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話說自從身邊朋友一個一個開始投向跑步的懷抱之後
望著腳上有點年紀的舊鞋,心中也開始蠢蠢欲動想要買雙新跑鞋


在01上搜尋慢跑鞋資訊的時候,看到了這個活動訊息:
想跑?adidas adizero帶你跑!報名體驗會拿adizero慢跑鞋
順手就把資料填上送出,之後就忘了這件事....


某天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恭喜妳入選愛迪達adizero體驗會,請問你當天能來嗎?
愣了一下,回神過來後回覆說:當然當然,當天會準時到達!

YA~我入選了!!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時間很快到了體驗會這天,依約提前來到北投運動中心
這是第一次來這地方,一切都很新奇
看到這奇怪的人型雕像,先來張合照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一到門口,就看到很清楚的指引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上了樓,工作人員親切的招呼報到
領了鞋子之後,當然要先拍開箱照
黑色盒子上,簡單的三條線條
一眼就能識別這是Adidas的標誌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盒子一旁有標示尺寸和型號
原來今天體驗的鞋款是adizero Boston 2 W
上面還有可愛的小人標示這是女生的鞋款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打開來看
是我喜歡的顏色耶~而且拿在手上的感覺真是輕
(這張是回家補拍的,拿到鞋子時太興奮忘了拍)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會場的大海報,運動員腳上的肌肉還真健壯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一旁還備有豐盛的餐點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和展示著許多不同功能款式的鞋子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這是今日主持的可愛美女(因為相機沒有防手震....所以.....)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和負責解說的兩位產品經理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進入正題,還沒參加本次體驗會之前,其實我對於愛迪達的鞋子並不是很熟悉
也不知道現在鞋子已經這麼先進,擁有許多特殊功能
像這次體驗的這雙adizero Boston,就是運用所謂的「MicroFit」合腳楦頭
難怪穿上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腳緊緊被包覆,但不會不舒服
一整個就是鞋腳合一的Fu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再來就是Formotion技術,原來腳跟下方的這塊墊子可是有特殊功能的
能夠避震,也能夠減少足部不正常的外翻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就是下面銀色這塊,聽說這次拿到這雙鞋採用的是最新的3D版本Formotion
這應該是我這有點重量又外八的人最合適的功能吧!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另外一個重點科技就是鞋子的前後分別採用adiPRENE和adiPRENE+這兩個有趣的材質
左邊藍色這顆會吸震,放在後腳跟的adiPRENE材質
丟到地上後會靜止不動
右邊黃色這顆是增加彈性,放在腳掌下方的adiPRENE+材質
丟到地上會像彈力球一樣彈起

為甚麼這樣設計的原因就是多是數人跑步是用腳跟落地
所以吸震就相當重要,避免重力的關係會讓腳受傷

另外往前跑要離地的時候,用到的是拇指球的部位
也就是我們腳底最有力量的部位(騎單車也是用這裡踩踏)
適當的增加彈性,能讓力量傳導更有效率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這些是adizero家族的鞋款,從競賽型到訓練型的都有
原來同樣是adizero,還有依據使用需求分成這麼多種款式
我們這次這雙是號稱只有280g的輕量鞋
沒有秤確切秤看看,但拿在手上就是很輕很輕
比起我其他的運動鞋,這簡直是紙片人等級~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另外在鞋子在內裡有加上了麂皮材質
一方面是支撐鞋型,另一方面是可以避免網狀透氣材質與腳直接摩擦
還真是貼心的設計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這張投影片就是腳上這雙鞋所有的特色介紹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從適合像我這種一般跑者的Boston到競賽型使用的Pro adios
產品定位還蠻明確的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再來就是介紹另外一個高科技周邊「miCoach」
這個產品就像一位虛擬教練,可以透過設定將目標輸入電腦
然後傳輸到「miCoach」上
接下來只要依照指示訓練就能輕鬆達到目標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這產品不只可以for跑步,也可以用在多種不同的運動項目上
而且只要透過韌體更新,就可以不斷的升級而不用買新的機器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介紹完adidas產品之後
會場準備了一塊奇特的版子,看起來很像大型的繪圖板
其實這是可以作足部動態測量的儀器喔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只要跑經過這塊板子,電腦就會同步記錄下來腳底的足形
看你的腳有沒有內八或外八
還有顏色表示重力,可以很明顯看出跑步時腳哪邊承受的重力最大
每個人都跑兩次分別測量左右腳
還當場列印個人的紀錄讓我們帶回家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最後,當然要換上新鞋子親自體驗,這才是體驗會找我們來的重點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最喜歡從這個角度看鞋子,一整個有型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每個人都跑跑跑,這位大哥很厲害不間斷的跑了半小時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跑完就開吃了 順便交流一下大家平常跑步的經驗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最後就是當天工作人員與幸運入選的人員大合照

【體驗分享】adidas adizero Boston 慢跑鞋
接著就是之後趁好天氣道路上實際體驗
實際路跑的心得待續,請往下看.....

