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的大好處


豬油的好處很多,比其他油還耐高溫,不管是炒菜還是炒料都特別的香!

豬油的六大好處為以下:

  1. 不易氧化:豬油的油脂穩定,比較不易氧化
  2. 好的脂肪酸多:豬油的不飽和脂肪是飽和脂肪的1.2倍,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達44%,在是動物油內只比魚油還低!還有10%左右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6,整體上好的脂肪酸比壞的還多!
  3. 冒煙點高:豬油的冒煙點約190度,能用在煎炸等高溫烹調,高於許多的食用油品很多!
  4. 脂肪分子大:豬油的脂肪分子較大,能增加烘培餅乾、派皮等料理的脆度,是許多烘培師的最愛!
  5. 香氣獨特:豬油在炒菜、爆香上有獨特的香味,是許多廚師最喜歡的地方!
  6. 保存方便:豬油在20度C左右會變成白色的固體,保存方便、而且保存時間長!

大部分的植物油油脂都沒有豬油穩定,經過高溫等不當處理很容易變質,反而對身體更不好!

植物油跟豬油各有優區點,可依照烹調的食物去選擇使用的油,這樣才能吃到美味又吃的安心喔!

在黑心油等食安問題之下,我們也能買豬板油回來自製乾淨又衛生的豬油,這樣就不用擔心黑心油的問題了
文章關鍵字
其實通常市面上買到的植物油冒煙點都比豬油(190度)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92%E7%85%99%E9%BB%9E
花生油(精煉)(Refined Peanut Oil)232°C
大豆油(精煉)(Refined Soybean Oil)238°C
芥花籽油(精煉) 204°C
葵花籽油(精煉) 227°C
玄米油又稱米糠油(精煉) 254℃
確實是耐高溫
油脂比較穩定,不易變質
炒菜也很香
但要注意飽和脂肪酸的問題
firefalcon wrote:
其實通常市面上買到的植物油冒煙點都比豬油(190度)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92%E7%85%99%E9%BB%9E
花生油(精煉)(Refined Peanut Oil)232°C
大豆油(精煉)(Refined Soybean Oil)238°C
芥花籽油(精煉) 204°C
葵花籽油(精煉) 227°C
玄米油又稱米糠油(精煉) 254℃
.(恕刪)

為什麼冒煙點高?
因為精煉過了
什麼叫精煉?
就是用石化溶劑 +超高溫來處理植物油
吃進去的是食品?還是毒?
外面店家都用植物油烹調吧
台灣人長年以來外食族居多
外面店家一大桶一大桶植物油使用
如果精煉植物油有製造商說的那麼好
那心血管病患 代謝症候群病患為什麼越來越年輕化







親愛的馬桶 wrote:
為什麼冒煙點高?因...(恕刪)

真要扯心血管疾病, 動物性油脂的風險更顯著喔...
這是和信醫院的衛教資訊
http://www.kfsyscc.org/about/interview-topics/bao-he-xing-zhi-fang-shi-di--shi-you-
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 Heart Association)專家們,對於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飲食建議。在2013年的飲食建議版本,這項建議的等級是「強烈建議」,根據美國心臟學會官方網上的訊息,目前建議每天建議飽和性脂肪的攝取量,應不超過每天熱量的5~6%。和避免攝取反式脂肪的建議屬同一等級。也就是說,已有足夠多的證據顯示,飽和脂肪的過量攝取,是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健康有害。

我們可以簡單換算一下,每天總熱量的5~6%到底是怎麼樣的概念?假設一個人每天攝取的熱量為2000卡,那麼其中不超過120卡的熱量來自於飽和性脂肪,也就是大約13克的飽和性脂肪(每1克脂肪=9卡熱量)。其實,13克的脂肪量真的是很少的,現代人的飲食很輕易就能超過了。

飽和性脂肪主要來源於肉類和乳製品,例如:紅肉、羊肉、猪肉、帶皮的家畜肉品、起司、奶油、牛奶等。如果飲食的飽和性脂肪要低於5%,意味著我們的飲食絕大部的內容都比較需要不含飽和脂肪,也就以要植物性的食物,例如:全穀、蔬菜、水果、豆類為主的飲食。

