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品牌首款電動休旅e-tron/e-tron Sportback於國內發表一年多之後,Audi於近期再帶來屬於進階性能版本的e-tron S/e-tron S Sportback,如同傳統內燃機車型一樣,這個「S」代表著更帥氣的外型以及更出色的動力表現。有別於標準車型的雙馬達配置,S版車型另於後軸增加一具馬達而成為三具馬達配置,將最大動力一舉提升至435ps/82.4kgm、5.1秒加速破百(Boost超增壓模式可達503ps/99.2kgm、4.5秒)的強悍性能!
e-tron S/e-tron S Sportback定價:
e-tron S | e-tron S Sportback |
394萬元 | 408萬元 |


首先在最重要的動力差異方面,上圖是55 quattro車型的底盤結構,可以見到前、後軸個別搭載一具電動馬達,整體可輸出408ps/67.7kgm最大動力與0~100km/h 5.7秒的加速能力,不過就不像S版車型擁有額外Boost超增壓模式。下圖即是S版的底盤構造,其實主要是後軸增加一具電動馬達,讓兩側馬達分別負責兩側動力輸出,並於其中加入扭力分配系統,可針對不同路況迅速進行兩側驅動輪扭力分配,同步增進車輛穩定性與操駕靈活表現。
受惠於第三具馬達加入,使e-tron S/e-tron S Sportback擁有前一後二的三具馬達動能,單前馬達可輸出201ps/36.2kgm,後方兩具馬達則個別提供177ps/31.5kgm,Audi最後將綜效最大輸出設定於435ps/82.4kgm,若進入Boost超增壓模式還可提升到503ps/99.2kgm,即使帶動車重達2661公斤的e-tron S Sportback仍是輕鬆寫意,標準動力已可在5.1秒完成0~100km/h加速,Boost模式再推進到4.5秒!極速則較55 quattro S line的200km/h些微進步至210km/h,動力表現以一輛休旅車型來說已屬相當傑出。
不過畢竟魚與熊掌難以兼得,e-tron S/e-tron S Sportback在與55 quattro S line車型搭載同樣容量95kWh鋰電池組的狀態下,因應增加第三具馬達效能負荷,使其最高續航里程由55 quattro S line的446公里降至347~378公里(皆為WLTP規格數據),將近一百公里的續航里程差距,同為各位在挑選何種車型所必須考量的條件差異。

從原廠說明圖示中可以見到,當車輛在進行左轉彎時,後軸扭力分配系統便會針對外側輪加大動力輸出,功能其實就跟我們先前在RS 3 Sportback介紹過的後軸扭力分配系統(RS Torque Splitter)有著異曲同工之意,具有降低前輪轉向不足與增加轉向靈活度、整體動態協調性的多重好處!由於e-tron S Sportback體重達到近2.7噸,車重對於過彎時的車身重心變化會產生極大負荷,因此必須透過更多電子輔助系統來消弭先天車重劣勢,加上S版又比標準版增加62公斤車重,確實需要這項配備來強化操控性與應付強大動力輸出。
懸吊配置倒是與原本55 quattro S line車型相同,都是前、後五連桿搭配跑車化氣壓懸吊系統,並可根據不同行車模式與狀態進行車高及軟硬調整,如在高速行駛時,氣壓懸吊會自動調降2.6公分來增進穩定性;若切換至越野模式,除懸吊會比標準狀態再提高3.5公分以外,ESC會進入越野模式狀態並同步開啟陡坡緩降系統。除此之外,氣壓懸吊對於行路舒適性亦有明顯助益,可說是一項對於各種動態路況皆有所幫助的出色配備。
各位可以從這個原廠影片見到更詳細的三具馬達配置及後軸扭力分配系統的作動情形。


對比50/55 quattro的話,嚴格來說外型差異真的不大,但是各位可以從一項外觀細節分辨這輛e-tron究竟是不是進階S版本,這項細節位於輪拱位置,S版輪拱額外加寬兩公分並於前輪拱增加一道擾流孔設計,於橘紅色塗裝中顯得格外醒目。

