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loving gill wrote:
版上應該有不少烹飪好...(恕刪)


我以前有寫,但發現不相信的人還是不相信,看不懂的人還是看不懂,最後還是一些騙人的廣告跟一些初學者發的鍋文比較有人看。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我是從鋁質不沾鍋跳到鐵鍋的,一開始鍋子很好用,但是家人不見得會給你開小火,
或是注意鏟子的選擇,只要一個不小心,鍋子就完蛋了,後來聽廚師朋友的建議,開始使用鐵鍋。

從鋁鍋跳到鐵鍋的人,一開始會覺得鐵鍋很容易油爆,或是把油燒到冒白煙,加上很恐怖的高溫,
剛剛用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狀況,我研究了一下,鋁鍋把熱量平均分佈了,
需要把食物做到"赤赤",火要開很大,而且需要一段時間,
改用鐵鍋以後,一樣的"赤赤",大約只要中小火就夠了,
因為熱傳導的不同,鋁鍋需要把食物停留在鍋子一段時間,鐵鍋溫度上升快,就必須一直拌炒,

所以,從鋁鍋(不沾鍋)跳到鐵鍋的朋友,我會建議你改變一下烹調習慣,
一是火開小一點,二是拌炒頻率加快,這樣一來換鐵鍋就很快上手了,而且更省瓦斯喔。

那個鐵鍋花我 150 台幣,個人認為是廚房裡 C/P 值最高的一個。
homeloving gill wrote:
版上應該有不少烹飪好...(恕刪)


炒中菜鐵鍋幾乎是萬用鍋,說幾乎是因為有些菜會有染色問題,
或與鐵金屬會產生異味或是顏色等問題,不然那有什麼問題,台
灣許些商人教育消費者不洽當或是錯誤的鍋具知識,除了利益還
是利益,像一些名廚賣平底鍋就算了,還示範消費者用筷子或是
湯匙炒菜,洋人的習慣硬套於華人身上,這可真是削足適履,沒
工具可用了嘛? 情何以堪。


要初步了解鐵鍋,請看拙作

http://blog.udn.com/stec/5205398
忍不住想問一下:
那有些厚鑄鐵鍋,也做成中式炒鍋的樣式,如南部鐵器、Staub....都有這種產品。
不知煮起來有何差別?

本來差一點去買了南部鐵器,但後來看網路幾乎一面倒,說是菜市場的炒鍋好用。
實在不懂,我只有一個不銹鋼中式炒鍋,難用,現在淪為煮水餃、煮麵條、炒花生而已。

如願指教,感激不盡!

Nina Chao wrote:
忍不住想問一下:
那有些厚鑄鐵鍋,也做成中式炒鍋的樣式,如南部鐵器、Staub....都有這種產品。
不知煮起來有何差別?

本來差一點去買了南部鐵器,但後來看網路幾乎一面倒,說是菜市場的炒鍋好用。
實在不懂,我只有一個不銹鋼中式炒鍋,難用,現在淪為煮水餃、煮麵條、炒花生而已。

如願指教,感激不盡!


人類擁有鑄鐵澆鑄技術,(生鐵就是鑄鐵 以下一律稱鑄鐵)保守估計兩千年,
我想南部鐵器以及Staub、Le Creuset多是鑄造成厚鍋子狀,它利用鑄鐵特
性,加熱均勻,保溫性好,最適合燉煮濃湯等,這為鑄鐵鍋的特點。 用
它拿來炒菜除了笨重,加熱速度反而沒一般市場幾百元的(熟)鐵鍋加熱快,
可說是花大錢當冤大頭。

後期冶煉技術還有加工技術改進有了壓鑄技術產生,就有類似鑊(台語稱鼎)
形狀的鑄鍋具出現並普及,這型狀頗面較薄的鑄鐵鍋,其加熱性能與
一般鐵鍋(熟鐵鍋)相差無幾
,但是鑄鐵鍋質地很脆,經不起一摔,往
往就會應聲破裂,熟鐵鍋柔韌就沒這問題。

由於生鐵鍋技術水平較熟鐵鍋低,因此台灣早期鑄鐵鍋較熟鐵鍋多,早期老
阿嬤用的就是鑄鐵鍋,沒有熟鐵鍋,當時若有也不便宜。 或是露天流水席
常用那種較為大型(如超過1.4m)的大型炒鍋才會採用鑄鐵鍋,現下一般家
庭較少用小型鑄鐵炒鍋了,目前以熟鐵鍋為主要種類。

感謝!

