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跑馬拉松的次數計算原因?


小綠1981 wrote:
暗中幫助就是把身上能用的的可以分給跑友用
例如某一場缺水缺很嚴重,就拿水給跑友止渴一下!
某一場初馬太多,就拿基樂給他噴一下!
某一場有人抽筋倒地,就幫他解抽筋!
有一場更慘,跑友跌倒還流血,只能把水給他沖傷口,並跑去救護組求救!不過最後都沒看到救護組
基本上陪跑者通常都被講成沒資格在賽道上,
所以無法正大光明在賽道上,所以就無法正大光明的幫助
所以我才稱此幫助是**暗中幫助**
..(恕刪)

俠之大者也!

俠盜分無義,受者自有意。

要郭靖跟廖添丁吵架是沒有意義的。

小綠大說的幫助行為,大頭曾經接受過老師們幫助後,現在也都有在作。

但是大頭都是在您所謂的"正大光明"下,提供跑友服務的!

大頭也感謝您的義行!也許當時就是您幫助大頭的。


大頭放棄報八掛馬領十馬獎,沒有什麼大道理!

但是看到普查網登記的馬數,就是一種自我的肯定。

那些馬場就是有跑過的證明,記憶總是會遺忘的。

有普查網熱心幫您記錄,大頭就很感謝了!

以後要領幾馬獎?大頭還沒捐款贊助之前!大頭是不會去領的。

就跟大頭沒報名繳費就在賽場當路人甲一樣!

大頭跑完馬最感動的就是,進終點站的一刻,回過頭一鞠躬!感謝大會,感謝志工,感謝馬拉松。

雖然常常腳軟站不穩,鞠躬的動作很搞笑!


每個人跑馬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就像大頭跑步的啟蒙老師沒有一個曾經完馬的一樣!

為什麼而跑?重要嗎?

愛上跑而跑!才是快樂的。




















頭大叫大頭 wrote:

俠之大者也!...(恕刪)


非常感性,且兼具理性的好文。

可惜我不是開版版主,無權限為回文跑友加分,否則一定要奉上五分。



小綠1981 wrote:
暗中幫助就是把身上能用的的可以分給跑友用
例如某一場缺水缺很嚴重,就拿水給跑友止渴一下!
某一場初馬太多,就拿基樂給他噴一下!
某一場有人抽筋倒地,就幫他解抽筋!

嗯~~沒想到小綠1981 先生是如此熱心。

真是性情中人。
頭大叫大頭 wrote:
俠之大者也!俠盜分無...(恕刪)

好文+1
在允許範圍內幫助人是件很快樂的事
追求普查獎也是個快樂的事
跑步也是快樂的事(落馬除外,因為落馬的人感覺都不快樂)
大頭10馬獎沒領很可惜!要跑10馬相當不容易,要耗很多間才有的,如果獎盃已經做了,那就更應該拿,畢竟東西已經花錢了
普查獎盃通常都是一般跑友大家捐款來的,隨著跑馬人數變多,普查管理越來越不易
馬拉松普查次數很有趣,一開始跑10馬送10馬獎,再跑20馬(累積30馬)再送30馬獎,再跑30馬(累積60馬)再送60馬獎,再跑40馬(累積100馬)送百馬獎,過了百馬以後就很辛苦,因為要再跑100次才能領獎(200馬,300馬,400馬)

小綠1981 wrote:
其實有時我也像不透,為何大家要花大錢去挑戰全馬,花大錢又被主辦單位限制時間,等於是花錢買罪受的感覺~~
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陪跑者想跑個無慮的步,想跑就跑,不想跑就可以暗中幫助好多比賽中的選手!這就是義氣!


你已經害一篇被鎖文了

又要來這邊宣揚你的跑免錢理論了嗎?

你要幫助比賽選手 不用這麼辛苦還要暗中偷偷來

自己在路邊架一個私人水站提供水或是肌樂 或是直接報名去當義工都可以 我相信大家都會很感謝你

但是不用那麼辛苦 還要去跟人家跑免錢的
很多人一開始或許是想挑戰自己,
但後來發現跑完一場馬拉松其實不難,
難在自己準備得夠不夠,
sub5~sub4~sub3都有人為了這些數字在跑,
但其實練到哪邊,成績大概就是在哪邊了。

對真正熱愛馬拉松的人而言,其實成績不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很多人是喜歡用雙腳去跑過一座座高山,或是許多的鄉鎮,
甚至平常也會規畫全馬或是超馬距離等自我訓練,
規劃當中還要考慮補給點以及休息點或是交通,前置作業有時候很麻煩卻也會很好玩,
總之,一切安排好,就可以享受慢跑長跑的樂趣了,我想這才是最棒的