前輪拱進氣孔可不是裝好看的,而是具有實質的空氣力學效果,連同車頭半封閉式的水箱護罩內部都配備可自動啟閉的Air Intake閥門,可以導入冷空氣來輔助煞車冷卻,各項設計共同協助讓e-tron S Sportback的風阻係數僅有0.26Cd。

除鮮豔車色以外,個人認為這輛試駕車外觀最搶眼的無非是這組選配而來的22吋圈胎組合,造型帥氣又能襯托出e-tron S Sportback龐大車身的霸氣感受,出色外型讓我覺得即使中間掛上Lamborghini的蠻牛廠徽也毫無違和感(當然僅有輪圈而已),四萬元選配價格實在划算,不過聽原廠表示國內目前僅供e-tron S Sportback選配。(橘黃色卡鉗是標配)
輪圈尺寸是10.5J x 22,輪胎規格則是285/35R22(前後相同),試駕車搭配胎款為Hankook的Ventus S1 EVO3 EV輪胎。(標配輪圈尺碼為前285/45R20、後285/40R21)

車頭樣式基本與其它標準車型相同,差別就在剛剛提到的前輪拱加寬及進氣口增加,試駕車則再選配黑色外觀套件與黑色後視鏡蓋,將水箱護罩與保桿飾板一律換為亮黑色材質,加上此款選配輪圈及橘黃色卡鉗,讓這輛e-tron S Sportback顯得特別有魅力!

前、後燈具當然都是LED規格,前方搭載Matrix矩陣式LED極光頭燈組,前、後燈組都附有動態指示方向燈,另可再選配高階「數位矩陣式LED極光頭燈」,擁有可以投影的進階能力發揮,無論是車輛啟動、熄火的動畫展演或道路燈光照明輔助效果都更加炫目與智能,燈具大廠美名真的不是叫假的...

高階「數位矩陣式LED極光頭燈」的介紹影片請服用~


先前e-tron/e-tron Sportback僅提供駕駛側葉子板單一充電孔配置(CCS1),另一側充電孔需要加價選配,進入2022年式後已列為標配項目,不過副駕駛側充電孔就不支援DC直流快充(AC J1772)。如果使用官方架設的Audi極速充電站為e-tron S Sportback充電,從0%充到80%只要三十分鐘,充電十分鐘就可享有約115公里的續航力。


試駕車的車色名為「熱力紅」,實際看來是一種相當鮮艷的橘紅色調,尤其搭配額外選配的22吋圈胎組合與黑色外觀套件更是十分吸睛!這次試駕車倒是沒有選配「全數位虛擬後視鏡」,或許讓外觀與內裝少了一點科技感,但我個人還是更習慣傳統後視鏡的觀看角度,e-tron設置在內側門板上緣的螢幕顯示位置有些看不習慣,當然也有可能是需要更多時間適應,畢竟我們每次相處時間都只有短短一天。


打從兩年多前初次接觸到Audi e-tron,就很喜歡它這組內裝設計架構(當時三螢幕配置還沒廣泛運用在Audi車款,還有新鮮感~),包含充滿幾何線條運用的門板、鞍座、排檔桿造型以及恰到好處的各項細膩材質搭配,讓人進入車內即可感受到優異科技氛圍與質感表現,如果選擇淺色或雙色內裝更能突顯而出。

夜晚經由氣氛燈點綴的車內氛圍營造也很賞心悅目。

方向盤已換上S版車型專屬的三幅式樣,底部具有鮮明的S標誌,按鍵配置則與標準車型的賜幅式方向盤相同,包含左側儀錶資訊調整及右側多媒體、藍牙通訊控制按鍵,並提供四向調整功能來因應不同身型的駕駛者。

e-tron全車系都將「公路行車輔助套件」及「都會行車輔助套件」列為標準配備,提供完整的智慧駕駛輔助與主動安全防護,內容包含:
公路行車輔助套件
-ACC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統
-塞車輔助系統
-前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
-主動式車道維持及偏離警示系統
-撞擊閃避輔助系統
-左轉預警輔助系統
都會行車輔助套件
-車道變換輔助系統(盲點警示)
-離車安全警示系統
-後方橫向車流輔助系統
-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
-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


