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懇求有經驗的先進指點解惑
文長,感謝您耐心看完

4年9班老男人去年11月開始跑步
其間陸續有膝蓋內側韌帶和足弓疼痛問題
在減量降低強度後也都很快痊癒
今年2~5月份也跑了8次半馬(PB如下圖)
到五月底前都跑得很順,也沒有再受傷,
所以在五月底端午節休假時(27~30)連跑4天
距離依序為21K、15K、4K、5K
休息4天後,6/4參加高雄15K路跑,
一起跑就下大雨,以1小34分在雨中完成賽事,
過程中很順利,也沒有感覺那裡不舒服

問題來了,二天後右腿無法正常走路,髖關節深處會痛(摸不到痛點),
更無法支撐跑步時的壓力(疼痛點如下示意圖)
休息了3星期,可以正常走路了,試跑還是會痛無法支撐,
於是找復健醫師看診,醫師說是深處的筋受傷,還說這位置不容易受傷
(傻眼了,不容易受傷?我卻莫名受傷了)
讓我做電療和熱敷,傷痛有緩慢的進步,持續復健中

最近三星期,開始每週假日試跑一次,只能以7分半速度慢慢跑,
而且很喘很累,去年開始跑步時都沒這麼慢又累,只能跑5~8K
前面2~3公里會有隱隱不舒服的感覺,之後,就比較正常了。
跑完的當下也沒有不舒服,走路也正常,但一樣兩天後快走或慢跑會不舒服
要休息一個星期才能跑步

受傷已經快2個月了,不能正常跑步心情很鬱悶..........

請教
一、受傷的可能原因?
二、受傷前已報名10/29台中城市半程馬拉松,要放棄等下次機會嗎?(退費要在8/19前提出)
三、目前要怎麼做才能在最短時間恢復正常?

以上感謝您耐心看完不吝指導

受傷髖關節無法支撐跑步
受傷髖關節無法支撐跑步
你也太強了吧!4年9班 (49年次?)短時間量太大的結果...
没有特効薬,只有完全休息才可能快復!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能跑長久才是最重要..!
小建議,參考一下

1.九天內跑了5次,21K隔天又跑15K,太傷了,年紀稍長後,
肌肉筋骨會退化,練跑要循序漸進,休息也是課表之一,
因跑齡不到一年,肌肉還在養成階段,通常練跑後心肺的能力,
會大過於腿部肌肉的承受能力,常覺得不會喘啊,還可以跑下去,
甚至還能加速,但腿部肌肉跟筋骨韌帶,已經負荷不了這種強度。
建議是跑一天休一天。至少再跑個一年再調整。

2.建議退掉賽事,休養後,無傷再練跑2~3個月再參賽.

3.短期內要復原,應該不可能,就像棒球選手一拉傷,
有時就取消登錄一樣,動則2~3個月。
韌帶筋骨要復原很慢,尤其年紀漸增之後

建議完全停跑3個月,
前2個月也不要走(指的是專程去運動的快走或慢走)
第3個月才慢走.
3個月之後若覺得完全康復了再練跑.
跑個2個月再參賽.
建議可參加:
2018 TQF食在健康-臺中城市路跑賽 01/21 日 06:00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市政大樓
臺灣大腳丫長跑協會
-----------------------------------------------------------------------------
2018 花現龍井第四屆全國馬拉松賽 1/28 日 07:00 臺中市龍井區花田會場
臺灣大腳丫長跑協會
-------------------------------------------------------------------------------
兩場選一場,大腳丫辦的,應該有一定的水準
最有可能是骨性關節炎,其次是神經壓迫。骨性關節炎可由X光檢查知道,有時晚上睡覺也會不舒服。閉孔神經壓迫也有可能,會合併大腿內側感覺異常。
大哥, 你跑太兇, 我沒有你會跑.

回答受傷部分, 看起來是梨狀肌或滑囊受傷, 要快的話就直接從受傷的部位打消炎針, 但是有風險怕傷到神經,請找有經驗的醫生,

復健的話, 要從屁股照短波, 要小心照到子孫袋, 大概2~3個療程(12~18次)
vincent6171214 wrote:
如題懇求有經驗的先...(恕刪)


板大跑太猛了. 不過真的如其他大大說的沒有特效藥 只能休息確定醫生說ok 才繼續跑比較好. 這段期間建議輕鬆的走 頂多E速小跑一下就好. 比較建議康復後建議往後動態暖身要多動一動梨狀肌, 跑完也要多靜態拉筋這塊. 還有每周找一天重訓一下腿部肌肉, 有助於預防傷害也對於成績有幫助喔.

PS. 如果還看不好 有沒有考慮看一下風濕免疫科, 小弟之前常常會梨狀肌痛然後走路有點困難, 但一般休息一周就好. 去年有次練跑完痛到一個受不了, 看了骨科他也說應該是梨狀肌受傷. 兩個月過後還是痛, 後來朋友介紹去看風濕免疫科, 發現有僵直性脊椎炎. 醫生說有這病梨狀肌也是會不舒服的.
感謝樓上幾位先進提供寶貴意見,受益良多,謝謝大家。
先前朋友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不過他是因為大腿後方肌肉運動時拉傷
然後受傷期間坐姿不正,常身體歪斜或蹺二郎腿才比較不會痛
西醫檢查都說骨頭沒問題,後來有個中醫說他骨盆前傾需要針炙
他受傷時又持續跑步導至腳底板發炎
目前仍在治療中

所以我覺得你還是先把傷養好比較好
免得代償找上門
如果是骨性(退化性)關節炎我建議休息半年,上下樓梯、快走都不痛再開始。也就是明年再重新開始。否則依文獻資料,再發生疼痛的機率很高。

如果是神經壓迫,壓迫解除後,就可慢慢恢復練跑了。

休息這段期間,可以做核心肌群訓練,這是打底的訓練,很重要。

心肺訓練可以藉由手搖式心肺測試訓練用手搖車或是靜態腳踏車來保持心肺耐力。

腳力可以先忽略訓練,等髖關節問題真的解決了再訓練還來得及。

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大哥,有可能操之過急了
有注意到您之前的發文
好像也是傷勢不斷
有可能出現代償(Compensation)現象
人體動作會自動避開受傷或是肌力不足的地方
轉而使用平常不是負責出力的肌肉
久了當然會受傷

會常受傷,通常是姿勢不正確造成
而身體肌力不平衡(Imbalance),是姿勢走樣的主因

如果大哥往後想健康地跑步
建議找運動專門的物理治療所
(這部分請有治療經驗的跑友提供意見)
檢查身體哪些肌肉較緊繃需按摩
哪些肌肉需要加強鍛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