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55 wrote:哪個再說我奧沒有用心要推電動車的 出來跟馬哥道歉還開放給其他電動車充電 微大~~說站有點太過了,目前只有1樁2插頭~~~(以e-tron銷量希望之後能再增加)但能開放所有電動車使用,個人認為就非常OK囉!!!
這部影片是 Youtuber 隨機測試高雄停車場充電樁的部份,關於奧迪合作的樁電樁(noondoe),可以看 08:50 、10:40 這兩個段落。只能說,目前樁電樁的操作方式還真是琳琅滿目啊!(嗶卡、掃 QR code 綁手機、買代幣、人工充電,目前的規格看起來都是 32A 的)實測:特斯拉在公有停車場充電行不行!|公有充電車位油車佔位比、充電樁妥善率到底是多少?|優先、強制做法大不同|【Echo’s Ev Life 】arthur2598 wrote:短期推廣, 是可以免(恕刪)
日後應該會更趨一致。但,為何不能事前就把基本規範先訂好,因為這部份我們不是先驅者,早就有許多國外的實例可以參考;基本規範事先定好後,想要進場的人就以基本規範為基礎去發展個別的特色;不然像現在大家各弄各的,搞到後來再來想統一規範的話,之前各家的投資跟後續的修改,都是重複的投資與浪費。arthur2598 wrote:哈...沒關係, 應該會愈來愈聰明, 愈來愈好吧!
Jimcoco wrote:日後應該會更趨一致。(恕刪) 雖然歐洲/美國都有 獨立的 大型充電公司來參考,但我猜...這些市場部主管 or 老闆們...可能還是用比較 短期促銷的做法來設立..而不是用 "第三方" " 獨立充電公司" 來思考, 才會這樣吧?看來, 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