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弟的開箱文做做廣告,那麽多的點擊了竟然都沒人回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3&t=1165256&last=13693701
先來saucony的吧
頂級緩震款triumph7
(7代比6代好看多了,但與6代相比中底怎麽感覺更薄了,又往輕量化上發展?)
tangent4
guide3
再來是brooks的
頂級緩震款GLYCERIN8
(核心科技竟然變了不是油包了改成叫DNA的科技了?具體是什麽還未可知,讓咱們拭目以待吧。)
當家主打款gts10
CASCADIA5
順便給小弟的開箱文做做廣告,那麼多的點擊了竟然都沒人回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3&t=1165256&last=13693701
intofun wrote:
給小弟的開箱文做做廣...(恕刪)
Brooks的避震系統稱之為液態水流避震系統,裡面裝的不是油喔,是特殊調配的有密度液體,所以不能稱之為油包,新版的Brooks Glycerin 8所使用的DNA,是進化版的液態水流避震系統,那篇文章不是有這句話嗎?(DNA is a liquid compound that responds differently based on the force applied to it),進化版的液態水流避震系統有何特色呢?有地,號稱跑者速度慢時避震性自動調整為軟調性,而當跑者速度加快時,避震性自動調整為高反彈的回饋力道,有沒有原廠說的這麼神,等待上市了,便見真章。
另外補充一點,穩定型、與動量控制型本質上都屬於穩定型鞋款,差別在於防內旋支撐穩定度的程度,還有穩定型鞋款的定義→僅是指在鞋款內側有做防內旋的支撐設計,與中底有無內嵌PTU等等之材質無關,目前市面上的鞋款防內旋支撐的設計分為三類,
一.是單純使用多重密度的EVA Foam材質,各大廠牌皆之,除了下列二、三提及之廠牌例外
二.是僅使用各類彈性塑膠(如PTU等等...材質)的內嵌材質,Mizuno屬之
三.是多重密度的EVA Foam材質,與各類彈性塑膠(如PTU等等...材質)的內嵌材質並用,Fila、Avia、Under Armour屬之
於中底內嵌PTU等等之材質並不等同於穩定型鞋款,這點須留意,目前市面上各系列的很多鞋款於中底都有內嵌PTU等各類之材質,主要的設計功能是抗足弓處的扭轉力,要歸類為穩定型乃得視在內側的中底硬度(壓縮比)是否比外側來得高,僅供參考。
慢跑鞋專家maverick14早在2006已經在01開示了。

油包這兩字不知語出何處,但我想要這麼說也可以吧,Brooks也不就是一種液態的避震裝置。想像一下NIKE AIR的膠囊裡面填充的不是AIR(惰性氣體)而是黏稠液體,就成了Brooks的液態水流避震系統。
「跑者速度慢時避震性自動調整為軟調性,而當跑者速度加快時,避震性自動調整為高反彈的回饋力道」是根本不可能,除非加裝了IC之類精密計算的運作系統以及電源裝置在鞋底自動調整回饋力。
如果想像:當跑快或跑時慢液態水流避震系統內的流體會有不同的流速作用,來來去去的流動,或許勉強可解釋為自動調整反彈的回饋力道。---->我猜的。
開版的圖其實全是叉燒包,完全沒圖可以看,
所以另一雙saucony的新款我就不敢亂講話。
秋水 wrote:
怎麼會沒人回覆?你的...(恕刪)
秋水兄
原廠是這樣號稱的,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這麼神啦,就等它上市後,真相就自然大白了。
DNA is a liquid compound that responds differently based on the force applied to it. Unlike standard midsole materials who’s energy return decreases as force increases, DNA works in reverse. Energy return increases as the impact force increases. For instance DNA would be much softer when a runner is going at a slow pace versus that same runner running at a fast pace where it would provide greater rebound.
秋水 wrote:
怎麼會沒人回覆?你的開箱文...(恕刪)
brooks的hydroflow,如果直譯確實是液體流動,但大陸這自從匡威出REACT時代就把這種裝載液體的材質就叫做油包了,到現在的brooks依然是這樣延用的,已經快十年這樣叫了,這可能還真是用詞形容方面的差別了。怎麼說呢,現在其實不能完全相信廠商的了,dna那個說明真的有點過了,網上已經有人拿到過g8了,發覺這個dna竟然有點類似asics的gel的感覺,燈光下也看不出有什麼液體的流動了,原來g6,g7的時候都是可以看出來的了。。
之前穿過g6,整體來說還是雙不錯的鞋子,緩震性能良好,中底的mogo部分相當柔軟但跑的总公裏數上去之後,紅色的mogo部分有被壓癟的現象發生,油包是每次是在5公裏之後會有些感覺,越跑越軟,前掌的油包由於采用的是薄片型的,在後半段前掌輕微會有些反映,是個遺憾。還有這個品牌的鞋子也有鞋楦的問題,由其本身是美國品牌,鞋楦采用的也都是歐美人的腳型寬度,又基本上沒有2e版本所以大部分人應該都會覺得前掌偏窄,我穿adistar salvation稍寬松,但穿brooks的g6就只能說是剛剛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