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華碩 Asus ZenFone 6 可說是系列以來改變最大幅度的一款機型,不僅外型 Logo 大改、也因真全螢幕的關係使用了翻轉相機這個曾被 OPPO 用過,但拿來解全螢幕痛點的解法;另外,機型上也不同於以往至少兩種處理器規格的機型,而是直接攤牌要打旗艦機型。當然,ZenFone 6 的內在也是頗具玄機,從先前發表會可以知道官方想要以「實用」來吸引“Power User”,那麼是不是就沒有 Fancy 的地方?倒也未必。
在 6/6 台灣發表上市資訊前,就以這篇先給網友看看有別於發表會前的簡單上手玩外,其他更為詳盡的功能測試,尤其是相機實拍.....
◆開箱
這次 ZenFone 6 的外盒設計與以往(應該是說孔劉代言後)的設計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變化。正面直接以真全螢幕搭配“6”作為主視覺,側面則是印有 ZenFone 6 字樣。

側面的 Logo 剛剛介紹過了,盒頂則是有著本次大亮點,也就是翻轉雙鏡頭的圖樣。

盒背一樣是基本的產品資訊,這邊也可看到支援 Hi-res / DTS Headphone:X 7.1 音效規格的字樣。

這邊也附上一張先前 ZenFone 5 的盒裝,就可以知道設計差別有多大了.....

打開上蓋後,配置是採一般通用的上層配件盒、中間手機本體的方式呈現。這邊也能看到在配件盒上也刻了翻轉相機的英文字樣。

直接把手機移除看最下面的配件,設有 3.5mm 耳機、USB-C 連接線以及充電器。

配件盒這邊內含透明硬質的保護殼以及「特殊」的退卡針,後續會說明為何特殊。至於說明文件部分,拿到的版本可能還不是市售版,因此就沒有在盒內了。

◆外型
ZenFone 6 在外觀上的一大改變,就是在配置 6.4 吋的真全螢幕規格(官方稱作 NanoEdge)。比例為 19.5:9、佔比 92%、亮度 600nits,並有著 100% 的 DCI-P3 色域,以及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而官方主軸的「實用」特性上,這邊可以從 FHD+ 解析度上看到。

這邊來檢視上、下框的厚度,官方這邊沒有明確公布邊框的窄度,相信看到這個厚度應該是不需要擔心.....相對較厚的下巴其實也只是相對而已,跟其他真全螢幕機種來說並不會遜色到哪。
- 上框
- 下框
- 螢幕設定
- 螢幕設定
- Splendid色彩調整
- Splendid色彩調整

這邊附上控制中心以及設定開啟前後的差別,開啟後原本白色背景黑字體會反轉為黑色背景白字體,對於閱讀的舒適度來說也有一定提升。要注意的是深色模式僅支援內建的功能以及顯示介面,像是第三方 APP 或是 Chorme 等瀏覽器是不支援的喔。
- 淺色
- 深色
- 淺色
- 深色


雖說點陣紋光紋不會有誇張的漸層效果;但在不同光源下還是會著相異的光影流動感受;不過小編與當初發表會時看到的樣機比較,漸層光源的效果似乎又變得更低調了.....其實直接打上光源還是會有只是真的沒有當初那麼高調。

這邊附上一張當初拍的照片,就知道差異有多大了。這邊必須要說,第二個「實用」點則是在實體的指紋辨識器上,自己是覺得沒有不好,實際測試的速度也快到小編不用拍影片也可以說的程度。只是以美觀的角度來看,新設計多了一塊凹槽看起來還是稍嫌可惜的.....

細部來看一下這次全新的 Logo 設計,小編也來了先前發表會時拍的做個比較,可以發現細部上有些差異?這點等發表會時再來問問看 PM 是不是真的有差異。至少自己覺得這次拿到的實測機型,在機背受光的反應真的更為低調一些。附帶一題,機身尺寸為 159.1 x 75.44 x 9.1mm,重 190g;且不支援防水機能。


ZenFone 6 本次的新設計無非就是取消了先前 ZenFone 的一大特色,也就是從實體指紋辨識器為起點發散的同心圓紋路;這次在 Computex 記者會上,為了紀念華碩 30 週年推出的限量版 ZenFone 6,除了以消光黑為主設計,下方也有 30 週年的