在過去數十年,已有很多嚴謹的飲食研究,證明了飽和性脂肪的攝取量,和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的呈正相關,也就是如果飽和脂肪吃的越多,可以預期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膽固醇)濃度也會隨之上升,而LDL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所以飽和脂肪攝取是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此,為了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儘可能降低,一些具公信力的機構,例如美國醫學研究所(Insitute of Medicine)及歐洲食物安全專家,甚至建議飽和性脂肪的安全攝取量應該是「越低越好」,也就說沒有所謂的「適量」,任何的攝取量,都或多或少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這是衛福部的資料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5&pid=2954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飲食習慣應採均衡飲食並應限制由脂肪提供的熱量攝取,以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而飽和脂肪之建議攝取上限應低於每日建議攝取總熱量10%。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致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使血壓上升,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指出,若總熱量中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5%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可減少約11.5 %冠心病死亡的機率。美國心臟協會更建議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為建議攝取總熱量的5~6%。

飽和脂肪常存在於動物性食物、肉類及奶類(乳脂肪),動物性肉類中又以紅肉的飽和脂肪含量高,例如牛肉、羊肉、豬肉。

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油
日前許多民眾因擔心食安的問題,而選擇自製豬油來烹調,事實上,豬油(動物油)含較多飽和脂肪,每100公克豬油飽和脂肪含量約40公克,而植物油如大豆油及橄欖油,每100公克僅16公克飽和脂肪。因此建議民眾家庭用油仍應選擇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胡麻油等,並且以低溫方式烹調,如涼拌、低溫油水炒,以減少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的生成。
==


親愛的馬桶 wrote:
為什麼冒煙點高?因...(恕刪)

再來, 用科學一點的方式來看看油品精煉
https://pansci.asia/archives/78667
Q:化學精煉使用的什麼正己烷我好怕~

A: 網路上有「無毒專家」提到化學精煉利用正己烷(Hexane)來萃取油,會有正己烷殘留於油品的問題。因為正己烷易揮發所以適合作為萃取用的化學溶劑,它的沸點69 °C,在精煉的過程早已成為氣體脫離油品了,並不會有殘留的問題,且不會累積在動植物體內。根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正己烷可用於食用油脂之萃取,於最終產品中不得殘留,若油品中真的有殘留正己烷,也要累積到有害劑量才會影響人體健康。(參考美國CDC對正己烷的劑量規範)

firefalcon wrote:
真要扯心血管疾病,...(恕刪)

什麼醫學期刊
什麼公信醫學機構
以前都說雞蛋膽固醇高得少吃
現在又改說膽固醇是體內肝臟合成
與食物相關性不高
還有醫生一天吃兩顆雞蛋
說可以降膽固醇云云
不同醫生有不同看法
你說誰講的才是對的?
你所貼的內容到現在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美國飲食餐盤指南也不斷變動
因為美國人胖得太誇張了
有個台大外科醫生親友
他就說人類其實對人體所知還是很有限

油品安全事件爆發之後
你還這麼相信市售那些所謂的精煉沙拉油啊?
現在我家涼拌沙拉就是黑瓶的冷壓初榨橄欖油
炒菜就是豬油跟黑瓶的玄米油 交互用
當然豬油的用量跟紅肉的食用量要加以管控
另外也增加攝取鯖魚 秋刀魚 鮭魚油
天然的魚油跟動物脂肪怎麼說都比精煉過的油好
其他的葵花油大豆油芥花油都不敢用了


親愛的馬桶 wrote:
什麼醫學期刊什麼公...(恕刪)

我比較支持您的看法,豬油是好油。

先講一些廢話

台灣是什麼時候開始有聲音說豬油不好的?
我是六年級的,在我小學時印象超清楚當時每天晚上卡通播放時間的電視廣告時段都有一個很聳動的廣告....
語音:『打破傳統的束傅』,畫面上是一隻鐵鎚大力把一個甕敲破。
然後有一天,坐在我隔壁閒閒的奶奶說了一句話,一句讓我永遠記得那隻廣告的話...
『唉由喔這電視這麼浪費,每天晚上都打破一個甕。』
........................。。。。。
說完笑笑並前後看著旁邊的人,我那麼小就能看出她這是自嘲,但是她看這廣告這麼多次實在忍不住了,她去看旁邊和後面的人是想知道別人怎麼想,因為她認真的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每天打破一個甕。