12.3吋數位儀錶提供經典、運動及e-tron Sport三種顯示模式切換,可以從中央多媒體螢幕中進行切換操作,各種模式還可調整內部顯示內容,像是可以將導航圖資切換為全螢幕顯示。

中控台10.1吋觸控式多媒體螢幕就是我們熟悉的MMI操作頁面,將重點功能設於左側,主畫面則以塊狀圖像顯示,當中並提供細節功能點選,同時具有下拉式選單與左右頁面滑動功能。

此具螢幕同時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連接功能,先透過藍牙連結後便會詢問是否要開啟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功能,再依序操作即可。

360度環景3D顯影輔助系統為標準配備,開啟時會以分割畫面顯示,右側會提供俯瞰影像顯示,讓駕駛者更清楚得知車輛周遭狀況,畫質也相當不錯。

影像同步支援3D顯示功能,切換至3D模式之後,再以手指直接點選螢幕滑動進行視角轉移即可。

後方同步提供後方橫向車流輔助系統及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如圖中要從停車格向後倒車駛離時,系統便會輔助駕駛者查看後方兩側有無來車以避免發生碰撞意外。

原廠中文導航系統同為標配項目,搜尋項目內建便利商店、速食店、加油站等各個種類方便尋找當下所需,即使不使用Google地圖也是挺方便的,好處是原廠導航的路線指引資訊可整合至數位儀錶當中。

充電站當然也是內建搜尋項目之一,可以直接搜尋距離最近的充電樁來做應急使用。至於原廠規劃的快速充電站方面,目前已經規劃台北濱江、台北內湖、新北新莊、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八座快速充電站,充電最高效率為180kW,未來共會提升到十座,這些Audi極速快充站也24小時開放對外使用,充電費率則為1kWh 12元。
另外也與多家第三方充電品牌合作,像是noodoe EV、OASIS與EVALUE,家用充電則是與noodoe EV合作,可以讓消費者在購車前在線上預先評估,購車前先行判斷住家安裝充電樁設備的可行性,也可成為車主與社區管委會間的溝通橋樑,協助車主完成家用充電樁設置。

在輸入導航目的地時,鍵盤會另外顯示在下方螢幕,因為螢幕夠大而讓點選過程更加便利,減少誤觸機率發生。雖然還是直接用「OK,Google」、「Hey,Siri」說出目的地比較方便啦,期待Audi也能早日推出實用性出色的語音控制功能。

使用內建導航目的地指引還有一項好處,是系統會告訴目前續航里程是否足夠抵達目的地,不夠的話會一起規劃中途充電站進行充電補給,這也是目前駕駛電動車跑長途必須要做的功課與行程規劃。

如有長途駕駛需求,建議還是將原廠或第三方的超充站列入中途休息站之一,否則像導航將公共充電站的慢充列入行程當中的話,光跑一趟高雄就有一半時間花在充電哪受得了...慢充可以放在過夜時再使用就好。

具有S字樣壓印的握把位置並非整支都是排檔桿,實際上需要操作的地方是左側銀色那塊,上、下移動即可進行檔位切換,P檔則在側邊位置。

鞍座內部規劃有兩處置物空間,其中杯架可以收折來靈活運用該處空間,此處充電設施則有兩個USB Type-C及一個12V充電插座。

扶手內部空間不大,大概只能放些充電線、錢包等小型隨身物品。


座椅材質是以Dinamica搭配真皮混搭而成,雙前座座椅的支撐性與乘坐舒適感受都很不錯,尤其是兩側側翼讓包覆性亦有一定水準,大腿位置還可以延伸來增加腿部支撐效果,另外雙前座都具有電動調整及電動腰靠,駕駛座還有兩組記憶功能。

後座除空調出風口、12V充電插座等基本項目以外,後座也享有雙區恆溫空調,可以獨立調整兩側溫度及風量。

擁有2928mm軸距的e-tron/e-tron Sportback,具有頗為寬敞的後座乘坐空間,包含後座椅背斜度設定也是恰到好處,原廠雖說Sportback車型因流線車頂而讓頭部空間比起標準車型減少20mm,但實際乘坐並不會感到特別壓迫,即使以我180公分坐進也是,只能說標準車型的表現更好而已。(示範乘客是高雄東哥,身高173公分)