跑馬拉松有主辦單位幫你規畫好賽道,沒幾公里還有補給點,還有協力或自願團體幫忙拍照,
跑完還有證書獎牌,跑得好還可以上凸台領獎品,累積越多也還有普查獎可領(感謝),
很多人都是自願無償去推行慢跑運動,做義工,自掏腰包買補給,很多人都很熱情的~~~
跑馬拉松是花錢去享受的。

我身邊很多跑全馬的朋友,
大家平常花在跑步的時間跟累積的里程,往往都比比賽多出很多很多,
因為大家就只是喜歡跑步而已,就這麼簡單嚕

KoalaTsao wrote:
你已經害一篇被鎖文了...(恕刪)

那篇文章被鎖文好像是你的因素才被鎖的吧?
其實說很多其實你不懂,不過我說給別人聽也OK

當大會的義工要被限制行動(限制時間與安排事項),所以本人不洽當
定點補給,本人負擔太重(等於只要是跑友都可以來補給)
我的暗中幫助是真的看到跑友已經快不行的那種,才給於幫助
至於我也幫助很多人了,在此篇文章不想再討論陪不陪跑的事,反正重點是幫助人就對了!
如同版主說的一職追求那些數字有何意義?
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追求也不一樣,所以不要因個人因素去限制別人太多,因為很多事情沒有對或錯,只是看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解答,只要覺得對,覺得能讓自己快樂,能幫助到人,其實這樣就夠了!
小綠1981 wrote:
那篇文章被鎖文好像是你的因素才被鎖的吧?


那篇明明就是你在玩文字遊戲 還牽拖別人

算了! 這篇的主題不在跑免錢

至於版主說的一直追求那些數字有何意義?

我覺得那是一種自我肯定

就如版大說的
你一年大概會報2~4場.會完賽的大概1~2場
那你幹麻去記得一年大概報幾場 完賽幾場?

為什麼不想跑了或跑不完了?

是意志力不堅定 練不夠? 還是?

所以別人可以當天的克服天氣 身體狀況 而完成比賽
所以別人可以平時克服惰性努力擠出時間來練習 所以跑的完

這樣不值得紀念 不值得記錄嗎?
KoalaTsao wrote:
就如版大說的
你一年大概會報2~4場.會完賽的大概1~2場
那你幹麻去記得一年大概報幾場 完賽幾場?

為什麼不想跑了或跑不完了?

是意志力不堅定 練不夠? 還是?

版主是騎自由車起家的健將,曾經三屆成功挑戰「 太魯閣登山賽 (2011 為MAXXIS冠名贊助 ),2012、2013為交通部主辦 」,400多位國內外高手,只有一半的人能完成,版主是完賽選手其中一。

我所認識的單車朋友,好像都沒有對路跑有興趣的。
大膽推測,喜歡單車的人普遍不喜歡慢跑。

可能是版主對於馬拉松尚未有極高之熱血情感。

不過看到【中興新村星光夜跑】--5K名單,也有不少中部知名單車車隊。
因此,單車車友或許是喜歡10K以內左右的短程路跑。
馬拉松42K的長跑距離,算是專業級的挑戰,跨界運動的族群,比較會選初階的短程路跑。


而慢跑者對單車,似乎也比較沒興趣。

看單車誌68期--【犀利人生之三鐵難 ? 不難! 】
提到...
1.5K的游泳 = 10KM 路跑 = 40KM腳踏車
所以,42KM的路跑,約等於160KM的單車長征。
不過,有能力騎完160KM的單車人,未必有耐心跑完42KM,
畢竟,路跑的平均心跳率是比單車還高的,體能需求亦高。


照片出處,單車誌68期封面。

yang2324 wrote:
請問有跑馬的跑馬拉松...(恕刪)


就跟把幾個妹一樣~ 百人斬~千人斬~ 每一關門檻不同 ~越把經驗值越高~
謝謝各位的回應~

我也來回應一下為什麼不跑跟跑不完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馬拉松是一個需要時間練習的運動~~
自己本身也非常喜歡挑戰自我~

常常會在比賽時就當月練習的量設下目標-
如果發現已經不可能達到設定的目標我會選舉放棄~~每個人實力多少自己應該也知道的~
我不喜歡硬撐導致星期一之後幾天的身體傷害~這樣會讓我工作上的不方便.

所以說跑幾次馬對我來講較沒意義~.單次單次的設定時限有沒有辦法達成是我的目標


也希望我的膚淺問題就此結束了也希望我的膚淺問題就此結束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