這邊也拿一下 ZenFone 5 的同心圓比較一下,30 週年版是不是真的低調不少啊


四向這邊 ZenFone 6 也延續了 ZenFone 歷代的優秀血統,也就是雙邊的鑽石切割.....機頂可以看到天線、Mic 以及最主要的翻轉鏡頭機構、機底則是有揚聲孔、Mic、3.5mm 耳機孔以及 USB-C 連接埠;右側為基本的音量、電源啟閉鍵以及這次增設的智慧快捷鍵(最上方);左側則是僅設置退卡槽。
- 機頂
- 機底
- 右側
- 左側

這邊也附上一張 ZenFone 6 機背的分解圖做為參考。

獨立三卡槽這邊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就是本次 ZenFone 6 的退卡洞「相當」深。這邊拿了好像是電力怪獸的退卡針比較一下,可以明顯看到 ZenFone 6 明顯比較長。實際測了一下 ASUS 一般的還是能成功退卡,但卡針幾乎插到底了。至於其他退卡針在發表會時,有同業遇到沒辦法退卡的狀況,建議還是把原廠附贈的準備好.....

◆相機
剛剛提到 ZenFone 6 本次外觀上除了真全螢幕、機背的設計,達成全螢幕的做法不是升降前鏡頭;而是電動的翻轉雙主鏡頭了。原理先前發表會已經有詳細解釋了,這邊不多說技術層面,先簡單介紹一下硬體規格。
機背狀態下右側配置 Sony IMX586 4,800 萬畫素 f/1.79 主攝(等效焦段 26mm),有著 1.6um 單位畫素、低光畫素 4 in 1,並可從 48MP 萬畫素裁切至 2x,也就是 52mm 無損變焦,等等實拍時我們再來好好檢視一下差異。
左側則是配置目前主流的超廣角鏡頭,畫素則是較高的 1,300 萬,視角為 125 度等效 11mm,官方這邊也說有著更好的變形控制,光圈官方沒有公佈;但從 EXIF 資訊可以得出 f/2.4。要特別說明的是,官方說明因為翻轉鏡頭機構的設計,雙鏡頭這邊都沒有光學防手震,不然會讓體積更為厚實。

翻轉相機的外殼官方採用了比不鏽鋼輕 20%,韌性高 4 倍的液態金屬打造。在翻轉後(角度可達 180 度)也直白的刻上“FLIP CAMERA”、48MP、超廣角等諸多規格,並闡述是由液態金屬以及步進式馬達所構成。

翻轉到一半的樣子也給大家看看,這邊也稍微說一下技術層面。內部搭配內含步進式馬達以及齒輪箱的動力組件,其中馬達最小可以調整至 2 度,可在翻轉的感受上更為柔順;齒輪箱這邊有著 13 個齒輪,扭力值為 2x,耐用程度上可以來到十萬次,官方舉例是以單日 28 次來算的話,至少會有 5 年的使用壽命(是要撐到 ZenFone 11


這邊也來一張先前拍過的,指揮艇組合~~~~~~~~只是想要表示有了翻轉鏡頭可以有更多高低角度的拍攝角度。

前鏡頭的規格.....嗯.....因為翻轉的關係,所以前鏡頭跟主鏡頭的配置是完全一樣的。有興趣了解前鏡頭規格的朋友可以在往上看一下


翻轉鏡頭的操作上,除了基本的自拍按鍵切換,也能透過長壓切換鍵叫出虛擬撥桿移動等方式;另外,也能靠音量鍵做控制。這邊來看示範影片:
還有一種是比較特殊、但發表會時來不及錄的 Google Assistant 切換,只要對手機說「我要自拍」,就會自動開啟相機並切換成自拍功能。當然要轉幾度這種指令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啦

因為跟翻轉鏡頭有牽扯的關係,保護殼在這邊一次做介紹。這邊可以看到在翻轉螢幕、指紋辨識器的部分是有做挖空。

由於翻轉鏡頭的關係,在機頂也是有做挖空處理。

這邊也附上一張翻轉時的範例給大家參考。

緊接著是相機介面,UI 上跟先前差不多,不過設計上字體與圖案更為精練。雖說前、主鏡頭都是同一個,在切換時像是標準 / 廣角的圖示,以及模式的呈現上也會有所不同。像是前鏡頭就沒有動態追蹤功能。
- 主鏡頭介面
- 前(?)鏡頭介面
- HDR 介面
- HDR++