S版兩種車型標配不同款音響系統,e-tron S配備的是一般Audi sound system 5.1聲道音響系統,具有十支揚聲器;e-tron S Sportback則升級至B&O 3D 16聲道音響系統,共有16支揚聲器。

Sportback車型的標準行李廂容量是615公升,略少於標準車型的660公升,後座椅背可做4/2/4分離傾倒調整,全數傾倒可換得1665公升的載物容量。

底板下方還規劃有另一處小型置物空間。

右側設有置物隔網及12V充電插座一個。

前方還有一個容量60公升的置物空間可以使用,如果買些鹹酥雞、麥當勞之類口味較重的食物而不想放在車內,放在這裡似乎也是個不錯選擇?!


經過幾次e-tron、e-tron Sportback試駕經驗,不難發現e-tron其實是輛駕駛感受相當「親民」的電動車,我指的是它並沒有傳統燃油車與電動車之間明顯的隔閡感,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適應這輛電動車的駕駛調性,除整體駕駛介面十分熟悉以外,連同踩下電門的動力輸出回饋感受也很趨近於動力優異的自然進氣燃油車款,線性且不會過於猛爆,可見Audi確實有在這方面下足功夫,盡可能讓既有燃油車車主能更快速接納電動車。
然而新增第三具馬達並擁有更大動力輸出的e-tron S Sportback,深踩電門時的加速體感確實比55 quattro車型來得更為強烈,只是電動車少了澎湃加速聲浪以及受到e-tron優異的車室隔音效果影響,駕駛者除了看見時速迅速爬升及窗外景色快速掠過以外,還是有別於過往性能車會讓人熱血沸騰的感官享受,即使它加速真的很快!

我也針對e-tron S Sportback進行百公里加速實測,在Boost狀態跑出4.43秒的出色成績,測試三趟都在4.4秒左右,看來原廠數據4.5秒是保守了點。

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如今成為動能回收系統的回收程度調整使用,共有0、1、2三段可以調整,0的狀態就是放掉電門還會繼續滑行,絲毫沒有減速感受,第一段會稍微感到減速效果,第二段更明顯一點但也無法讓車輛減速至靜止,所以e-tron實際上無法以電門作為部份電車設計的one-pedal單踏板使用,使用時機與力道掌握則視駕駛者自己決定。


然而e-tron S Sportback不僅是性能表現亮眼,對於操駕能力及行路舒適性同樣具有優異功力展現,受到後軸扭力分配系統與氣壓懸吊系統共同加持,即使試駕車選配22吋大腳,這部e-tron S Sportback仍可保有舒適取向的行駛姿態(切進動態模式也是),不因22吋圈胎組合而有過多彈跳或路感回饋,這是在試駕前所始料未及的部份,看來氣壓懸吊真的幫了大忙!另外在山路行駛過程中,不免會明顯察覺到2.66噸車重在煞車與過彎重心變化時帶來的負荷,e-tron S Sportback解決方式是透過出色的四輪抓地力與過彎動態協調性來降低車重影響,讓駕駛者可以清楚掌握車身動態並維持順暢節奏前進。

加入第三具馬達與多項專屬配件的e-tron S Sportback,擁有比標準版e-tron更加強烈的外格風貌與動力發揮,外觀也很推薦選配與試駕車同樣的黑色外觀套件與22吋式樣鋁圈,確實讓帥氣程度再獲得明顯提升。此外,動力強化亦是十分有感,相信實測4.43秒加速破百的出色數據已不用再次說明。唯一需要取捨之處,就是續航里程比起55 quattro減少近百公里,不過受到今年國內電動車持續推陳出新影響,也愈來愈多充電業者投入充電樁設置,未來里程焦慮會持續降低才是,如果續航里程也沒問題,那要考量的就只有口袋深度囉。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Audi e-tron S Sportback 的觀點,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汽車品牌原廠精品,共1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2年6月3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