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有點陷入,是山不是山的困頓之感,
剛開始跑步是因為我小學跑很快,這種優越感使我愛上了跑步
因為年輕好強都會想跟別人競爭,於是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在慢跑上,
可當年紀越來越大,碰到事情越來越多,最後慢跑變成我的休閒活動,
有時就會想我每天花那麼多時間在慢跑(含走路到運動場、熱身操、收操,約一個半小時)上到底在幹嘛
明明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量就足夠了,但就會有一種 我怎能輸給過去的自己那種感覺,
想問大家會有這種感覺嗎? 又怎麼調適?
而我現在竟然又想花大錢買相關配備的衝動,
想問一下各位前輩 GPS錶、心跳帶真有必要購買嗎?
我相信能用更科學的方法訓練肯定有效,但感覺我只是利用了,金錢上購買這些配備的心態,
讓自己用新的方式重新愛上跑步這項休閒活動,
當然我也不知道自己這種心態到底正常還是不正常?
因為目前已經有智慧型手機了
現在只剩手錶跟心跳帶,預算約7K左右,現在不知道要買結合在一起的心率錶,還是單買手錶(可顯示心率的) + 心跳帶
會踏進慢跑界的原因只是單純的想忘記失戀!
傻傻的我第一次隨便穿了一雙運動鞋就呆呆的跑了5K,連熱身都沒有!
回來鐵腿一個禮拜!
在休息的這一個禮拜裡看了許多慢跑的相關知識!
卻不自覺地愛上了慢跑!
前兩天跑完了人生中第一場初半馬!
當然在這中間也添購了一些慢跑裝備!(跑鞋*3、排汗衣、緊身(內)褲)
目前也在觀望電子設備!(小米手環、GPS表)
原本的想法只是想忘記失戀、跑身體健康的!
但心底一直有個聲音!我能跑多快?全馬SUB4?半馬100分?
想到我現在10K還超過50分!要如何跨過那道墻?
我想,得借助科學的器材與訓練才能幫助我突破!
外在的裝備只是讓自己更能有突破PB的衝勁!
那些並不是絕對需要的!
重點在於你對自己慢跑的目標在哪裡!
(前天的半馬路跑賽也是有人花了快4小時跑完!但是我看到她依然笑得很開心!
重點不在於她花多久的時間,而是她順利的平安完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