人像景深跟美顏模式跟前代的操作差不多,景深最低可到 f/0.95,美肌則是有膚色、膚質、大眼、小臉等功能可調整。在相簿中也能針對人像模式重新調整景深與焦距;另外,景深調整這個功能也相當重要.....後續實拍篇就會說明了。
- 人像模式
- 美顏效果
- 景深效果
- 調整景深
- AI智慧模式
- 專業模式
- 翻轉相機工具列
- 上下顛倒畫面
- 翻轉相機功能
- 手電筒
- 虛擬翻轉鍵
- Facebook限時動態
- Facebook限時動態
- Instagram限時動態
- Instagram限時動態
ZenFone 6 在錄影上無論前、後鏡頭模式,最高都可錄製 4K 60fps 的影片;不過各畫質的錄製時間有限制,FHD 30p 不限 / FHD 60p 10 分鐘 / 4K 30p 10 分鐘 / 4K 60p 則是 5 分鐘。有拍片或是 Vlog 需求的朋友要特別注意.....
- FHD 30p
- FHD 60p
- 4K 30p
- 4K 60p
- 動態追蹤
- 動態追蹤
這邊有個實際的範本.....但效果好像不大明顯。在 6-8 以及 13-15 秒的時候是翻轉相機作動拉回,且不要超出取景框太久,基本上對焦框還是會鎖定。對喜歡拍動物跟小朋友的朋友來說相當實用啊~
雙鏡頭在主相機與前相機模式時,差別應該僅在「預對焦」以及「鏡像」兩種模式的差異,其餘都是一樣的。
- 主相機設定
- 主相機設定
- 前相機設定
- 前相機設定
- 畫素
- 翻轉鏡頭音效
◆實拍
◎日拍
實拍先請小安站在有自然光灑落,但整體不算太亮的室內。顏色調性基本上與先前 ZenFone 差不多,以自然色調為基底,搭配比較高的對比與飽和度營造討喜的氛圍。首先來看 HDR+ 與 HDR+ 強化的差異,這邊 HDR+ 就是沒有做動的範例,HDR+ 強化效果則是太強烈,基本上人像都不建議開啟啦.....
放大檢視畫質,在光亮的地方如牛仔褲與紅色上衣的銳利度有顧到,不過亮度一降細節也會跟著掉;另外,從髮絲也可以看出一些抹除的狀況,在雜訊的處理上也是以先前的抹除為主風格。
先前提到的事後景深編輯這邊,小編都是開啟最大的 f/0.95 景深模式做模擬,第一組可以發現明顯失誤.....可能是目前韌體的問題吧?在相簿內重新改變對焦點並調整到最大景深,效果就自然不少了。
第二組則是在光線差不多的環境,搭配一個椅子來做情境表現(這篇福利社可以說是滿滿滿

放大檢視畫質,一般搭 HDR 模式基本上也是稍有抹除,但光照處細節 OK,且右上方暗處的機具細節也有顧到的狀況;4,800 萬這邊則是可以看到色彩雜訊出現了。
這邊也拍了美顏與景深模式的比較,美肌這邊小編調整的只有膚色、膚質,可以發現整體曝光提升,膚色、膚況與亮度也上升,但可以發現背景的細節消失,抹除的跡象也更明顯了.....可以從右上方的機具與正上方的書籍細節看出。景深這邊反而抓的不錯,不需要到相簿再調整。
廣角雖說畫素有 1,300 萬,不過與一般模式相比,縮圖的畫質可用,變形控制也不錯;但放大檢視畫質的下降與抹除也更為明顯。至於 HDR+ 在這邊有作動、HDR+ 強化一樣 Over 之餘,因為亮度提升,可以發現 HDR 兩張在背景暗部的雜訊更明顯了。
接著把場景拉到多雲、還算看得到藍天的戶外景。這邊 HDR+ 模式一樣是沒有反應,HDR+ 強化對風景來說比較適合;不過效果上還是有點 Over 啦.....這邊可以看到 4,800 萬畫素在建築的對比更高、曝光也來的低一些;不過碧潭以及其他顏色演繹是自己喜歡的,還原度也夠。
放大檢視畫質細節上還是有些許抹除感,不過在最左邊的建築物上的布條,放大檢視都可以看出細節。
讓我們回到福利社時間.....這組請小安在白牆、且自然光更多的地方。這邊 HDR+ 就有發揮效果了,從縮圖來看的話適時在主體加亮,看起來比一般模式討喜不少;HDR+ 強化就....維持一慣的表現。4,800 萬畫素一樣有著比較暗的問題。
喔對了後面有酒瓶,這邊也宣導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有喝酒就找代駕或是坐計程車,你各位千萬不要酒駕啊~
美顏模式的調性一樣是主體膚質、膚色都有顯著提升,且先前遇到背景畫質明顯模糊的狀況,在這一組也有明顯改善;不過呢景深模式在這種背景單純的環境,在髮絲邊緣反而變得不是很自然啊.....
◎室內+夜景
這邊來看一下室內搭配比較難拍的黑貓,這裡想要比對的是一般以及號稱無損的 2x 數位變焦的畫質差異。首先從縮圖上來看,一般模式毛皮的表現就算不錯了,至於 2x 測光則是有著明顯偏亮的狀況.....放大檢視畫質,可以發現 2x 部分細節稍微鬆散了一些,但差距其實蠻小的。
這邊也附上一組亮度更低的室內樣張,表現上與先前幾組其實差別不大。在受光的白色衣服上細節清晰;而背光的臉孔與週邊,抹除的狀況也相對明顯。這邊可以發現 4,800 萬則是雜訊較為明顯,也是因為沒有啟動畫素 4 in 1 的關係吧?
把場景換到好比對的自由廣場牌樓。首先一般模式這邊與其他機種相同,都有聚光處過曝的狀況,開啟 HDR+ 與 HDR+ 強化後就有顯著修正,但兩者的修正狀況好像差不多;另外,在上方天空開啟 HDR 後也有一些雜訊出現。4,800 萬畫素縮圖則是比較偏於現場的顏色狀況;但因為機身沒有防手震,因此蠻容易晃到的.....
畫質這邊跟夜景模式一起說,基本上夜景與日拍的結果類似,在暗部的畫質衰弱會比較顯著,而 4,800 萬畫素也會出現一些色彩噪點。夜景模式的表現其實小編蠻喜歡的,首先在亮、暗部的亮度、細節都顧得不錯;另外,最驚喜的地方就是一般夜景模式都會拍得像白天一樣。ZenFone 6 的夜景模式反而是自然的。說真的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天空是黑的夜景模式啊



