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覺得量力而為這句話應該有問題,因為所有參加馬拉松的跑者,有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天生就能跑完全馬的,而是在訓練過程中有遇到很多的瓶頸,也就是撞牆期,但是他們總是一再挑戰,一再衝破,所以才會更加精進。而這次發生意外的跑者在過程中,可能也是遇到了身體不適的瓶頸,但他以為可以完成,所以還是跑了30K,但是覺得不行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在休息過程中便惡化死亡。總之,適度的運動(循序漸進)是好的,但是絕對不要強迫自己去一直挑戰自己的極限,要不然總有一次會遇到不好的事~~~~~
發生這種事,主辦單位也有責任。今年把半馬取消,只有全馬和10K,應該是要限制人數。但是很多人就是衝著田中馬的名氣大,所以本來只跑半馬的人,硬著頭皮報全馬,導致今年田中馬初馬的人數特別多。而跑初馬本來就有比較高的風險,不知道自身的身體狀況硬是衝下去,難免會發生問題!而且這次在賽道的安排上,在20K附近爬了一個蠻陡的坡,感覺上相當於三峽紫微森林那段陡坡的山路爬兩趟,這段路會耗掉相當多的體力,跑初馬的人如果沒有妥善調節體力,30K之後冗長的八堡二圳就是很嚴重的關卡,出事的地點就在這裡!田中馬過去的評價相當高,但是今年發生了這件憾事,我想之後對這場賽事的評價多少會有影響!
田中馬去年就沒有半馬了, 而今年分成菁英組及歡樂組, 本來就是在分散流量.跑馬要量力而為, 不要去勉強才是重點.為什麼要跑田中馬? 是因為整個鎮上全體總動員, 讓跑友有感受到鄉民的熱情, 這是田中馬吸引大家去跑的理由, 我是去年去跑的初馬者.好的賽事應該要保留, 也希望跑友珍惜這個鄉民與跑友熱情互動的馬場.
其實全馬前段感覺良好,就很容易爆衝如果沒有全馬經驗,就很難在那種很多人一起衝速度的前半段持速保留體力導致後半馬身陷危機而不自知後半真的在靠意志力撐的大有人在而這種時候往往身體告訴你不舒服的訊息都會被你的強大的完賽意志給否定因而也小看了這種身體的警訊有時身體受傷了,要到跑完或完賽後的恢復期才會一一被發現前10馬都得小心這個問題因為很多人也在拚破PB這個迷思中忘情於折磨自己的痛苦感受大家加油~~golfofkobe2003 wrote:小弟覺得量力而為這句...(恕刪)
lihung_lee wrote:田中馬去年就沒有半馬了, 而今年分成菁英組及歡樂組, 本來就是在分散流量. 去年怎麼會沒有半馬?喔,對了,去年是超半馬。菁英組和歡樂組感覺不出什麼差別,很多菁英組跑的也沒歡樂組快,而歡樂組也沒覺得多歡樂,這種分流有什麼意義嗎?
Jonry wrote:去年怎麼會沒有半馬?...(恕刪) 今年精英組跟歡樂組當然有差別阿~精英組跑的是去年的路線~有兩大陡坡歡樂組今年就只有一個陡坡當然有所區別另外分流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不然像我們這種肉腳跑者往往會擋到想衝PB的勇腳阿~~不過個人覺得這種賽是就是要享受嘛~慢慢跑才舒服PS~本人也姓周 又跑歡樂組 結束後接到好多關切電話~~願該名跑者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