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開箱的實穿者,由小惡魔電腦版的編輯布萊恩擔綱。是因為前陣子他為了要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因而決定開始透過慢跑進行運動減重,而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開跑前他要買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也是相當合理的啊!(明明就是心中敗家的小惡魔作祟

就在他通過老婆審核的預算後立刻上網搜尋心儀鞋款,這時發現在MIZUNO中有興趣的款式落在他的預算範圍內。而且不久前有看到筆者報導,在MIZUNO的路跑旗艦店設置了『足弓測量儀器』,所以便決定藉此機會前往看鞋,同時順便了解一下自己的腳型。

在這裡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下足測的流程,一開始會在地面上單腳站立然後進行蹲下的動作(兩腳輪流),接著在店內走一小段直線,接著就脫掉鞋襪踩上機器進行掃描,並輸入身高體重等資訊,大概過一至兩分鐘測量結果就出爐了。
檢測結果
●足弓低接近扁平,步行的時候腳尖有點朝外的情況。
●站立時兩腳掌為平行。
●在足關節的柔軟度上,蹲下的時候腳跟無法著地,推測足關節的柔軟性較低。
●建議要穿穩定性較好、彈性較好的鞋款。
最後他在實穿幾款推薦的鞋款,再加上預算以及外型喜好程度等考量因素後,帶回了支撐型的『MIZUNO WAVE INSPIRE 10』,另外因為他的腳楦頭較寬,所以選擇了2E楦頭的版本。

在外型與配色上,2E寬楦版為橘色搭配上螢光黃的MIZUNO標誌,個人覺得外型與配色相當有日式跑鞋的味道。

鞋面採用『DYNAMOTION FIT』彈性網布,提升實穿時的包覆以及透氣感。

在腳尖的部份有做強化。

中底部分使用MIZUNO鞋款中常見的U4ic材質,目的在提供避震效果下能減輕重量。

在鞋面側面的螢光黃的品牌標誌以及亮面的花紋設計,除了美觀外也增加鞋面支撐效果。

在後跟的地方設計了『WAVE INSPIRE 10』的標誌,再加上類似水墨畫的中文十字,看起來很有東方的味道。

後跟採用SR TOUCH的吸震材質,提供觸地時的回彈性。

內側的鞋面使用大面積的貼皮,造型有點像是『MIZUNO WAVE』的W標誌,同時具有強化鞋面支撐的效果。

內側的MIZUNO標誌同樣設計成類似十的中文字。

使用『FANSHAPED WAVE』扇形波浪板,藉由內高外低的構造抑制過度內翻的情況,並在提供避震的同時也增加穩定性。

正後方的部份設計簡約。

鞋舌與鞋帶為黑色設計,個人覺得好看又較耐髒。

鞋舌上的鞋帶固定環印有『WAVE INSPIRE』以及十週年的字樣。

鞋口的部份同樣為黑色設計。

從正上方可以明顯看出楦頭的部份蠻寬的。

再來看到鞋底的設計。

前足使用SMOOTH RIDE大底彎曲溝槽設計,目的在於降低前進時的不穩定,讓踩踏步伐更平順。

在磨耗較高的部位使用X10耐磨大底。另外,也使用MIZUNO INTERCOOL腳底排熱氣設計,不過這個部份似乎在外觀上看不太出來。

最後實際測量鞋子的重量,尺寸為US9單腳的重量為261公克,重量算是相當輕盈。


再來看到實穿的部份。

布萊恩表示,穿上後第一個感覺就是重量非常的輕盈,而且在前腳掌的鞋面以及鞋底的部份都很軟,做彎曲的動作很輕鬆。而在靠近足弓的位置,腳底則有很明顯支撐的感覺。

實際進行了幾次慢跑,每次約三公里,最遠一次為六公里,到截稿前累積共跑了約三十多公里。因為是寬楦版本的關係,所以他穿起來覺得很舒適沒有壓迫感;不過在腳背部分的包覆性上,要把鞋帶綁得比較緊一點才能比較服貼。

前進時步伐很穩定,而且在足弓的支撐效果上很明顯但又不會過度而造成足弓的痠痛。這個部份讓他覺得比較驚艷,因為過去穿過支撐性比較好的鞋款,實穿感覺都會比較厚重一些,但WAVE INSPIRE 10卻能保有輕量的感受。另外在透氣的效果上,他則是認為鞋面的透氣感很明顯。在抓地力的部份他認為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實際穿了幾次在晴天的路面上,抓地力與他過去穿過的跑鞋比較起來差異不大。

腳跟的避震效果並不是非常軟的那種,而是有稍微硬一些的感受,但他提到因為自己的體重較重,這樣的避震對他腳踝的負擔比較小,因為他之前所穿的鞋款避震過於軟Q,所以腳踝需要施更多的力氣維持穩定,而WAVE INSPIRE 10則是讓他在跑相同距離下,腳踝感覺更輕鬆省力。

最後看到鞋底實際磨耗的程度,實際跑了30多公里下來,除了卡了一些石子以及灰塵之外,鞋底的磨耗似乎並不多。


整體來說布萊恩對於這款鞋很滿意,不論是在功能或是外型上都符合他個人的需求,也在這裡先預祝他能順利達成減重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