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_補胎劑初體驗~合歡山(武嶺、松雪樓)

Jimcoco wrote:
最近連續的寒流與高山(恕刪)

那個洞螺絲釘造成的,
而且刺在上面不短時間,
所以旁邊都有壓痕產生了,
偏偏上了山才脫落!

應該到能換胎的地方就要換了
運氣不好 戳到同一個地方
Jimcoco wrote:
最近連續的寒流與高山...(恕刪)

網路查這雪鍊不便宜,我的kuga也是不能用傳統鐵鍊的雪鍊。
請問樓主後來胎壓偵測器需要換新嗎?因為碰到補胎劑。
不需要,輪框沖水洗乾淨之後胎壓偵測繼續使用。
不過,我是使用補胎劑後一天內就處理,所以補胎劑狀態比較「稀」,像水一樣流來流去,據說如果再放得久一點的話,頂多是變得「稠」一些,也不太會變成硬塊狀。

yupin7 wrote:
請問樓主後來胎壓偵測(恕刪)
世紀末救主傳說 wrote:
爆胎用補胎劑還敢跑高速公路真心佩服.....


同感,補胎劑都註明有效作用僅供行駛里程5公里內或10分鐘內,
結果竟然還上國道行駛一大段路,總里程還92km.............
嚴格來說這絕對不是正確示範,還發文沾沾自喜的,
要是下個存僥倖心態學你的出事,要怪誰?
你自己貼的Andy老爹影片都特別註明使用時效了,你竟然還敢一路開回家,還開國道,
對啦~就是運氣好沒出事才能發文啊~

Andy老爹看到你這壯舉肯定搖頭~
西恩潘朵拉 wrote:
補胎劑都註明有效作用僅供行駛里程5公里內或10分鐘內,

Andy老爹看到你這壯舉肯定搖頭~


盡信書不如無書,

盡信網紅? 不如看書,

謠言之於知者。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5公里就能找到輪胎行,那還需要自己來?打個電話就好了

原廠在後備胎蓋板內沒付原廠充氣泵嗎?
我的 A5 SB 就有附一組充氣泵
單純分享個人的使用狀況,又不是「補胎劑使用指導文」,不知何謂的沾沾自喜?
更不是要完成什麼「壯舉」,只是單純不想被困在會下雪的山上,平安下山、回家而已。
至於看到這個分享的人,會在當下去做什麼樣的判斷與行動,應該也是要有能力依照自己現下的情況瞭解分析後再自行決定。

那我就來詳細補充現場的狀況好了。
為什麼當我看到影片中的「開五公里、十分鐘」會讓我有問號,因為補胎劑瓶身上根本沒有這些限制(瓶身的標示包括:有效日期、最高時速 80 km/hr、最高胎壓 115 psi / 8 bar),而在現場利用網路搜尋且參考到英文版車主手冊(是 Audi Q7 2018 Owners Manual),使用補胎劑說明的部份在 p.360 ~ p.362;摘錄如下:

p.360 (標示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跟使用狀況限制)


p.361 (標示補胎劑與打氣機的使用方法等)


p.362 (使用補胎劑後需要注意的狀況,唯一提到「十分鐘」是指使用補胎劑十分鐘後要檢查胎壓,而不是「只能」行駛十分鐘;而且要能夠在輪胎充氣後能將胎壓維持在 29 psi 且要持續六分鐘,這樣才能算有發揮補胎劑的作用)


通篇說明都沒有提到行駛時間、及里程數的限制。

再者,以常理去推斷,補胎劑這種應急的東西同時也在歐美國家使用,這些地區幅員遼闊且遠大於台灣,最好是會推出這種只能支撐「十分鐘、五公里」以內這樣雞肋的東西!這在台灣都做不到了更何況在歐美,看到這樣的訊息,難道不會產生疑問?只會照單全收?

綜合以上及當下狀況的基礎去做判斷,我才有後來的行動,不是僅僅盲目依靠幸運。

或許,影片中所使用的補胎劑確如主持人所說,但我手上的卻明確地告訴我不同的內容。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相信影片的內容,還是依靠自己現在手邊的東西?


西恩潘朵拉 wrote:
同感,補胎劑都註明有效作用僅供行駛里程5公里內或10分鐘內,
結果竟然還上國道行駛一大段路,總里程還92km.............
嚴格來說這絕對不是正確示範,還發文沾沾自喜的,
要是下個存僥倖心態學你的出事,要怪誰?
你自己貼的Andy老爹影片都特別註明使用時效了,你竟然還敢一路開回家,還開國道,
對啦~就是運氣好沒出事才能發文啊~

Andy老爹看到你這壯舉肯定搖頭~
的確如此!

裝雪鏈照樣打滑 合歡山追雪族撞車或護欄
但聽到在 2:00 時的內容,不會覺得哪邊怪怪的嗎?難道現在空氣的物理特性已經從『熱脹冷縮』變成『熱縮冷脹』了嗎?報導中的受訪者說:「輪胎洩氣...一些之後,扁平底更大,它接觸面積會更多,輪胎它就不會說到山上的時候,它因為膨脹而變硬」...呃,這個嘛...
自行判斷一下吧!


Eigen wrote:
盡信書不如無書,

盡信網紅? 不如看書,

謠言之於知者。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5公里就能找到輪胎行,那還需要自己來?打個電話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