所以30多年來我不曾忘記過這個廣告,廣告賣的就是沙拉油,五六年級的絕對都看過。
那個時代,我都一直記得我媽媽做菜時料理台上都會把一個放白白豬油的小鍋放在旁邊,她每次要油都是炒菜鏟直接去那小鍋裡切一些出來。

----

等到幾年前自己開伙
那時剛好是橄欖油開始流行的時候,我人生的第二瓶油就去買了Extra virgin,而且一定要整瓶原裝進口不可以到台灣分瓶那種。
然後因為常常很想念媽媽的菜,就偶爾會去試試複刻媽媽菜,但總是覺得不對。
直到有一天注意到超市的義美豬油..想起那個廣告,因為是義美的我就把那碗豬油買回家了,那一做就開始不一樣了,所有炒菜類,越簡單快速的媽媽菜都做得越像。

西式料理我全部用橄欖油、奶油,我會準備一瓶品質比較好的且味道很小的植物油在家裡,用來有時候需要很多油的時,因為我捨不得用橄欖油炸東西....。
中式料理幾乎全部用豬油,或者配一部分橄欖油,避免豬油油氣太重時。
我反正剛好是吃不胖的那種人,真的我看到肥肉都很美味,連滷肉飯我也愛吃帶皮肥油派的,瘦肉那種滷肉不喜歡。

------

後來我還是有忍不住去特別注意相關資料
如親愛的馬桶說的,就算是美國也有兩種說法,但我因為多年長期在看全世界的料理食譜,事實是全世界對豬油都沒有像台灣人那麼大的排斥性和莫名恐懼感,只是適不適合在目前料理上的問題而已,當然也因為豬油有特殊氣味,他當然在西餐裡會比較少被使用,不過美國的餐廳是真的近幾年開始有料理是流行用豬油了,他們覺得比較美味,這個可以搜搜看,我記得也有中文報導提過這件事。

反式脂肪有沒有那麼恐怖?
有一個名廚講了一句話把我點醒,他的話意思是這樣的:
人體每天也是需要吸收部分反式脂肪來平衡的,只要不過份吸收就好,你又不是天天都吃一堆,你永遠拒絕他幹嘛?什麼東西再好你都不能天天過量攝取。
這個人是詹姆士,印象中在他所有Youtube節目裡記得聽過他講兩次。

不止是美國
我是特地為了想看看在西餐中可以怎麼利用豬油,花了好多時間去專題找過全世界的豬油料理食譜。
最特別是歐洲有個國家他們有一道經典傳統美食就是吃豬油,他們就是愛吃豬油的民族,真的超誇張,那個料理就是白白凝固的豬油,美味的基礎都在比較那豬油的品質,可能配上一些其他調味料,然後直接吃白豬油,這國家還有一些餐廳更誇張,他們在白色凝固的豬油上雕刻,甚至做得像是冰淇淋在當主菜吃,客人就是用湯匙在吃白豬油的。
離我們華人比較近的是古巴美食也有把豬油煎炸成粕的料理,而且還更講究結果!

看完無數關於豬油的世界料理以後,我就不怕豬油了。
我反正現在只信一種油,叫做天然油
動物性的我從奶油(非植物性奶油)、豬油、牛油攝取;
植物性的目前主要就橄欖油為主,和找一款台灣受信任的天然植物油來輔助。




rnivoe23@gmail.com wrote:
豬油的六大好處豬油...(恕刪)


〉〉〉

使用豬油

清潔抽油煙機,流理台都比較容易

反之

使用植物油(例如好市多橄欖油丶玉米油)

比較容易沾黏,有厚膠

不容易清洗


因為家裡有印尼外勞

當他當月住我家時,食物料理會採用植物油

月底清洗油煙機時,就特別難以清潔

親愛的馬桶 wrote:
什麼醫學期刊什麼公...(恕刪)

科學的價值不就是在於不斷的驗證與修正?
這樣說起來就是要把科學放一邊當個理盲?

既然這樣, 你說的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