雖然每個人的體能不同,但現在我會建議中途分段喝水,平常跑步不是在比賽,不用拼到這種程度,停下來喝個水不會浪費你多少時間的..
運動員高尿酸.痛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原因就是喝水習慣不好(特別是那種非要等到運動完才喝的人更要當心),尤其平時飲食肉類.海鮮份量居多的人更要小心,因為運動排汗,身體喪失水份時,血液會變濃,令尿酸濃度上升,本來尿酸就在危險值邊緣的人,很可能在某一次運動沒喝水的狀況下爆發痛風,我看過不少個例子,有些雖然沒有當場爆發,但都在回家時忽然發作...
所以,為了你們的健康著想,最好計劃在跑步當中分幾次喝水,我相信各位跑步的初衷都是為了健康,千萬不要忘了初衷,而作出違背健康的事,我以前體能也很好,可以在中午的烈日下連跑10幾公里都不喝水,當時我還很自豪,後來我看到幾個例子後,才發現我以前這樣搞能安全無事是"運氣好",所以我現在跑步都養成分段喝水的習慣,10km當中會喝個3次吧...

alexjose wrote:
請問一下, 如果天天...(恕刪)


10K
跑完再喝即可
除非你在沙漠上跑~~

路跑一哥 wrote:
雖然每個人的體能不同,但現在我會建議中途分段喝水,平常跑步不是在比賽,不用拼到這種程度,停下來喝個水不會浪費你多少時間...(恕刪)


不能再同意你更多了


以前也聽朋友說10K不用喝,喝就表示練不夠才需要補水

但後來為了練LSD買了條水壺腰帶

之後就習慣帶腰帶邊跑邊補水

大約每2~3K就補一口,剩下到跑完再邊走邊慢慢喝完

個人感覺這樣的補充方式比起以前跑完再回家補水的效果好太多了

第一,兩小罐9OZ的容量,邊跑邊喝回到家我不會感到口渴
以前不補水,跑完後回到家會一直覺得很渴,喝再多水都一樣

第二,中途補水不曉得是心理作用還是真的有效
這麼做以後速度快了,但跑完卻不像以前那麼累


看個人習慣

我自己是買水壺腰帶

夏天三公里喝一下

冬天五公里喝一下

十公里不喝水是沒有問題

但是我不想過度操自己

不過練習里程有半馬時中途會吃點東西

因為我容易餓

我要的是身體健康

雖然破自我紀錄很爽 XD
運動生理學的基本觀念
長時間有氧運動大約每20鐘需要補充一次水分100-200CC
每個人排汗代謝的情形不一樣應該會有些許差異
不可以等到口渴才進行水分補充
因為人體口渴的機制較生理實際需求慢
等你口渴時身體實際上早就需要水分
水分補充不足輕微影響運動表現
嚴重時會造成身體脫水引發中暑現象
夏天更容易發生
建議10K跑中間至少補充一次水分
個人是手持一瓶市售咖啡小圓柱瓶300CC跑步
喝完後塞入緊身短褲褲管外側繼續跑
如果要跑更遠則跑到有飲水機處公園或小學裝水

以上建議供參考

alexjose wrote:
請問一下, 如果天天...(恕刪)



看自己身體狀況,想喝就喝,冬天練到21公里有時也不需要補.

間歇會每三趟3公里補一次,是看個人狀況.

越練身體會不需要補.

我都是買整箱250CC的鋁箔包運動飲料出門帶瓶備著,另外會放張100塊錢在口袋.
這真的是看個人體質的,
特別現在是冬天,有時10K跑下來其實也沒很渴,
反正大家就看自己身體狀況,跑完10K會很渴的,當然途中最好補充水份.
反之就看個人高興囉~

DickLee 59 wrote:
運動生理學的基本觀念
長時間有氧運動大約每20鐘需要補充一次水分100-200CC
每個人排汗代謝的情形不一樣應該會有些許差異
不可以等到口渴才進行水分補充
因為人體口渴的機制較生理實際需求慢
等你口渴時身體實際上早就需要水分
水分補充不足輕微影響運動表現
嚴重時會造成身體脫水引發中暑現象
夏天更容易發生
建議10K跑中間至少補充一次水分
個人是手持一瓶市售咖啡小圓柱瓶300CC跑步
喝完後塞入緊身短褲褲管外側繼續跑
如果要跑更遠則跑到有飲水機處公園或小學裝水

以上建議供參考


+1

當身體出現警訊時 代表已經對身體造成影響了(以這裡的案子就是渴)

別跟身體過不去 別想說撐一下就好了 有些人是那一下撐不過就走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