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最近的試車行程大致告一段落,所以小編和羅學長決定前往中南部勘景,以便日後有更好的試車場景可以進行拍攝,因此一大早就浩浩蕩蕩從台北出發。就在下午抵達台中都會公園附近之時,突然被一個帥氣的車輛從旁刷卡而過,做為汽車編輯的我們除了內心的三字經連發之外,眼角餘光告訴自己這好像不是一輛尋常的車款,便加足油門追上前去,好在紅綠燈賞臉即刻轉紅,也終於被我們直擊到現代南陽即將於3月2日發表的最新車款─Ioniq 5。
獨家目擊影片在這裡

在路上我們先是尾隨了Ioniq 5幾個路口,可以發現這部現代最新的電動車外觀真的相當帥氣,有別於在網路上看到的原廠照片,實車的份量感更為實在,基本上已經是休旅車的身形,只不過車高沒有正統SUV來得誇張就是了。除了尺碼之外,Ioniq 5的尾燈確實非常具有辨識度,不僅好看之外,其設計也非常特別,採用了點陣圖的概念,並貫穿整個車尾。Ioniq 5貫穿的點陣圖尾燈,裡面每一個方塊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LED單體,左右各兩個的長方形尾燈確實相當顯眼,位於長方形中央的則是煞車燈,方向燈則是在最外側的尾燈下方,確實是個非常嶄新,同時融合復古與科技的設計方式。

就實車的樣貌看來,Ioniq 5的車尾採用了非常方正、剛硬的設計手法,整個車尾幾乎都是筆直的線條,除了尾燈下方的霧銀色飾板較為傾斜。而Hyundai的品牌廠徽與Ioniq 5的銘牌則是都用黑色膠帶覆蓋,這也是因應法規的緣故。

默默跟隨幾個路口,可以發現Ioniq 5車上是全員滿載,而他們應該正在進行加速的體驗,雖然目前還不確定此部Ioniq 5的等級,但就瞬間的加速度來看,我們駕駛的250匹馬力Kuga ST Line工作車追起來非常吃力,應該會是最高等級的雙馬達版本。這張照片可以更明顯看出Ioniq 5的車尾樣貌,後保桿的造型非常搶眼,同時也頗具運動風味。

貌似加速體驗告一段落,趁著Ioniq 5停在路邊時我們也拍攝了一張車側的照片。可以看出Ioniq 5的軸距確實相當可觀,3000mm的誇張數據不是開玩笑的,極短的前後懸搭配兩張超大的車門,內部的空間應該非常值得期待。至於造型方面,Ioniq 5的車側線條就相當簡約,筆直的腰線搭配車門上的斜線,帶出寬大的視覺效果,特殊的輪拱造型搭配同色的側裙,有種介於CUV與大型掀背的概念。車頂的線條走勢相當水平,C柱則是快速向下傾斜,看起來同樣是考量車內空間的設計方式。

由於Ioniq 5停在路邊的時間相當長,所以我們決定派出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羅學長前往交涉,看看能否讓我們近距離觀賞一下實車,同時也拍攝幾張照片進行報導。不過看羅學長凶神惡煞、台中在地人的樣貌,相信沒有人敢拒絕學長的好意,是吧!
在學長交涉的途中,我們先來欣賞一下Ioniq 5的車頭。寬扁同時簡約的筆觸是小編隊於本車的第一印象,車頭引擎蓋(行李廂蓋)除了從A柱向下延伸的兩條鈑金折線之外,就是一個相當平坦的曲面,也是現代集團首款採用前掀式引擎蓋的車款,為得就是降低整車的風阻係數,以達到更佳的續航表現。頭燈組的部分則是和車尾前後呼應,都採用類似貫穿式的設計手法,燈組的造型也都是採用方正的四邊形,看似在同一平面的四組日行燈(方向燈),其實是採用漸進的排列方式,側面看起來更為立體,相信這也是原廠設計是特別打造出來的復古元素。

感恩學長,讚嘆學長,果然沒有人可以拒絕羅學長的要求,原廠人員也同意我們進行簡單的照片拍攝,當然前提是不能影響他們的工作行程啦!

Ioniq 5的內裝和外觀的風格非常接近,也是走著簡單但卻不失科技的手法呈現。雙12.3吋的螢幕組合而成的駕駛座艙符合新世代的審美標準,而和攣生兄弟EV6不同的是Ioniq 5採用的是平面的螢幕,而非EV6的曲面,但就儀錶板的顯示畫面來看,應該是完全相通的系統。Ioniq 5的方向盤也同樣採用雙幅式的造型,相較EV6來得更為可愛一些,上方同樣有著快捷按鍵與駕駛模式切換的介面。Ioniq 5的駕駛艙的設計理念,基本上捨棄了傳統中控台的概念,而是將所有的控制面板都放在了雙螢幕的下方,讓駕駛者使用起來更為就手,因此儀表檯總成是完全懸浮的設計,讓整個車內空間感更為開闊,矗立在兩張前做中央的則是置杯架,同時在下方也有USB電源孔,以及一個相當巨大的置物空間,機能看起來也頗為出色。由於沒辦法進入車內,應該說實際碰觸到車輛,因此內裝的各項細節,以及後座的空間表現就留到記者會再行向各位網友報告。

看到這個20吋的鋁圈,其實就可以推斷這部Ioniq 5為雙馬達的頂規版本。這組輪圈的造型非常具有特色,同時也可以兼具空力效果,同樣可以增加行駛里程。

經過詢問過後得知,可以在台中與Ioniq 5相遇,其實是因為現代南陽實業剛好在台中進行教育訓練,所以會讓我們瞎貓碰上死耗子,有機會搶先目睹Ioniq 5的樣貌,現場的Hyundai原廠人員也相當客氣,不過它們還有很多課程與體驗要進行,所以就只好先恭送他們離開啦。本車將於3月2日正式發表,屆時我們也會在第一時間奉上最詳盡的報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