廣角模式遇到的問題其實跟日拍一樣,只不過在夜間缺點會更為放大。但變形修正不錯的狀況之下,拿來以縮圖使用放在社群 APP 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最近比較常遇到午後雷陣雨的型態,在中正紀念堂一帶最有名的就是水中的建築倒影了。基本上這組的表現也是符合先前慣例介紹,比較需要講的是 HDR 雙模式在中央過曝的地方有還原;但天空太亮了。4,800 萬畫素的亮度與顏色則是偏向真實路線,但天空的雜訊也相對明顯。夜景模式一樣可以看到漆黑的天空,建築物的動態範圍稍大,雖說有點不自然,整體來說表現還是不錯的。
最後看一下在室內昏黃燈光下的佛像,要提的應該是夜景模式反而偏亮,其他模式的表現跟先前並無太多不同;倒是 HDR+ 強化在這邊的修正結果反而蠻自然的。
◎自拍
自拍這邊由於跟主鏡頭根本就同一顆鏡頭,畫質的表現其實差別不大,基本上就當作福利社吧!要提的一點是 ZenFone 一直以來美顏效果都有點不太自然,換句話說應該是有點偏濃。在 ZenFone 6 上以一半的強度開啟還是有類似的狀況,建議一般使用時可以稍微壓低,後期編修時可以再下降一些對比做搭配,以人像風格來說會更為討喜。
這邊則是 HDR 模式的比較,在如此逆光的環境下,窗簾的還原,以及偏暗的人臉修正效果也蠻明顯的。
人像模式這邊還是有比較不自然的問題,但用了相簿重新對焦就可以有自然的景深模擬照,奇怪的是美顏模式反而消失了?小編猜測可能是韌體問題....之後再向官方確認一下。
◆功能
ZenFone 6 本次採用的 Zen UI 6 作業系統,是基於原生設定的 Android Pie 做設計,官方也保證未來會開放 Android Q 更新了。主要設定先前已經有看過了,就直接看圖吧!
- 主要設定
- 主要設定
- 控制中心快捷鍵
- 控制中心快捷鍵
- 安全性設定
- 安全性設定
- 指紋辨識
- 臉部辨識
音效這邊有著可偵測環境自動調整音量的「智慧音量」、戶外模式之餘,音效魔術師在連接耳機後,也可以開啟專屬的 DTS Headphone:X 7.1 調整介面。
- 音效設定
- 音效設定
- 音效魔術師

- 音效魔術師
- 音效魔術師
- 音效魔術師
- 音效魔術師
- 音效魔術師
- 進階功能
- 進階功能

在功能內可以選擇 Google Assistant 為主的操作方式,或是自訂想要的功能。可以從按一下、兩下與長壓做切換;並有螢幕截圖、開啟相機、前鏡頭與手電筒(僅支援按二下)等操作方式。還是希望未來可以支援開啟第三方 APP 啦。
- 智慧快捷鍵
- 自訂功能
- 按一下
- 按二下
- 長按

