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買一雙實在的籃球鞋
經過多天的爬文後
有幾個問題
hyperdunk

hyperfuse

hyperforce

這幾個鞋款定位差在哪裡?
特性?
歷史?

zoom

lunarlon

max air

幾款氣墊差在哪裡呢?

謝謝
彰化小莊 wrote:
最近想買一雙實在的籃...(恕刪)


zoom 非常軟,有彈性,踩下去之後立刻回彈回來

lunarlon 沒穿過

max air 比較厚,彈性不足,使勁跳起來落地后會直接踩到底,感覺這種氣墊對膝蓋並不怎麼好,因為每次穿這種鞋之後膝蓋都很難受,但也可能因人而異。

還有最基本的air sole 腳感比較硬,但是使勁落地或踩小石子會充分感受到它的彈力。

第一次買推薦zoom能充分感受到氣墊的舒適。還有其實必要太迷信氣墊的緩震性能,個人認為氣墊並不一定比普通的橡膠緩震性能強,主要是增加舒適度和一個噱頭。所以現在買鞋都不迷信nike了.......

海中鑿河 wrote:
zoom 非常軟,有...(恕刪)


一般人對ZOOM AIR的反應比較好,因為反應最快最直接最軟Q

還有傳統可見式氣墊(非MAX AIR),因為避震效果和一些EVA的傳統球鞋感覺接近,對一些不愛太軟的人比較無負擔,但外觀更炫、鞋更輕

要是有機會嘗試一下AND1的氣墊也不錯,只是也蠻容易耗損的
hyperdunk,hyperfuse目前有分高低筒,以現行球員來看dunk(高)從控衛到中鋒都有人穿著,而dunk(低)則只在2.3號位較常見,fuse的分布情形也和dunk差不多,hyperforce目前只有高筒,所以3款的定位是一樣的!歷史是dunk比較悠久,從當年俗稱的2k3開始!fuse則是從2010,force是2012,不一樣的地方穿著腳感,氣墊搭配方式,鞋面科技,外型,外底

air max是最早的氣墊,以籃球鞋來說主要是以4.5號位球員為目標,垂直落下的吸震能力是大於zoom,後來延伸出air max 180,air max 360,zoom則是以較薄的厚度又擁有避震能力為早期訴求,因為和腳掌的對抗性非常明顯,所以利於移動時的快速反應,lunarlon則是從慢跑鞋移植過來的吸震中底,共通點是搭配此材質的鞋款鞋底偏厚,它很柔軟,但有人質疑它會彈性匱乏,就像下山路煞車踩太多煞車失靈一般,還有另一種中底材質是phylon(好像拚不太對?!)但角色較像配角,會和其他材質一起共用

買鞋建議當然是去試穿,假設你不喜歡dunk的zoom,請不要一起討厭配置zoom的鞋款,因為厚度和氣室分配,和搭配的吸震棉都不一樣

海中鑿河 wrote:
zoom 非常軟,有...(恕刪)

基魯菲 wrote:
一般人對ZOOM A...(恕刪)

pass棠 wrote:
hyperdunk,...(恕刪)


謝謝三位的回答
我本人對鞋款和技術的異同
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再請問flywire
真有nike講的功效?(激烈運動時繃緊 單純站立時放鬆)
感覺像假的?!


順便補充一號到五號代表的意思




一號球員是控球後衛(Point Guard , 簡稱PG)


例如:NBA球星 魔術強生(Magic Johnson ), 史塔克頓(John Stockton )
與 史蒂夫·納許(Steve Nash)為代表。

二號球員是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 , 簡稱SG)


像飛人喬丹(Michael Jordan)與小飛俠布萊恩( Kobe Bryant)
就是最好的代表。

三號球員是小前鋒(Small Forward ,簡稱SF)


例如: 史考提·皮朋(Scottie Pippen)、
「滑翔機」崔斯勒(Clyde Drexler),小皇帝Lebron James,雷帝Kevin Durant

四號球員是大前鋒(Power Forward ,簡稱PF)又稱為強力前鋒。
郵差-卡爾·馬龍(Karl Malone)與
大鳥博得(Larry Bird)為代表。

五號球員是中鋒(Center , 簡稱C)通常是全隊最高大的隊員「大猩猩」派屈克·尤英(Patrick
Aloysius Ewing),天勾賈霸(Kareem Abdul-Jabbar)及
非洲天王 歐拉朱旺(Olajuwon)為代表。
彰化小莊 wrote:
謝謝三位的回答我本人...(恕刪)


呵呵,你解析的真夠詳細的,一號到五號位不就是控衛,得分後衛,小前鋒,大前鋒,中鋒嘛。
flywire還真沒穿過,好像是主打輕質之類的,應該比普通材質的鞋面好一些,但也有噱頭的成份。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球鞋緩震技術請參考下面這幾篇文章:
http://www.kenlu.net/forum/Nike-2008-04_25672.html
http://www.kenlu.net/forum/REEBOK-2008-01_22373.html
http://www.kenlu.net/forum/NIKE-AIR-2010-02_48645.html
http://www.kenlu.net/forum/07-adidas-2007-03_10675.html
http://www.kenlu.net/forum/adidas-Formotion-System-2008-07_29257.html

還有個人認為鞋的避震性能跟鞋底厚度有直接關係,比如我有一雙adidas ts Creator,鞋底號稱使用了很多避震技術,但實戰效果超差,每次起跳落地都震的我腿很疼。但另一雙三葉草休閒鞋(zx750),鞋底超厚,避震效果帥呆了,當然包裹性之類的不能跟第一雙比。
剛才到鞋店試穿
hyperdunk 2012鞋舌有夠薄
可憐
除了前腳氣墊不錯以外 很快就被淘汰

還試穿Lebron 9但實在太貴71xx
轉向adidas
rose 773楦頭偏窄(個人)
Howard 3奧運配色成了最後決定

大概32xx

ps 私心認為Lebron 9
賣一雙大概賺個三四雙

Horward 3

Horward 3確實是好鞋一雙,以這麼低的價格買到真是有賺到,新款上市就在打折嗎?
不知道你打錯 還是你穿錯

HYPERDUNK X 是ZM氣墊 加用LUNARLON

HYPERFUSE 2012 是前掌ZM AIR



薄鞋舌>用HYPERFUSE鞋身 都是薄鞋舌
彰化小莊 wrote:
hyperdunk 2012鞋舌有夠薄
可憐
除了前腳氣墊不錯以外 很快就被淘汰
小希才是我心中的No.1
因為你穿到LJ9 ELITE的版本

普通版5750都打到七折左右了


彰化小莊 wrote:
還試穿Lebron 9但實在太貴71xx
小希才是我心中的No.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