所以我用Staub有琺瑯層的鑄鐵鍋小火慢燉、Lodge無琺瑯層的方煎鍋燒冒煙煎肉排、Lodge Combo煎鍋烤地瓜、做免揉麵包,Spring不銹鋼平底鍋做醬汁、果醬,Woll不沾鍋煎魚、豆腐。

但如果要進入中式快炒,那最好就是熟鐵鍋,便宜、輕(好甩、好倒)、加熱快(不需如鑄鐵中式炒鍋耗費瓦斯加熱鍋子)、省時(熱鍋快免等)、不沾(這聽說的,不知效果如何)。

這樣可以開始逛菜市場了哈!

最近買了一個ScanPan的丹麥的平底鍋. 它也是標榜無毒, 也有認證. 使用一層鈦合金保護鍋,利用物理特來達不沾粘的功能. 覺得還不錯. 缺點是很貴....
Nina Chao wrote:
感謝!所以我用Sta...不沾(這聽說的,不知效果如何)。(恕刪)


不論是Lodge無搪瓷或是一般熟鐵鍋,只要是新鍋都需要
經過開鍋手續,洋人他們稱之為seasoning,又有養鍋,
那是後續偶而為之的工作,持續保持不沾特性。

至於效果如何? 我做菜幾乎不會沾鍋,當然要放點油,
除非是做烙餅。 那些說鐵鍋會冒煙會沾過都再再顯示出
使用者,相關烹調知識的極度匱乏。

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中式炒菜拿筷子用平底鍋是在
找自己麻煩,用對鍋具比買鍋具造型外觀還重要,個人是不太
會花大錢,買些效果也不怎麼樣,卻貴森森的鍋具,那樣做不
過是拿錢打水漂? 省下來買好食材不是比較實際些?

Nina Chao wrote:
感謝!所以我用Sta...(恕刪)


用不著那麼多鍋啦!
中式炒鍋一個負責中菜。
其它你提的料理如果真的想弄的話,是一個荷蘭鍋就能搞定。有好幾家都有出,可以自行參考。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我不好意思說,還有別的鍋==
因為煮三餐,有時速度很重要,比如說一個不銹鋼湯鍋煮味噌湯,一個不沾鍋可以連煮二、三道菜。
有時早上調麵糊做蛋餅,平底不沾鍋好操作。
今天做蘿蔔糕,用Woll不沾鍋煮蘿蔔糊,好了拆掉把手,直接進蒸爐(免烤焙紙、免倒出來),出來要冰切才好看,就放涼、蓋上鍋蓋直接進冰箱。
煮義大利麵紅醬、或是果醬,因為是酸的,不太適合用鐵鍋。
康寧鍋變成醃雪菜的容器。

Lodge Combo煎鍋應該就算荷蘭鍋了,但新入手不久,還在摸索中。
烤過地瓜、瓦斯爐免揉麵包還不錯用。
免揉麵包要把鑄鐵鍋先空鍋加熱到220度左右,對琺瑯有點傷,之前Costco的鑄鐵鍋第二次空鍋進烤箱琺瑯就裂了,然後就還回去了。
但燉煮類的,看過網路上有人說過不可久放鍋內,會有鐵味,就還是用有琺瑯的Staub.

但不太會做中式菜,所以一直沒有熟鐵炒鍋。

另想買一個小一點的不銹鋼湯鍋,裝剩湯、咖哩直接放冰箱,下次可拿出瓦斯爐直接加熱的。
大大有提到三層(不想再花五層的錢了)、一體成型,不知有無廠牌推薦,感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