- 私密聆聽
- Optiflex
- 遊戲精靈
- 應用分身
- 手勢
- 手勢
- 螢幕錄影
- 智能管家
- 電力達人
- 電池管理
- 電池保養

同樣以 PCMark 做續航力測試,搭配 50% 的螢幕亮度、連接 Wi-Fi 並關閉藍牙、GPS 定位,這邊也沒有開啟智慧效能,最後得出 20 小時 36 分鐘的恐怖成績.....這應該算是 S855 電力的佼佼者了


以同樣的條件,在 ZenFone 6 電量剩餘 10% 時進行充電,約花 40 分鐘充至接近 50% 的 49%,滿電 100% 則是花了 2 小時。基本上就是 9V 2A 快充的水準,以官方的角度與先前敘述來說,在長續航與快充的抉擇上,ZenFone 6 是選了長續航;畢竟看到續航測試的成績真的是嚇死人.....只是記得時不時還是要充一下電。

小編拿到的 ZenFone 6 是配置 LPDDR4X 8GB Ram + 256GB UFS 2.1 容量的版本;是除了 12 GB Ram + 512GB 容量的 30 週年版外最高規的機種,S855 處理器也不用多說。這邊跑了幾次,大概都是在 36-37 萬分間,最高則是下圖的 376,469 分。

◆小結
先前的發表會中已經對 ZenFone 6 大多數功能、外型設計有了初步了解,這邊也稍微講一下小編的想法,首先真全螢幕這個一定是正向的評價,機背新的外型設計這點則是見仁見智;自己是覺得同心圓了那麽久,有改變總是好事,而且也有傳統價值的三十週年版啊?(但只有限量 3,000 台.....)。

翻轉相機其實有點承繼 OPPO N3 的味道,是個 Fancy 規格也完善了全螢幕的痛點,相對 vivo NEX 雙螢幕版來說,成本降低之下也不會有種畫蛇添足之感(?)。不過在操作上還是有點可以改進的地方,首先是第三方 APP 不能邊翻邊拍之餘,自動全景的水平似乎也有點.....改善空間?

畫質部分,S855 加上 Sony IMX586 也是目前數一數二的規格了,雖說本次沒有和其他 S855 機皇一較高下,日拍這邊自然是沒話說,然而遇到亮度不足的地方,雜訊的抹除處理以及畫質的衰弱自己是有點為 ZenFone 6 擔心的(尤其是夜拍);不過夜景模式這次 ZenFone 6 的表現相當不錯,相較一般安卓手機夜景反而變白天的狀況,這次夜景的還原度真的是蠻平衡,值得給個大拇指

其他一些小細節,像是翻轉鏡頭功能沒有整合進相機 APP 外,最讓小編覺得不解的就是 HDR+ 跟 HDR+ 強化了,從上述的樣張可以明顯知道 HDR+ 強化過於濃烈的修正不適合拍人像;但部分狀況下自動就是不會觸發 HDR+;雖然說開自動就是讓手機偵測,但對於掌控欲比較強的使用者來說,也許提供可以選擇的狀況會比較合適,而且是真的有差。
且本次人像拍的組數比較多,對於華碩高對比、高飽和的調整狀況下,建議後期編修可以降低對比,這樣看起來會更為合適。
說了那麼多,其實自己對 ZenFone 6 的正面評價是佔多數的,在硬體規格上確實是開的蠻漂亮的,且一些部分同學討論的規格選擇,其實也是有他的存在意義(像是大電量與快充),真的要說就是實體指紋跟美觀的拉扯了.....本篇唯一的缺憾,應該就是在正式的價格公佈了吧?雖然價格流出已經滿天飛,要是成真的話,搭配電動翻轉鏡頭其實也是位於 S855 間中段偏低的價格帶,也是有競爭力的。後續有機會當然也會拿 ZenFone 6 與其他 S855 機皇來場對決,就請大家期待一下~
最後也附上先前發表會的文章《華碩ZenFone 6揭曉:旗艦混搭中階好料、驚喜處在翻轉雙鏡》,對 ZenFone 6 的設計概念、詳細規格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這邊說明一下,6/6 記者會那天其實手機還會有一版更新,但以描述來看,相機部分是將超廣角也納入夜景模式的支援,後續小編會把網友回文好奇但我沒測試的,以及廣角夜景再做個介紹~
MD:Ann 廖小安
首圖拍攝:J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