文章關鍵字
鞋子拿回家之後還捨不得落地 (其實是因為陰雨不斷沒機會出門 )
先替它拍了寫真集

























當然也是要帶它出門透透氣啦!
趁著天氣好,到路上實際去測試看看

以下是幾點心得:

1.真的很透氣:
因為穿著它騎車出門感覺到風一直吹入鞋子裡
感覺就好像穿著涼鞋一樣,很涼爽 (不過冬天有點太涼了)

2.慢跑跟快跑感覺不同:
那天先慢跑熱身,在慢慢跑的時候不會感覺到鞋子的重量,但是有種說不出來的輕快感。
後來練閒歇,先走了一段之後再衝刺一段,這時可以很明顯感受到鞋子的避震和彈力
還不小心超越了一些人,有點暗爽在內心

3.腳的感覺:
先前跑步之後都會有疼痛和鐵腿的感覺,但那天穿這鞋子跑完之後,隔天腳並沒有異狀,只有肌肉一點點酸,可能一方面是距離的關係,這次跑的距離比較短,但該做的熱身+閒歇+收操拉筋都有乖乖的按步驟練習,也喝了足夠的水,之前笨笨的第一次就跟人家去跑12K,沒有循序漸進回家鐵腿了一週

之後還想再加長距離試試看,這鞋測還會繼續下去,這次的時間太短了啦!
我還想去試試PU跑道,之後再繼續分享心得給大家囉!

騎車就像學語文,合適的環境+勤加練習=進步
還有這招哦!明天換小弟寫心得了!

PS.越到後面壓力越大,因為可以寫的,前輩都寫了差不多了說!
愛迪達的supernova glide 2m

我到公館找到快吐血,本來想說買到11號了……

結果我穿起來走了走……很彈很好穿,每一步都有驅使你向前的動力

結果…楦頭太窄

我是從某本書上看到的:當你穿新鞋時,如果穿下去發現楦頭部分有因

為你的腳而撐大,那雙就是不適合你的鞋……超…干。

最後只好買culumus 12= =




愛迪達鞋真的離我好遠@@

jason12308 wrote:
愛迪達的supern...(恕刪)



對阿 愛迪達的鞋子 楦頭都是窄的居多...我已經奔向美津濃的懷抱了><
bromider wrote:
PS.越到後面壓力越大,因為可以寫的,前輩都寫了差不多了說!

把你的感覺忠實寫出來就好。
我現在都是跑個100km,間歇、tempo run、LSD測過後,再把感覺po出來。
我想不同人、不同路線都有不同的體會,加油。
+滿分先
同學好久不見, 竟在此看到妳分享文
我有報名體驗會, 可惜槓龜
這款女用鞋配色還蠻漂亮, 羨慕~

ozwendy wrote:
話說自從身邊朋友一個...(恕刪)

加分先
感謝分享~也期待板大能夠越跑越健康
如果後續有更新,記得要分享喔

題外話~版大穿NB的T-shirt去adidas的場子,沒有被轟出來喔
garcia25 wrote:
版大穿NB的T-shirt去adidas的場子,沒有被轟出來喔...(恕刪)

很識相的進場就拖了...不!是脫了
穿短袖排汗衫參加體驗會
大合照時還跟旁人借Adidas外套遮一下小肚肚
之前都是騎單車比較多,慢跑跑太少要多努力....
各位前輩還請多多指教!

目標台北馬拉松9K
騎車就像學語文,合適的環境+勤加練習=進步

ozwendy wrote:
話說自從身邊朋友一個...(恕刪)



ozwendy: 再來就是Formotion技術,原來腳跟下方的這塊墊子可是有特殊功能的
能夠避震,也能夠減少足部不正常的外翻






ozwendy所提供的圖檔內容是 寫 減低..內翻速度.....



請問 到底 是內翻 還是 外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