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煌仁 wrote:
@@"拍謝,忘了說!...(恕刪)


感謝大大

最近在看籐次郎的刀

請問一下大大

SD和DP是差在哪裡呢??

同事幾乎都是DP的 還沒看過SD的

想買來工作用

工作內容很雜 甚麼東西都可能會切到..

http://global.rakuten.com/zh-tw/store/yminfo/item/10005997/

這把好嗎??


http://store.shopping.yahoo.co.jp/kumazou2/375035204.html

好像是籐次郎的高級系列

stec wrote:
這類片刀還有十多把未開鋒。


外行人請教。

可否請問未開鋒的原因? 開鋒後不是比較利,比較好切嗎?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很多刀在版上開過箱,...(恕刪)

註記一下
回家詳讀

tendays wrote:
外行人請教。可否請問...(恕刪)


不用就開封有儲存上的危險,而且也較較為容易生鏽。

stec wrote:
不用就開封有儲存上的...(恕刪)

開鋒的刀在運送過程中容易受到摔 拋等外力影響形成崩刃
開鋒後新的金屬會在外形成氧化,沒過多久就會生鏽
日式刀具在熱處理步驟會塗上調節溫度的泥漿,
之後經過萃火步驟時刀刃的部分殘碳量較高,保持硬度
而刀身的部分含碳量低一些,提升韌性,不容易斷刀

多謝樓上兩位前輩的不吝賜教,非常感謝。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開鋒的刀在運送過程中容易受到摔 拋等外力影響形成崩刃
開鋒後新的金屬會在外形成氧化,沒過多久就會生鏽
日式刀具在熱處理步驟會塗上調節溫度的泥漿,
之後經過萃火步驟時刀刃的部分殘碳量較高,保持硬度
而刀身的部分含碳量低一些,提升韌性,不容易斷刀


前面描述得極是。

後面部分是離題了,不過既然提了就讓他完整一點。



關於刀具熱處理後半部,有一些想法,假如沒記錯,這樣的熱處
理稱之為滲碳法,這些碳的來源,在古時候有頭髮或是人血或是骨頭
,塗泥漿除了較為精準控制滲碳的分佈區域之外,最主要是避免刀背
部分,到達鐵碳平衡圖上的變態點,而改變我們原本想要的物理性質
(硬度或是韌性/抗拉或是抗減強度),而只讓需要改變鐵碳平衡的
刀刃部分升溫。所以泥漿是要來隔熱,至於碳的分佈含量反而是較為
次要的。

鐵金屬的硬度與碳有關係,但是與碳元素在鐵元素裡面的分佈態樣更
有關係,碳的含量是必要條件,但卻不是充分條件。以鑄鐵來例子,
它的碳含量很高,但是卻無法成為及格的刀子,就是好例子。



鐵金屬在加工研磨後容易生鏽,是因為表面能量位能因加工而提高,所有
物質都有恢復到最穩定的狀態趨勢,降低能量位階的現象是必然趨勢,
當然氧化是也是其中之一。 以上大概描述可能漏洞不少,但是基本方向應
該是對的。

stec wrote:
前面描述得極是。後面...(恕刪)

太厲害了
firefalcon wrote:
你的基本方向是什麼?...(恕刪)


假如你的態度與方法好一點,會考慮告訴你。

知道你的知識程度只在於 potencial energy
(由會提表張力,就證明確實是國中程度的認知,
整個瞎猜一通), 不過要提的不是這個,是能量
位能(階)。要證據上網路找吧,這你最擅長,假
如你找的到? 為了讓你找不到,給你的線索"近代物理"
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人上面,何況幫你上課不
是我的義務,找別人吧。

stec wrote:
假如你的態度與方法好...(恕刪)

被打臉就被打臉, 又開始扯五四三掩飾自己的無知...
表面位能說穿了就是"液體"表面分子的位能
位能(potential energy)的操作型定義為:系統由某一狀態(位置)至參考狀態(參考位置),保守力所能作的功,即定義為該狀態(位置)之位能。

有沒有注意到定義有"液體"兩個字?
你告訴我你要怎麼測量固體的"表面張力"?
再扯阿...

還是你要告訴我, 你是要分開說, "表面的" "位能"?
再打你一次臉,
位能(potential energy)的操作型定義為:系統由某一狀態(位置)至參考狀態(參考位置),保守力所能作的功,即定義為該狀態(位置)之位能。
刀子磨一磨, "位能"會提升?
你要不要告訴我, 刀子放在二樓比放在一樓容易生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